APP下载

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创设教学情境

2017-08-24宋宇邦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宋宇邦

[摘 要]创设有效的、适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正确认识教学情境,不要把它当成课堂的“装饰品”,而是要在教学情境的“思考性”上多琢磨琢磨,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關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而引导的方法之一就是创设情境。根据教学我了解到小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动态、新奇”的事物,所以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适合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只有把数学的自身特点与学生的心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导入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例如:为了让学生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谁买的便宜”一课时,结合内容,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身经历买卖过程,我让每个小组都用“钱”去买不同“超市”的同一商品,当然两家“超市”的标价是不同的,到底哪家的便宜,学生要在“买的”过程中计算出商品的单价才能比较,而在计算的过程学生又讨论了算法。这样通过精心构思,巧妙而有效的导入,能使学生聚焦课堂,并能引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所以设计出好的导入方式,是为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其实,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情境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巧设游戏导入、媒体导入、实践操作导入等等。在教育教学知识引入时过,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任务,具体的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入”的巨大作用,激发求知欲,唤起学生积极思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堂课之中。

情境创设强调实践性,培养应用意识。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从而获得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技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学习有用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就要求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的所学能够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做有心人,在教学完相应的知识以后,通过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联系日常生活加以运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如在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观察红领巾等日常生活中熟悉由角构成的实物,让学生通过感知实物,初步获得角的感性认识。教师再引导学生摸一摸、画一画,观察、发现、探索角的特征。最后,让学生说说周围哪些事物的角。学生就加深了认识,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如学习《米、厘米的认识》后,组织了学生量一量桌子有多高?学生自己身高有多少?等活动,创设生活情境,体会数学的作用,培养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的意识,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创设要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包括情感系统和认知系统两方面的信息传递,在教法要诱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定的学习意志、不断增强的学习自信心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即是学习的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不仅对学生当下的学习产生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其今后人生。因此,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体现情景创设应贯穿于常态课堂教学中,在学习过程中创设的情境要随时随地存在的数学知识上,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生活化,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素材与整个课堂教学的自然结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爱学习,爱数学,并培养了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和知识去解决和完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情境创设。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小学生的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动手操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际操作活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它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对技能知识内化起了很大作用。为此,我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去探索、发现。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例如教学《11-20各数的组成与读写》时,我在课前已经为每位学生准备了20根小棒。让学生利用这些小棒来探索2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人手一个计数器学具,在认识计数器后根据小棒的摆法,通过自己动手在计数器上播出11、16、19、20等数。大家积极探索、交流方法与想法。在这摆小棒、拨算珠的过程中,学生人人动手,各个动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做到爱学、乐学。

故事情境创设。爱听故事是每个人儿童时期最大的天性。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寓知识于故事之中,不仅吸引学生,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让学生在充满童真、童趣的奇妙世界中探索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因此,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我在上《有关0的加减法》的一课中,我首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它给三个孩子各准备了3个桃,并对它们说:“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每人三个桃是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小猴们一听,可高兴了。中午老大吃了1个桃,老二吃了两个桃,而老三呢,一口气就吃了3个桃,小朋友们猜猜看,它们晚上各吃几个桃”?学生们积极思考后,大多会自豪的回答出老大吃2个,老二吃1个,而老三吃0个。从而引出了来本节课的课题。本节课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生活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果学习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小学生很多时候面对的只能是一串串的枯燥数字、无穷无尽的抽象形式,等待他们的仿佛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符号。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失去兴趣,从而越来越不愿意学习数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例如在教学《认识10以内的数》的这一单元时,我多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在教学《1-5各数的认识》时,我采用了小朋友庆祝即将来临的教师节的场面,让他们从图中观察并数出各种人或事物的数量。学生对教师节都很熟悉也感兴趣,就兴趣十足的数了起来。课中我还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他们七嘴八舌的说了许多。再如在教学《认识几和第几》时,我创设了放学排路队的生活情境,即能让学生很好的认识几和第几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每个人都能有话说。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挖掘学生身边有价值的数学事实。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了生活的空间,进而帮助理解数学知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的创设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在新标准新理念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让情景创设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始终,只有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设了良好的情境,而且还将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使教学过程对学生注意力始终有一种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自己的主动学习才能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全面育人的质量。

创设有效的、适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创设教学情境,不能过于的追求教学情境的创设,一些缺乏真实性,只追求形式化教学情境是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教学情境,不要把它当成课堂的“装饰品”,而是要在教学情境的“思考性”上多琢磨琢磨,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