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施

2017-08-24石雪梅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班级管理小学生

石雪梅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偏小的原因,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还有进步的空间,也正如此,小学老师在对他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难度,为此,这要求小学老师必须帮助学生让其行为变得更加规范,在老师的指导之下更加完善的将相关的学习任务完成到位,以此来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班级管理;情感教育

一、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

小学老师在展开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具体的工作任务相对繁重,为此,老师的压力也比较大,在此时,如果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融入情感因素则能将学生的感知能力提升上来,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一般情况下,老师会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其情感,即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与眼神交流等,所以,老师的一切行为动作都将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并使小学生从中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老师则能轻易的与学生创建出舒适、和谐的教学氛围,受到环境的感染,学生也能在提升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锻炼自身的各项综合能力。

2.有利于适应社会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素质教育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此同时,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将有了相应的衡量标准,在如此环境下,学生发展的基本要点 在于与社会的具体发展互相协调,并且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尽管小学生距离踏入社会的时间还较长,而此能力也是在社会生存的必备能力,在现实交流过程中,只有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才可进行自我控制,在与人沟通交流时也可更加的融洽与高效,这种能力的形成也能让大家在面对各色人物时能够冷静对待处理,所以,情感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是进入社会的前提基础,必须从小培养。

3.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平衡

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立的,同时,它们也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情感教育主要指的是在教学时,老师通过创设一个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将教学期间认知与情感关系处理到位,同时合独情感因素有有利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来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来发展并培養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的探索与求知欲,推动学生形成健全且独立的人格与个性特征的一类教学法。

情感与认知似乎是两个全无关系的部分,但是,二者却有着互相渗透以及互相促进的作用。为此,小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将其认知能力提升上来,在此之前则必须将阻碍其认知发展的情感因素找出来,同时,纠正学生呈现出的不健康情感因素,这样才能平衡认知能力与情感的基本发展。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1.建立正确观念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在持续发展中,所以,他们对于自我认识还比较模糊,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老师必须引导小学生学会自我认识。比如有一些学生通常会有攀比心,当他们发现自身有哪些东西赶不上其他同学时则会产生不良的情绪,严重的还会出现厌学心理。在这类情况下,老师可出来及时的制止这类心理的出现。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具体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可以真正形成正确、优良的价值观,以此来传递正能量。在社会中,攀比风气是不可蔓延的,而且更加不可出现于小学群体中,不正确的价值观也能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是比较单纯的,他们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为此,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与学习环境,让其在健康的环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得情感指导学生未来的发展。

2.重视学生的情绪调节

小学老师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时,要认识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首要目的,让小学生与自我可以真正形成和谐的情感因素。小学时期是学生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于此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情感体验也在持续性的上升,基于此,老师需要指引他们用积极的心态感受并体验自我,同时认识自我 ,这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3.给学生更多关爱

老师在班级活动中是主要的指导者,他们在教学中不只是传授相关的知识点,同时还要强调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这样才能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除此之外,老师在平常的生活中在多给学生关爱,对于学生情感上所产生的变化要给予重视,让学生可以自主的与老师谈心,通过良好的沟通才能真正懂得学生的内心想法,这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建立起榜样作用

一般来说,小学生都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对于他们在学习以及生活中所喜欢与崇拜的人都会自主的模仿与学习,在学习中,老师是学生接触得比较多的人,老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以身作则,其行为、态度较为端正,学生也会耳濡目染的接受到这类信号,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健康发展。

5.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

教学情境的融入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如今最常见也最科学的一类教学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情感教育主要可通过创设情感环境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其中,这在学生情感引导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于此,老师可以在班级中开设关于友情以及感恩等方面的主题活动,又或是在课余的时间与学生一起投身于公益活动中,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与此同时,还可在班级活动中引入英雄事迹,让这些事迹起到典范作用,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发展。

三、结语

情感教育也就是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来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听从老师的安排、管理,指导学生形成有着方向性的情感,基于此,小学老师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需要找准正确的方法,唯有如此方能将整体的管理效率提升上来,让学生可以真正的听从管理,要想达到此目标,则需要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情感教育,本文主要针对情感教育运用于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基本情况展开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杨广适.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6,19:204.

[2]曲坤.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69.

[3]郝晓琴.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22.

[4]沈吉刚.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渗透研究[J].亚太教育,2016,29:223.

[5]金河岩,孙伟.情感教育在小学高年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10:87-88+109.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班级管理小学生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