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院精神病患者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2017-08-23宗建强纪青松王庆珍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苯二氮精神病类药物

宗建强,纪青松,王庆珍

(北京市安康医院,北京 101300)

住院精神病患者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宗建强⋆,纪青松,王庆珍

(北京市安康医院,北京 101300)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填写镇静催眠药物使用调查表,对住院精神病患者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10年前进行比较。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使用镇静催眠药物者占23.44﹪,年龄以40~59岁为多,占比为55.1%;住院时间以<5年为多,占比为52.04%,用药目的以镇静催眠为主,占88.78﹪;用药种类中氯硝安定比例为36.73%,与10年前数据比较占比下降。结论:应继续关注住院精神病患者应用镇静催眠药物情况并促进其合理使用。

住院精神病患者;镇静催眠药物

镇静催眠药物临床使用存在许多问题[1],镇静催眠药的长期大量使用(>6个月),会对记忆和精神运动造成不良影响,出现记忆损害。镇静催眠药的依赖已经构成全球性药物滥用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用药者健康的危害已不容小觑[2],其中医源性药物滥用问题亦应引起足够重视。现对我院9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镇静催眠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提高临床镇静催眠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及预防出现医源性药物滥用或药物依赖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6年6月30日在院且住院时间>3个月精神病患者418例,调查其在2013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期间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情况。

1.2 方法

1.2.1

自编 “镇静催眠药物使用调查表”,其项目如下:患者住院号、性别、年龄、疾病诊断、主要治疗、合并镇静催眠药物种类、用药原因、用药时限、剂量范围。对使用镇静催眠药物者逐项填写表格。

1.2.2

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将结果与十年前我院相关情况比较。

2 结果

41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共有98例(23.44%)患者使用镇静催眠药,年龄22—81岁,平均(45.90±12.55)岁。其中男性90例,占住院男患者的25.28%(90/356),年龄22-75岁,平均(46.37±11.90)岁;女性8 例,占住院女患者的12.90%(8/62),年龄25-81岁,平均(40.625±18.64)岁。男性住院患者应用镇静催眠药物占比高于女性(c2=4.51,p<0.05)。跟据CCMD-3诊断标准,精神障碍诊断情况:精神分列症(8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3例),心境障碍(1例),精神发育迟滞(1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2例),癔症性精神障碍(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例)。

2.1 应用镇静催眠药物者的年龄构成、住院年限

表1 应用镇静催眠药物者的年龄构成、住院年限

住院精神病患者应用镇静催眠药物以40~59岁为多,占比为55.1%,住院时间以<5年为多,占比为52.04%,而十年前住院精神病患者应用镇静催眠药物同样以40~59岁为多,占比为62.84%,住院时间也以<5年为多,占比为39.86%[3]。

2.3 合并镇静催眠药物原因

表3 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原因

2.4 镇静催眠药物应用时限情况

本组镇静催眠药物应用最长为630天,十年前最长用药时间为1095天[3]。本组应用苯二氮䓬类药物者51例,用药时限6~540天,中位数为75天;应用非苯二氮䓬类药物者55例,用药时限5~630天,中位数为120天。其中有21例患者交替使用两种以上镇静催眠药物。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用药时间超过6个月者38例,占38.78%(38/98)。

表4 镇静催眠药物用药时间超过6个月者

3 讨论

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在精神科较为常见。本次调查中使用镇静催眠药物者占比与我院10年前精神科住院病人中应用镇静催眠药物者占比基本一致,用药者的年龄分布与住院时间分布也与十年前基本一致。表明住院精神病患者对镇静催眠药物的需求比例及应用的人群构成处于平稳状态。

精神疾病的睡眠障碍发病率很高,两者的生理基础多有相同相通之处[4]。抗精神病药与镇静安眠药联用为精神科的常用手段。本组调查中镇静催眠药物用于镇静催眠87例 (88.78﹪),亦支持上述观点。

10年前我院应用镇静催眠药者中应用氯硝安定者占75.68%[3],本次调查氯硝安定使用者占比明显下降,为36.73%。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应用明显增加,苯二氮䓬类药物与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之比为51:55,说明氯硝安定作为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代表,其使用安全范围广、可以诱导各类失眠患者入睡的特点仍被大多医师接受,但苯二氮䓬类药物易产生耐受性、骤停引起戒断症状的缺点[5]也已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用药结构更趋合理。

本组镇静催眠药物应用最长时间明显少于十年前。苯二氮䓬类药物用药时限少于非苯二氮䓬类药物用药时限,且有21例交替使用情况,可能说明临床医师对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易产生依赖的问题已引起关注,在用药时限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

镇静催眠药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但这只是对症治疗,并不是所有失眠患者都可以或必须进行药物治疗[6]。目前不主张首选苯二氮䓬类药物治疗初次就诊的失眠症患者。治疗短期失眠症一般主张尽量采用短效药物,使用时间不应长于12周[7]。使用过程中应根据疗效,每6个月对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进行重新评估,以决定是否需要改变治疗计划[8]。长时间使用镇静催眠药治疗的患者突然停用可能出现一些被称为长期低量依赖的戒断症状[9],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张宝霞.镇静催眠药使用现状[J].天津药学,2014,26(6)67—69.

[2]王莉.镇静催眠药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治措施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2):454-455.

[3]宗建强,邹焕成,陈兴科.住院精神病患者滥用镇静催眠药物倾向[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4,10(6):335-336.

[4]王庆珍,宗建强,纪青松.140 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苯二氮䓬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4,10(3):129.

[5]曹延筠.我院精神病住院患者镇静催眠药应用的时点调查分析[J].中国执业药师,2012,9(4):7-9.

[6]杨俊梅.镇静催眠药的合理使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7):41.

[7]张秀华,谢于鹏,何金彩主编。睡眠障碍诊疗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86.

[8]王秀兰等主译.临床药物治疗学 精神性疾病[M].第九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北京.2011.77-19.

[9]王秀兰等主译.临床药物治疗学 物质滥用[M].第九版.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北京.2011.83-11.

The Investigation of Use of Sedatives in Inpatient Mental Disorders

ZONG Jian-qiang JI Qing-song WANG Qing-zheng
(Beijing Ankang Hospital, Beijing 101300)

Objective: To master the use of sedatives in inpatient mental disorders in Ankang Hospital.Methods: To process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of use of sedatives in inpatient mental disorders and compare with the results of 10 years ago by fi lling in questionnaire of using of sedatives.Results: There was 23.44% inpatient mental disorders accompanied with sedatives, ages from 40 to 59 for 55.1% in total; about 52.04% of them were lower than 5 years in inpatient time; the aim of use of drug was hypnotism for 88.78%in total; about 36.73% of sedatives was clonazepam, the ratio was decreased with ten years ago.Conclusion:It is more reasonable to use sedatives in inpatient mental disorders than before .

inpatient mental disorders; sedatives

10.15900/j.cnki.zylf1995.2017.04.006

2017-01-16;

2017-04-10)

宗建强(1968.04-),男,汉族,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通讯作者:宗建强,邮箱:jenny1974w@163.com.

猜你喜欢

苯二氮精神病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精神病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这七类人,小心安眠药吃上瘾
苯二氮类药物用于催眠的使用现状调查
都有精神病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