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矛盾中的政治与文化

2017-08-21郭伟栋

大经贸 2017年7期
关键词:政治文化

郭伟栋

【摘 要】 研究经济学,要克服“只分不合”,明确政治、文化在经济矛盾中的存在和作用。经济是人的经济,人的经济活动不可能是“纯经济”的,而是人生矛盾在这一层面的集合。由人生而构成的社会矛盾,是个体和总体的统一,它是一个系统,因研究的需要可以分成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层次,这是最基本的层次划分,在这个系统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内在机制,文化则是对政治和经济的意识与引导。

【关键词】 经济矛盾 政治 文化

一、经济矛盾

经济的主体是人。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分配等一系列过程都是从属于人的,物质财富是人的劳动的产物,也是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手段。经济的出发点、过程和归结点,都是人,都是以劳动者为主题的人的社会运动。在经济生活中,政治和文化并不是外在于经济的,而是内在的、对经济生活中人的关系及其活动的制约。

二、经济矛盾中的政治

政治在经济矛盾中的存在和作用,或者说它是作为经济的内在机制,主要表现在:政治的总体形态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它既是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有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政治以国家和政党为主要形式,参与并控制着全部经济生活,调节经济关系。

国家是政治的集合形式。它是主要经济矛盾中占主要方面的势力维护其统治,并支配经济过程的主要手段;而次要矛盾的存在对主要方面的势力是一种制约,这种制约也要通过国家,或在国家形式上得到体现。马克思曾说“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他计划以此题做《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一篇,来概括有关资本雇佣劳动制经济关系的论述,这个提法本身就已说明国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治在经济中的存在和作用,具体表现于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法律是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控制的基本方式,也是集中概括于国家的阶级关系、势力对比的均衡态相对固定的表现。法律是由立法而形成的。立法权是政治权利的集合,它由最高统治者,或者寡头、民选议员、人民代表等组成的立法机构行使。立法过程是各种矛盾势力的斗争与制衡,这在立法机构的讨论、争论,以及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中充分体现着。

由法律规定的所有权和政治权利及其展开的经济、政治权利体系,构成基本的社会制度。以所有权为基础和核心的经济权利体系,是所有制或经济制度;由专制权、参政权、民主权等为基础的政治权利体系,是政治制度。

政党作为公民民主权中结社权的集合形式,是公民社会的必要政治组织,不论哪个阶级及其阶层、集团的政党,都有自己的纲领、章程、政策,并以此来团结群众,形成社会势力,进而作用于社会经济生活。一是政党能够参与立法,其纲领、政策中的一些内容,有可能纳入法律;二是当其能够执政或参政时,还可以将该纲领、政策变成政府的政策,直接作用于对社会经济过程的干预和控制。

政策是政党和政府控制、调节经济的主要方式,也是政治在经济中的存在与作用的重要手段。与法律相比,政策的作用是短期的,有时带有局部性。政策比法律更具有阶级的倾向性,但是也会体现对立阶级间的制衡。在一般情况下,政府的政策都是符合法律的,是依照法律治理国家,也就是在不改变既定的权利格局和阶级关系的前提下,局部调整利益关系,并以政策为导向干预经济发展。而政党的纲领中,特别是劳动者阶级的政党纲领,则包含着改变法律,变更权利关系的内容,但这些都是长期的奋斗目标,在短期的政策中,往往还要以合法的形式出现,为劳动者争取近期利益。

三、经济矛盾中的文化

文化是关于人生和社会关系的意识,它既是个人对社会总体关系与矛盾的认识,也是社会总体矛盾的集中反映及其对个人意识的制约,并由此支配个人的行为。文化由价值观、思想、道德三个环节构成。在历史进程中,文化随社会矛盾的演化而演化,因而显现出国度性、阶段性和阶级性,但不论在哪个阶段,也不论哪个阶级的文化,其主要内容,都是对经济的意识,其作用则是对经济发展的导引。

文化的基础是经济,文化也存在并作用于经济矛盾中,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经济意识,文化反映着经济矛盾,又支配经济矛盾中人的意识和行为。文化的变革是经济和政治变革的反应与要求,也是经济和政治变革的前导。

经济不仅是延续人生命的社会方式,也是人的生命发挥作用,创造并实现其价值的主要场所。文化是以经济活动中的人生及其社会关系为基本内容的。从价值观,到思想,再到道德,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针对人的经济活动和利益的,是对经济中的人格和权利的意识与维护、要求。也正是由于经济活动,人逐步形成有关人生和社会关系的意识,并从个体意识达成共识,概括成文化或意识的形态。文化由经济所承载,经济由文化界定和导引。

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原因,并不仅仅是人的自然本性,更是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的发展,是文化的发展。文化集中体现着人生内在需要,并把这种需要上升为价值观,成为促进人劳动和交往的意识。这使经济有了内在动因、经济活动则使人的需要通过交往在劳动成果的消费中得到满足,从而为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又产生新的发展变化要求。正是经济过程,使集中反映并体现人生和社会关系的文化,有了實际的基础和载体;正是在经济过程中,形成并实现着文化。与经济活动中那些物质财富相比,文化是无形的。

文化是无形的,也是实在的。文化的实在,首先体现于人的经济意识上,经济意识是文化的基本内容。经济意识,是人对经济活动的动机、利益和权利等的意识以及对经济矛盾、经济发展认识的集合。它包括个体人的自我经济意识,也包括对社会总体经济过程的理论规定。

动机,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的集中体现,也是价值观的内在依据。对于个体人来说,生理需要是基本的,其中食欲又是最基本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从生理或者说生存需要到心理需要,具有越来越多的心理成分,其文化性也更加突出。人的需要已非动物的本能,而是包含了生理自然属性的社会范畴。动机既受内在需要的驱使,又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包括道德的制约。而动机作为主动的意识,又会促使人不断尝试突破既有限制,以满足人的需要。

文化在经济中的存在和作用,还体现于社会总体的经济发展机制上,文化对个体人的作用,又汇总于社会总体经济发展中。无形的经济发展机制,从物质形态上是看不到的,但在人们的意识中是明确的。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形成文化,经济发展机制才是实在的,这个机制本身,又是以人为主体的。当社会总体以法律、政策、道德等来制约经济发展时,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人们在思想上对相关矛盾的认识。

文化也是矛盾的,随着经济、政治矛盾的发展而演进变革。文化变革不僅以经济矛盾的发展为基础,还是经济、政治变革的前导,而文化变革又必须在经济、政策的变革中得以实施。

文化对经济的引导作用,集中表现于文化变革对经济变革的导引。当人的素质技能逐步提高,其经济动机也随之变化,经济利益上的新要求在受旧经济关系的制约不能实现时,就会对经济关系及其制度产生不满和怀疑,进而形成改变经济关系,以实现其经济利益的观念。这些初级的、个体人的观念,集合起来,由代表要求变革的社会群体的思想家进行概括,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聚合为变革势力的意识形态,即新的阶级意识。在这个新的文化体系导引下,变革势力中的个体人,对自己的利益有了统一的认知,并对旧的经济关系及其制度有了总体性批判,进而将新文化体系中有关变革后的经济制度、经济关系的设想与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以新文化主义为核心,逐步形成并壮大变革的社会势力与运动。文化变革实际上是新旧两种经济社会关系矛盾的反映和要求,它表现于文化层面,根植于经济矛盾。文化变革是新的经济关系及其制度诞生的前奏,而新经济关系和制度对旧关系旧制度的变革,又是文化变革的载体。这个过程不但从总体上改变社会的文化矛盾,即新的文化体系将居主要矛盾方面,而且将具体改变人的价值观、思想和道德。这种变革又会体现于新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人类的经济,因文化的导引而形成和发展,文化的作用,也贯注于整个经济矛盾体系中。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内在机制,文化则是对政治和经济的意识与引导。人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主体,这三者中的任何一方面,既不能脱离主体,也不能单独分裂开来研究,要把握主体,研究整体中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1] 刘永佶.劳动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刘永佶.中国政治经济学方法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 刘永佶.承继马克思原则,探索中国政治经济学方法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

猜你喜欢

政治文化
文化与人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不谈政治的政治智慧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