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枫桥夜泊》两个英译本的认知诗学效果对比分析

2017-08-21陈微微

文教资料 2017年16期
关键词:枫桥夜泊英译本背景

陈微微

摘 要: 图形—背景理论属于认知诗学理论范畴。中国唐诗讲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惯用图形—背景的空间组织原则创设审美意境。本文通过图形—背景理论对唐朝诗人张继的传世七绝《枫桥夜泊》两种英译本的认知诗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种译本的认知接受效果做出尝试性解释,同时为诗歌译文鉴赏提出新的视角。

关键词: 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 《枫桥夜泊》 英译本 译文鉴赏

落月、乌啼、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要说中国人印象里的姑苏城,大抵是这个样子。语言对人类认知的影响可见一斑。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的确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其措辞之凝练,结构之紧凑,意象之丰富,情致之清远,历来为人称道。迄今为止,《枫桥夜泊》的英译本已达四十余种之多,对于这些英译本的研究比比皆是。然而,大多数研究都是从译者角度和文本角度出发,鲜有研究关注读者在古詩译文鉴赏过程中的认知效果。本文尝试通过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对《枫桥夜泊》的两种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发现两种译本认知效果的异同。

一、认知诗学

认知诗学是认知科学与诗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以认知科学为关照,借鉴其研究方法与手段,对文学文本进行研究的一种新的文学作品解读工具(姜孟,2016)。认知诗学的分析方法强调读者在文本鉴赏中的作用,认为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依赖于读者的身体感知和心理体验。因此,读者在读译文时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应该成为古诗译文鉴赏的重要依据。

二、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认为人类知觉由图形和背景两部分组成。人们通常把具有固定形状和清晰轮廓的物体、有特定结构和内在和谐的物体、小的物体、容易移动或运动的物体用作图形。把形状无定、没有清晰轮廓线、细节模糊未分化、相对静止并在图形的后面无限延伸起衬托作用的部分看作背景。相对于背景,图形较容易被感知,是注意的焦点和感知的突显部分,因而更容易被鉴别和记住,更容易与释义、感觉和审美等认知活动挂钩(蓝纯,2011)。中国唐诗惯用图形—背景的空间组织原则创设审美意境,分析唐诗的图形—背景关系有助于读者感知原诗的意境和美感。

三、《枫桥夜泊》两个英译本的认识诗学效果对比分析

在《枫桥夜泊》众多英译本中,以许渊冲译本和Gary Snyder译本(如下所示)最著名,本文选取这两种英译本,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两种译本进行认知诗学效果的对比分析,以期发现两种译本认知效果的异同。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

At moonset cry the crows,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 lit fishing boats neath maples sadly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

(许渊冲译,2000)

Maple Bridge Night Mooring

Moon set,a crow caws,frost fills the sky,

River,maple,fishing - fires cross my troubled sleep.

Beyond the walls of Su - chou from cold Mountain temple,

The midnight bell sounds reach my boat.

( Gary Snyder 译)

在第一句中,诗人写了三种不同的意象,分别是“月落”、“乌啼”和“霜满天”,这三个意象共同描绘了一幅清幽寂远的画面。根据图形—背景理论,“落月”以灰蒙蒙的天空为背景;“啼乌”以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为背景,而“满天霜”以茫茫夜气和侵骨的寒意为背景。然而,如果把这三个意象综合起来看,“落月”和“啼乌”作为有完整的形状、结构和移动性的物体,更容易被感知为图形,“满天霜”的形状并不突出,相对分散和静止,因而更容易被读者感知为“背景”。相对于“落月”这一移动比较缓慢,因而相对静止的图形来说,“啼乌”更具动态感和立体感,并且乌鸦的意象在中国文化中常与悲凉、哀愁联系在一起,乌啼营造的凄凉气氛与诗人的心境更吻合。因此,“啼乌”相比“落月”更具备图形特征,“月落”也可以理解为时间背景。对于这一句的翻译,两种译文的区别很大。许渊冲把“月落”当作时间背景,把“霜满天”当作环境背景,而“乌蹄”则被看作图形。而且,在翻译“乌蹄”时,许教授放弃了英文中乌鸦常见的叫声“caw”,用“cry”代替“caw”,就与诗人当时的心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营造孤凄寂寥的氛围。Gary Snyder分别用了三个并列的不及物动词把三个意象逐一对译出来,并看不出图形与背景的区分。Gary Snyder的翻译看似与原诗结构相似,却不符合原诗在图形和背景上的空间组织,三个意象相对孤立,因此译文读者很难体会到原诗的意境。

在第二句中,诗人描绘了“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旅人的感受。其中,“江枫”是图形,朦胧夜色是背景;“渔火”是图形,雾气茫茫的江面是背景;“不眠人”是图形,水乡秋叶清冷寂寥的氛围是背景。综合看,“江枫”和“渔火”这一静一动、一明一暗、一江边、一江面的景物为夜泊枫桥的旅人增添了缕缕愁绪,共同呈现为“不眠人”的背景。这一句,两种译文的差异依然很大。许渊冲的图形和背景关系与原诗一致。同时,许教授用“dimly lit”将原文的名词“渔火”进行了转译处理,并通过倒装句式营造孤凄的氛围;用“sadly lie”译“对愁眠”,巧妙地把旅人推到镜头前,并确切地说明了诗人在深秋之夜泊舟江上难以入眠的孤寂旅思,在意境上最大限度地忠实了原诗。再看Gary Snyder的译文,把“江”、“枫”“渔火”逐词对译为“River”,“maple”,和“fishing fires”,并把它们突出为图形,把旅人的缕缕愁绪化作背景,虽然在结构形式和语义概念上达到了与原诗对等的效果,但很显然没有忠实原诗的图形和背景关系,因此在意境上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有些偏差。

第三四句写卧闻山寺夜钟的情景。此时,月落乌啼、寒夜霜天、江枫渔火、孤舟客子都渐渐退为背景,寒山寺的钟声被推到了前台,成为图形被凸显出来,衬托出夜的深沉与静谧。许渊冲在第三四句的翻译中,把寒山寺的钟声作为唯一的图形凸显了出来,图形背景关系与原诗吻合。Gary Snyder的译文在第三句中把“chou”作为图形,在第四句中把“钟声”突出为图形。Gary Snyder之所以这样译,可能是意在突出旅人的愁绪,但是“chou from cold Mountain temple”的译法较为牵强,且容易引起译文读者的误解,显然有违译者的初衷。许渊冲的译文虽然没有直接言“愁”,但是第四句译文中“break”一词十分巧妙地表达了“到”字的深层含义。“break”一词表达出了静夜钟声给人印象之強烈,这钟声不仅打破了秋夜的寂静,而且进入了孤舟客子的梦乡,更重要的是击中了天涯游子的心灵,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就尽在不言中。

纵观全诗,在月落夜深、繁霜暗凝、江枫模糊、渔火醒目、乌啼钟鸣的背景下,一缕淡淡的客愁被渲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外寂静古刹的夜空中摇曳飘忽,成为全诗的统领,是全诗凸显的图形。通读两种译文,许渊冲的采用意译手法,不拘泥于原诗的形式结构和字面意义,但比较忠实于原诗的图形—背景关系,因而更好地传达了原诗“愁”的主旨和基调,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读者能感受到语言背后诗人压抑孤寂的心情。Snyder的译本由于采用了直译手法,较好地保留了原诗的形式结构和概念意义,但由于译者没有着力分析原诗的图形—背景关系,导致译文的图形—背景关系与原诗相去甚远,在意境上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有很大偏差。

四、结语

中国古诗词讲究寓情于景,以景明志,情景交融。在进行古诗词译文鉴赏时,可以从认知诗学的视角出发,借助认知语言学的工具,着力分析原诗和译文的图形—背景关系。译文的图形—背景关系尽量忠实于原诗的图形—背景关系,才能将原诗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时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姜孟,田莉莉,高梦婷,邬德平.《枫桥夜泊》英译认知诗学效果的ERPs研究[J].外语与翻译,2016,23(4):1-7.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梁丽,陈蕊.图形/背景理论在唐诗中的现实化及其对意境的作用[J].外国语,2008,31(4):31-37.

[4]夏艳萍.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唐诗《枫桥夜泊》[J].外国语文,2014,30(1):48-50.

猜你喜欢

枫桥夜泊英译本背景
《孙子兵法》罗志野英译本研究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赏析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例谈写景类古诗词的教学
横看成岭侧成峰——浅析《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
操控理论在文学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