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声音层级探究纪录片的配音解说

2017-08-18唐涤非

传媒 2017年14期
关键词:层级纪录片

文/唐涤非

从声音层级探究纪录片的配音解说

文/唐涤非

在首届中国(广西兴安)国际科学纪录片学术交流大会暨第20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颁奖盛典召开的同时,也召开了“配音解说学术研讨会”。这是中国纪录片著名导演群组与中国纪录片配音解说家史上的第一次正式会面对话,谈话围绕的主题是纪录片配音解说如何与纪录片制作有机协同。然而,事与愿违,在两个多小时的对话过程中,一方面是导演们感慨“声音是导演难控制的部分”“今天的导演越来越重视配音”;另一方面是配音解说艺术家疑惑“中国纪录片配音解说群体该如何更好地为纪录片配音解说服务呢?”而与会专家则发出了“双方对话低效,沟通有鸿沟”的感叹,认为“双方没有从语言艺术和节目制作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可以多角度拆分的概念,便于双方沟通理解。”

研究纪录片配音解说离不开对音画关系的研究,而镶嵌在音画中的配音解说是离不开人声的。笔者认为,可以将纪录片配音解说中的人声分为三个层级:情节描述层、意情提示层和情绪渲染层。通过对配音解说这三个声音层级的分析,或许能为消除导演与配音解说艺术家们沟通中的“鸿沟”提供些许思路。

情节描述层

情节描述是指在纪录片解说过程中,将画面影像按时空转换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同时,对事物状态、人物神情、现场情景进行一一叙说和描摹。

对配音解说员而言,丰富的现实体验与高超的配音技巧至关重要。因为配音解说员需要运用声音来配合画面,推进并描述情节,让观众清楚地了解在什么情境下发生了什么事,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导演余乐曾经说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暗藏玄机》这部片子拍完之后,他埋头在机房里面剪片,等他抬头扫视身后的时候,发现身后竟然聚集了一群同事看片子。原来,这些同事被影片中李立宏先生的解说声音吸引而来,并且沉浸在片子的情境中了。李立宏先生正是通过自己的解说,把观众带到了全本再现的历史情境当中,以带入式的解说营造了节目情景气氛,让观众体验式地沉浸在故事中。而他在谈论《舌尖上的中国》的创作心得时说道:“我是把自己搁到作品里了。在介绍一碗面时,我就好像是从那碗面里跳出来的一样,保持着好奇的心态,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大家,这碗面是怎么咕嘟咕嘟熬出来的,里面放了什么调料,面条是怎么做的……”除了通过情景再现的配音解说技巧带着观众实实在在地了解食物制作流程之外,还通过展现人们在对食材尽善尽美的追求中所体现的对美食的态度,表达了食物味道之外的文化味道。

情节描述层面除了要表达视觉世界的现实存在之外,也要表达那些画面所难以呈现的事实。如果将画面与声音两者进行比较,或许后者更具有穿透力,正如爱因汉姆所强调的:“声音产生了一个实际的空间幻觉,而画面实际上是没有这个深度的,声音是有巨大的空间表现力的。”

意情提示层

意情提示是指配音员不只是局限于画面时空,还要凭借语音元素的表意功能,深入开掘画面所蕴含的理性思考与感性思维。

这种对语音的精心选择与开掘而引发的思也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此,美国著名声音设计师沃尔特.默奇(W alter M urch)在一次访谈中就说过:“当你用一些不是很普通的手法来表达的时候,你就会引起观众的深度思考。”例如,詹泽先生在《屈原》这部片子中,为屈原跳江前的片段进行配音时的解说词为:“这是公元前505年的夏季,屈原来到了汨罗江边。”这虽然是一句短短的解说词,但是詹泽先生把它处理成了多处停顿:“这是∥公元前505年∥的夏季,∥屈原∥来到了∥汨罗江边。”(符号“∥”表示停顿)这是因为做这样的处理,一方面能够使语言本身的结构层次更为清晰,强调了诗人离去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够使观众产生与此相对应的心理停顿,把一个看似很短的瞬间在情感上无限放大,借此引起观众对诗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和对精神偶像离去的深层思考。其中,配音者将声音元素的组成从整体上重新进行处理整合,有意识地加强声音的表现性,巧妙地将声音元素转化为结构纪录片叙事思想过程的内涵因素,使配音解说的意涵与片子画面情相呼应。

情绪渲染层

情绪渲染是指配音员用以激发观众的心理、情感、情绪共鸣的路径与手段,不是叙述的空间,不是画面的影像,而是自身语音所特有的渲染功能。

有人说,声音能叩击心灵,不同的声音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情感。阿尔特曼把这种声音称之为“声音中的声音”。他说:“在电影中,由于历史原因等所形成的意见,使得一个声音的替代品有时要比真正的声音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例如,张妙阳先生的“您正在收看的是凤凰卫视中文台”,这是18年来全世界华人家户喻晓的频道声。这种极具情绪渲染的声音是经过张妙阳先生调试了的声音,他“摒弃”了大陆播音惯常的词语轻重格式,采用了美声唱法的发声方式,打开后声腔吐字发声,使声音本质更雄浑厚实明亮,在语音轻重格式重置的错落间,显得洋气而有韵味。在语调的安排上,张先生大多采用上扬的手法,使整体表达更富于朝气。正是这种随意、自然,如行云流水般潇洒的声音,让观众感觉到这声音里既包含了情感,也包含了情绪,唤醒了观众心中开放而又蓬勃向上的情感,这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华人所期盼听到的声音,极大地满足了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崛起的中国人的心理诉求和审美愉悦。

而与张先生的铿锵有力、恢宏昂扬的表达不同,著名演播艺术家任志宏先生的解说给人的体验则是于淡雅清新中有一份悠然不尽的韵味。任先生谈到他为纪录片《新中国》的配音解说时说道:“当这个稿件拿到我手里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不能走那种高调式,我一定要跟着稿件的内容游走才对。第一集就是《一九四九》:一个小孩唱歌,然后解说淡淡地进。第一句话是:在北方有一条河,在北方有一支歌,岁月如河,岁月如歌……我就这么淡淡地进去……这种娓娓道来的力量反倒比那种高调的、铿锵的解说更有杀伤力。”

细听任志宏先生的配音解说,从吐字发声上看,虽然音量不大,但多是轻而亮的扎实的声音;从语流上看,语势虽然比较平缓,少有大起大落,而独特的重音安排及语调向上提升的样式,常会给人带来一种悠远感;从表达层面而言,则是不刻板、不夸张、少雕琢,从侧面进入,不抢戏。任先生采用这种从侧面切入的稳重、平实、质朴的声音表达形式,不但符合纪录片对真实、自然的要求,更是一改长期政治伦理氛围下的高调式,满足了新时期受众希望与传播者处于平等地位的诉求。

结语

总而言之,以上三个声音层级的布局应用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相互叠合,构成纪录片配音解说声音艺术创作的整体内涵。

而从最朴素、最简单的抽象概念表征入手,把纪录片配音解说声音拆分成不同层级,在具体的感知经验基础上,整合不同层级的认知观点,是试图理解并深化隐藏在配音解说声音背后复杂特性的重要方式。这种解构过程,本身也是对如何使用纪录片配音解说声音背后隐性内涵的一种提示,它不仅有助于配音解说艺术家理解和执行导演的意图,同时也为导演表述意图和实现其艺术设想提供了具体的解释维度。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层级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纪录片之页
民政部:持续推进不同层级儿童福利基础设施建设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