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馆转变利用方式 积极主动开发档案的文化价值

2017-08-17李冰

卷宗 2017年19期
关键词:编研档案馆利用

李冰

档案的文化性体现在档案工作的过程之中,做好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是档案文化往发挥的基础。其中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点和关键,是对档案文化价值进行开发、使档案文化性得到集中体现的主要环节,最能将档案的文化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档案工作史实际上也是档案利用史,正是档案利用工作构成了档案工作的内在动力。档案馆不但是档案的保护机构,而且是利用机构。保护是为了采取措施,确保档案的生命力,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关照历史,着眼未来”,合理的利用既是保护,也是促进传承。档案馆对于档案的利用,就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为各界利用馆藏档案创造条件,让可以公开的档案及时开放,使其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为更多的人所利用,以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也只有这样,才符合保存档案的根本目的。

1 档案的开放—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

(1)借阅服务。根据利用者提供的线索,档案工作人员进库调卷,提供给利用者查阅的服务过程。这是目前档案馆提供利用的基本、主要方式。

(2)咨询服务档案工作人员为利用者提供咨询和参考的服务。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多种服务形式,异地咨询服务也得以开展。资源是静止的,如果不大力开发,就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坐等上门的传统方式由于与社会接触面有限,档案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形势下的档案提供利用应该变被动为主动,特别是为不直接进馆的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新型档案利用方式应该在档案利用工作中占据主要地位。

2 档案的公布—新型档案利用方式

(l)编研服务。档案部门在对馆藏档案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档案汇编、参考资料、专题研究等成果,积极主动地向社会提供档案服务的一种形式。虽然将档案的编研服务归入新型的档案利用方式,但其实我国档案的编研工作由来已久。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许多都是利用档案的成果,“二十五史”、“三通”、“九通”、《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以及各朝编纂的档案汇编、地方史志等,无不显示档案编研在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同样重视档案的编研工作。1959年周恩来就号召广大的档案工作者“向司马迁学习”,参加编史修志。1979年8月31日《光明日报》一篇题为“档案工作要为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服务”的评论指出:各级档案馆要根据不同的特点和条件,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编研工作,深入研究档案内容,编制各种检索工具,编辑档案汇集和专题资料,参加历史研究和史料的编纂工作,当好科学研究的得力助手和后勤。《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23条规定:“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当配备研究人员,加强对档案的研究整理,有计划地组织编辑出版档案材料,在不同范围内发行。”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国家的大力鼓励号召使得我国档案馆的编研服务一直走在档案利用工作的前列。现在看来开发档案馆藏资源、编辑出版档案资料的编研服务要取得新发展,应该注重编研有特色的资料。

(2)对外交流。文化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由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吸取和接受异质文化,才具有发展的活力,也就是所谓“文化整合”(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文化主体的创造,是不同文化间的撞击和融合。世界性经济的建立和科技全球化,为人类社会提出了文化资源共享的要求,随着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己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档案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信息库中的重要资源,是文化传统的真实存在。各国收藏和管理的档案不仅是国家的记忆,而且具有世界“集体记忆”的意义,档案已成为世界的文化遗产。各国各民族的档案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资源,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的解决必须以人类全部的文化成果为依据,才具有普遍意义。而各国政府开放档案的决策、交通的便利和信息业的高度发展,为人们这种愿望的实现提供了基本条件。档案这一文化载体依赖于现代高科技技术的使用和传播手段,最终会突破国家和民族的束缚,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各国学者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国的档案馆去寻求档案资料,出现了一大批文化成果,不但对学术方面有促进作用,同时增进了各国间的了解和交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中提到:“国家档案局主要职责之一是组织和开展档案工作的国际交流活动。”交流是“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不仅我国档案工作者走出国门参观考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利用外国档案馆的档案,促进我国的学术研究事业;而且也应该在保护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向外国学者开放历史档案,允许国外的档案工作者来华考察、讲学、利用档案。1986年,中央负责同志就关于开放历史档案的问题作出批示:“档案的进一步开放(包括对国外开放),势在必行,这是繁荣我国学术事业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必然要求,各国的通例我国不能例外”。国家档案局 1991年还发布了《外国组织和个人利用我国档案试行办法》,更好的保障了外国人利用中国档案。1996年我国成功地举办了第十三屆国际档案大会,这是档案事业双向交流的结果,让中国的档案工作者了解了世界,也使世界了解了中国的档案工作。

(3)档案宜传。由于档案形成的先天原因,有许多档案往往不为社会所熟知,形成了档案利用的障碍,档案工作人员必须主动地向社会各界介绍馆藏、宣传档案知识、展览档案史料。这是我国目前档案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今后应该抓的重点环节。目前,我国档案馆对档案的宣传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编写《档案馆指南》之类的宣传材料。未正式对外公布,并且内容陈旧,多年未更新,大多流于形式。②举办专题档案史料展览。13届国际档案大会期间,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了一次展览,展出了不少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陕西西安的碑林档案、甘肃敦煌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云南少数民族的贝叶经和东巴文档案等。但总体来说,这类展览次数不多、规模不大,导致影响范围较小,社会效应不大。在日本,有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报社不仅以办报为主要经营业务,还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以招徕更多的读者,而且繁荣了文化。我国的档案馆可以借鉴这种做法。③挂牌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习基地和校外课堂等。多数档案馆没有发挥实际作用。④与其它单位合作拍摄历史题材影视剧或专题片等社会教育活动。比如中央台《国宝档案》、《见证—影像志》等栏目,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

猜你喜欢

编研档案馆利用
《山东档案》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档案编研在地铁文化中的应用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房地产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及其完善建议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