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金时代》:时代的缅怀与自身的反省

2017-08-17马明高

台港文学选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黄金时代萧军呼兰河

马明高

以精神为名,造就“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注定是一部吃力而不讨好的电影,但它肯定是一部编剧、导演和众多演员都尽了力的优秀电影。

它展现了萧红这一个体生命的“黄金时代”,更宝贵的是展现了无数个像萧红那样的或“逃婚”或逃亡的热血青年文人。有人说,用《黄金时代》作为影片名字有些“名头”太大了,也有人说,用此名有些名不符实。其实都不对。这部电影就是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以萧红为代表的一大批民国时期文人群像热血沸腾、追求自由梦想的“黄金时代”。你可以说,那个时代饥饿贫困、兵荒马乱、战火烽飞,是一个“黑暗时代”或“铁渣时代”。但这是那个时代本身的事情。世事疮痍,最爱自己,这的确是一个懂得爱自己的时代;爱便爱了,散便散了,这的确是一个痛快爱恨的时代;忠于自己,忠于欲望,这的确是一个对得起自己的时代;纷纭由他,无愧于心,这的确是一个走自己路的时代;留住激情,守住天真,这的确是一个坚守纯粹的时代;呐喊由心,狂人如我,这的确是一个破旧立新的时代。你能说这样的时代不是一个“黄金时代”吗?

字斟句酌,绘得萧红影

萧红,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女作家。她的人生就是一首悲歌,逃不离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纠葛。如果不是一生不停不息地追求着爱与自由,写不了像《商市街》、《呼兰河传》、《牛车上》、《后花园》等令世人瞩目喟叹的优秀文学作品。特别是《呼兰河传》,它没有前言却有尾声,找不到主角,没有一条主线,但每一篇都可以独立成章,也可以连成一体。《呼兰河传》深刻而丰沛地写出了生活在呼兰河畔的人们的不幸和苍凉,写出了他们面对生死的无知、无奈、愚昧和挣扎。这一切,通过这一条河,统统都涌现了出来,让人感到十分震撼甚至心悸。

电影要在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内,准确而生动地反映出这样一个人的一生,的确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聂绀驽写于1946年的诗句已经说得很明白:“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

但编剧李樯、导演许鞍华都是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艺术家。这部电影的整体框架本身就形成了一个大悖论:以萧红那段打破时空观念的自述开场,“我叫萧红,生于……死于……享年31岁”,最后以其小说《呼兰河传》尾声中的词句结束。中间是那些与萧红相遇的朋友及亲人们的讲述,他们由参与者变为讲述者,不时抽离自身所处的叙事语境,转过头直接对着镜头,这种电影的叙事方式和逻辑结构十分特别,加之无视主流电影习惯的近三小时的片长,无疑最大限度地挑战了广大观众的耐心。但这说明编导没有取悦观众,媚俗世人意图,而是用诚恳的态度,创新的结构形式,准确生动地去表现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中的人们。所以,这部电影也是对以往的人物传记片进行了一次强烈地颠覆。

为了达到真实而准确的目的,编导采取十分认真而严谨的态度,所有的旁白、台词、情节,几乎都有史料的出处,有些就是从萧红的小说、散文、书信中直接转化而成。整个影片中的环境以及细节都按照萧红小说、散文中的描写真实还原,黄昏时的北平、寒冬时的北方大地、黑暗陈旧的旅馆、大片浮冰的江河、广袤深厚的表里山河,甚至连鲁迅家中的万年青都全部得以还原。每—帧考究的画面以及舒缓的节奏,都使这部电影十分生活化。你会觉得这些事情好像发生在你的身边一样,这种诚恳而朴索的创作态度十分难得,值得我们称赞。

也有些人说,这部电影是一篇被“史料压垮了的论文”。但我同意编剧李樯的观点:“我宁可被史料压垮,也不愿意杜撰一个自以为是的个人化的自诩的人物形象。”只有通过现在的这种剧作结构形式,才有可能生动真实地反映出那个时代里这一群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风貌。

藏在细节里的爱

萧红与萧军的爱情始终是全片中重要线索。尽管贫困饥饿,但因为有了爱情,生活变得充满了阳光。街头的小酒馆,萧红和萧军吃着猪头肉,品着一壶酒。寒冷的街上,萧红的鞋带散开了,萧军回过头,低下身子用路边的碎玻璃片,把自己的鞋带割下一段后,给萧红系上鞋带。萧红则用手拍拍他的头发和帽子,撒娇地回应着。看到这里,我的心不由地被感动了。两人被迫从哈尔滨搬到青岛,临走时,萧红看到拾荒老人吃力地拉着板车,脸盆从板车上掉了下来。这是他们逃难到这里,第一次共同用过的脸盆,看到此幕,她忍不住哭了,我的眼睛也被泪水湿润了。萧红是个多么敏感善良的人,她用内心观察着这个世界,而这些萧军永远不会注意到,这也为后来他们的分歧埋下了伏笔。

你我他的黄金时代

电影预告片中那段萧红的独白,说得非常之好,准确而生动地道出了这部影片的内涵和精髓。“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那些我将要去的地方,都是我从未谋面的故乡,那些我将要见到的人,都会成为我的朋友……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

看完电影的第二天,我在家里查找萧红的书信集,才发现电影中所引用的她给萧军的信中,后面还有这么几句话:“但这是多么寂寞的黄金时代呀,别人的黄金时代是舒展着翅膀过的,而我的黄金时代是在笼子中过的。”

其实,世界上或者人类的历史上,本无什么“黄金时代”。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的开头已经说得非常清楚:“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这正是对每个时代最真实最深刻的描写。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不正是这样一个矛盾的时代吗?每个时代里每个人的“黄金时代”都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这个时代的人们去共同追求、共同爭取和共同书写的。要想争取到每一个人的“黄金时代”,就需要我们的心灵自由,人格健全,这就是那个自由奔放的“黄金时代”,那一群人,以及这一部电影,对我们最大的启迪。它最重要的精神价值,就在于敦促我们对自身进行深刻的反省与质询。

三个小时,不觉得长,观看着他们的“黄金时代”,泪流满面。

猜你喜欢

黄金时代萧军呼兰河
萧军纪念馆
梦游呼兰河(组诗)
萧军和艾芜小说中的侠文化比较分析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