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腋下表浅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08-16陈贤菊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5期
关键词:危重套管输液

陈贤菊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妇幼保健院,湖北 黄石 435200)

腋下表浅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贤菊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妇幼保健院,湖北 黄石 435200)

目的 分析腋下表浅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危重新生儿180例资料分析,据输液穿刺部位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5例采用头皮静脉套管针穿刺,观察组95例采用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对两组成功穿刺率、留置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5.28±1.22)天明显长于对照组(2.17±0.56)天,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42%比对照组23.5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新生儿采用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留置时间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患儿舒适度与护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腋下静脉;留置针;危重新生儿;效果

静脉留置针具套管柔软、留置时间长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使用时有效提高患儿舒适度,且较小损伤血管,家属与患儿更为容易接受,被广泛用于临床用药、输血、补液等治疗,因此提高静脉留置效果在危重新生儿治疗中十分重要[1,2]。为寻求新生儿静脉留置最佳部位,提升护理效率,改善预后,本研究针对本院已选定的危重新生儿患者180例分别穿刺不同部位给予静脉留置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危重新生儿180例资料分析,根据输液时所穿刺不同部位分成对照组(85例)与观察组(95例)。对照组男44例,女41例,平均年龄(4.83±7.78)岁,出生体重(1.56±0.55)kg,胎龄(33.12±3.41)周;观察组男50例,女45例,平均年龄(4.63±7.19)岁,出生体重(2.01±0.48)kg,胎龄(34.42±3.20)周;两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静脉留置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头皮静脉留置。观察组采用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具体步骤为:①需两个人合作共同完成;②患儿平卧,护理站于对侧协助患儿头偏向穿刺肢体的对侧,并用干棉签压迫穿刺侧腋窝的前端保证腋下静脉处于充盈状态,将患儿固定住,裸露穿刺腋窝及侧上肢,侧腋窝进行常规消毒,医生左手绷紧患儿腋窝处皮肤,右手将带有头皮针注射器并抽油生理盐水的留置针,于腋静脉下方0.5~1.0 cm处穿刺进针,缓慢进针;③待回血平行向进针0.2~0.3 cm之后退少许的针芯,并把密闭留置针全部的送至腋下静脉,保证通道畅通,固定选择3M无菌的透明敷料,注操作者的姓名、穿刺时间;④对穿刺部位进行密切监测,当发生堵管、液体的外渗等,立即拔针并进行消毒处理,防止针孔感染。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即留置针开始留置时间到取出时间;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一次穿刺成功率[3,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s”,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留置时间

观察组的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留置时间(±s,d)

表1 两组留置时间(±s,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n 留置时间对照组 85 2.17±0.56观察组 95 5.28±1.22a

2.2 两组不良反应及穿刺成功情况

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42%比对照组23.5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及穿刺成功情况 [n(%)]

3 讨 论

新生儿主要通过静脉输液摄入营养与接收药物治疗,静脉留置针具有留置时间长、操作简单以及保护血管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由于新生儿血管细小,输入药物的渗透性大,导致留置针易往外渗,需要频繁更换穿刺部位[5,6]。为探究危重新生儿适宜的静脉留置部位,本研究对采用头皮静脉套管针穿刺对照组与采用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观察组手术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和留置时间进行对比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5.28±1.22)天,对照组为(2.17±0.56)天,表明腋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分析原因可能为:头皮静脉血管细,易受针头堵塞或局部药液外渗影响需重新穿刺,而腋下静脉位于腋窝中央,留针位置较为固定隐蔽,不易受患儿活动影响,从而提高安全性与延长留针时间[7]。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42%比对照组23.52%低,且一次成功穿刺率高达94.73%,表明危重新生儿采用腋下静脉留置套管针穿刺进行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分析原因可能为:静脉穿刺会严重损害皮肤与血管壁,患儿头皮静脉分支多,血管壁薄、细小,加之血流量少,穿刺进针时血管壁的突破感并不明显,且由于静脉血压力低,回流血量少和较为缓慢,导致静脉炎的发生。而腋下静脉血管径粗大,血管较直,促进血液循环,可有效快速降低液体渗透压与稀释刺激性大的药物溶液[8]。经腋下静脉输液出现2例堵管,与输液完毕后血液回流凝结而导致有关,经腋下静脉输液出现1例托管,与患儿病情好转后,活动过大造成有关,经腋下静脉输液出现静脉炎2例,与症状轻微拔管时按压时间过长导致有关。受样本例数与时间等因素限制,关于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需注意的事项,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危重新生儿的输液中应用腋下表浅静脉留置针效果显著,具留置时间长、一次穿刺率高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 樊海英,陈 宏.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8):16-19.

[2] 武艳平.腋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36):141-142.

[3] 李玉梅,陈晓瑞,张江平.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不同部位的优劣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221-222.

[4] 陈武璇.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5,39(11):1297-1298.

[5] 钟晓兰.早产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体会[J].新疆医学,2015,45(8):1166-1167.

[6] 张 婷,张国英.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病室的应用与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0):127-128.

[7] 邱秋香.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33):7513-7514.

[8] 易海莲,陈冬梅.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对留置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8):97-98.

本文编辑:赵小龙

R472

B

ISSN.2095-8242.2017.025.4831.02

猜你喜欢

危重套管输液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具有腐蚀坑缺陷的套管强度评估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