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2017-08-15李菊

新课程·中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目标

李菊

摘 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一目标应在具体教学中贯彻实行,同时从教师自身的情感引导、关注文本的精神内涵、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几方面做努力,让课堂生动起来,充满人文情趣;让语文教学不止停留在传授知识的表层意义上,而是要关注学生全面长远的发展,从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这一伟大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价值观;目标

帕尔·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完整。”作为一个只有几年教龄的年轻教师来说,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教学奋斗目标。然而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反思自己在这方面做的很是欠缺,往往只将教学停留在技术层面,往往追求的是高考考什么课堂就讲什么,虽然知识目标越来越清晰,但观察课堂的气氛却越来越枯燥。表面上是为了学生高考能够考高分,可结果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而对于自己来说,也无法实现更高的教学追求。造成这一窘境的原因其实正是自己没有真正理解与实践好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却依然形同虚设,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难题。许多教师在高考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即使考虑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也往往浅尝辄止。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浅识。

一、语文教学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学科将人文性和工具性、艺术性和情感性融为一体,对大量文质兼美、情理俱佳的文章进行学习。而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语文教师不得不受到语文考试内容、形式的限制,过多地重视应试知识的传授、考试能力的训练。例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有许多本应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并获得感动与领悟的文章被我们机械的“化整为零”,按照介绍作者与背景、概括文章大意、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等固定的步骤进行教学。让本应是师生思想碰撞、师生互动交流的语文课堂变成了枯燥无味、死气沉沉的文字分析课。语文课显得支离破碎、千篇一律、机械操作、无个性解读,这种教学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情感的缺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可谓是教育的畸变。这样可能会导致我们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真正的情感需要,忽视语文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独特作用,忽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语文课堂上忽视了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沟通。因此,语文教学由知识与能力目标升华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迫在眉睫,我们的教育应真正关心人的完整与智慧,这是教育的最大意义所在。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实践

1.教师要成为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素养,教师首先就必须应有高尚的情感素养。”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教育目标的实施者,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是心态健康而又富有情趣的人,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情感世界的引导者与守望者,教师应该自觉充实自我的精神空间。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首先让自己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感受作品的美好境界,那么很难在教学中感染学生。而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知识面,才能把握作品的内涵,进而形成自己的独特感悟,与作品中的人物、作者同悲同喜,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实现教师、作品、学生之间的互动。除此之外,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

2.教師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内在精神内涵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基本上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是每个不同的作家对生命、生活独特的体验,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曹雪芹的《红楼梦》:“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皆是血。”正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细致周到地对文本进行肢解式的分析,而应该充分挖掘文本里所蕴含的深厚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借助文本以及生活情境去体验作品人物和事件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比如,学习《赤壁赋》感悟苏轼在逆境中的那种潇洒超然;学习杜甫的《登高》激起我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情怀;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引导学生感悟“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壮志豪情;学习《琵琶行》会为作者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惺惺相惜而感慨;学习《种树郭橐驼传》发现原来种树蕴含着民本思想;学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重新思考如何去做一个新时代下的“大丈夫”。这样我们会发现课堂是我们和作者的一次情感交流,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学生的生活态度、人生价值观也在不自觉中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

3.关注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

长期以来,我们地语文课堂上掌握着话语权,学生唯有洗耳恭听、记笔记的任务,导致学生对文本没有自己的个性解读和思考能力,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失去了表达自我的欲望和勇气,于是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说,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就无从交流。因此,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畅所欲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读者群,对课文解读的权利中是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关注和尊重的。也许学生的见解有些是不成熟的、有些是缺陷的甚至是错误的,但这些都是学生情感体验的产物,是学生自己的认知和体悟。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用心去倾听,以此促使自己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自己的学生,能够与他们顺畅地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同时,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思想被倾听时,会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体会到作为课堂参与者的乐趣。语文课堂上如果没有学生的思想参与,没有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学生的创造性智慧,那么长久下去,语文课堂将会失去它本应有的独特魅力,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也会逐渐呈现消极被动的特点,根本谈不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课程语文教学目标之一,突出了语文即人文的特点,也焕发了语文教学生命的张力。“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当我们面对日益功利化、物质化的社会,面对头脑越来越聪明却不谈理想、不想谈价值并且感情淡薄的学生,我们应该大声呼唤: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让我们的语文课不只是为高考服务,而是真正为了学生的未来。“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当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开始懂得分辨美与丑、善与恶、获得了感知和提高应对生活的能力时,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渐形成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看法,这就是我们语文教育所期待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2]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于漪.语文教学艺术研究[M].青岛: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4]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编辑 赵 红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目标
我的新目标
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s7—8单项选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