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7-08-15张太华

农家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病原综合防治

张太华

摘 要:布鲁氏菌病,又称波状热,是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因该病常常引起动物流产、不孕等症状,故又称传染性流产病,属于人畜共患病。该病给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被国家列为二类疫病。本文首先论述了布鲁氏菌病病原特点和流行特征,其次阐述了其临床病状,然后提出了具体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病原;综合防治

一、引言

布鲁氏菌病1860年始发于地中海,故而得名,1985年WTO布鲁氏菌病专家委员会将布鲁氏菌分为6个种和19个生物型,6个种为:牛种布鲁氏菌、牛种布鲁氏菌、猪种布鲁氏菌、绵牛附睾布鲁氏菌、沙林鼠布鲁氏菌、犬种布鲁氏菌,后3个种各有一个生物型。该病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引起胎膜发炎、流产、不育、睾丸炎及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布鲁氏菌病呈多途径传播,主要经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交媾等传染,也可通过结膜、吸血昆虫进行传播。另外该病的发生与流行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为此需要加强防治工作。

二、牛布鲁氏菌病概述

1.病原特点。布氏杆菌在土壤、水中和皮毛上能存活数周至数月,在食品中约能生存2个月,对热和消毒剂敏感,湿热60℃,15~30min,煮沸1~4min可杀死,一般消毒药如2%福尔马林、5%生石灰水、1%升汞能很快将其杀死。

2.布病的传播因子。布病家畜的流产物、阴道分泌物、乳汁、肉类、皮毛、尿、粪便及被污染的土壤、水、饲料等均可含有布鲁氏菌,这些都可以成为传播布病的媒介物质,被称为布病的传播因子。

3.流行特点。本病无明显季节性,多呈地方流行性。患病牛是本病的传染源,流产胎儿、胎衣、牛水及流产分泌物、粪便及公畜精液内都含有大量病菌。可经动物的消化道、生殖道、呼吸道黏膜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被污染了的饲料、饮水、土壤等间接传染给易感动物。饲养者、牧民、兽医、屠宰加工人员等通过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經消化道传染。牲畜混群放牧、交配、调运等容易传播。人与人之间不相互传染。

三、牛的临床症状

牛布鲁氏杆菌病的潜伏期为1个月左右。母牛最显著的症状是流产,常发生在妊娠8~10个月的时候,流产时分泌物为灰白色,流产后还会排出灰色或棕红色带有恶臭的分泌物。已经流产过的母牛如果再流产,一般比第一次流产的时间要迟一些,而且还容易引起母牛的胎衣滞留,从而引发子宫炎,导致母牛长期不育。如果母牛在流产后没有发生胎衣滞留,则病牛会迅速地康复,并很快再次受孕,但以后还是可能会再度流产。病发时母牛一般伴有轻微乳房炎的症状。公牛最长见的则是睾丸炎,表现为睾丸肿大,触之坚硬。

四、牛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控措施

1.处置措施

(1)疫病确诊前的处置。发现疑似病例时需立即隔离,牛奶不得出场,可经过煮沸消毒后喂牛。同时,在动物防疫部门检测确诊前,需控制牛群移动,重新编号,对疑似病牛进行隔离,出入场的人员、车辆、用具等均需要全面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传播。因为该病为人畜共患病,需要对人疫情进行监测和预防。

(2)病牛处置。经布病检测为阳性的病牛采取电击扑杀致死。扑杀人员需事前保证扑杀器电力充足,参与人员均需配戴全套防护设备,并准备充足的消毒器械以及药品。为了避免电击致死不彻底,可做好静脉注射敌敌畏的准备。在扑杀过程中要按照无害化处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置,病牛尸体要焚烧深埋处理。尽量选择地势较偏,远离水源、远离交通干线、远离居民区、远离学校,且距离牛场及村庄2km以外的位置,挖3m深坑(长、宽根据扑杀牛数量而定),坑的底部需均匀铺设10cm左右的生石灰,其上部覆盖1m厚的垫草,并将死牛尸体按照单层平铺至坑底,上部覆盖0.5m厚的干草,浇柴油,持续燃烧3h,然后覆盖生石灰进行回填。

(3)疫病净化处置。需建立疫情监测净化方案,假定健康牛群隔离饲养,每月定期进行一次布病检测,发现一头阳性扑杀处置一头,需连续检测半年,直到无阳性为止,如乳汁、分泌物或胎盘分泌物可进行菌检。在牛隔离场所设置消毒池,3d更换一次消毒药品,且消毒药品需用两种以上交替使用,以保证药效。疫病净化期间牛舍内至少一周消毒一次。

2.预防措施

牛布鲁氏菌病的治理必须以预防为主,可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强化人员的预防观念。具体如下:第一,布病防控的策略,加强顶层设计,要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免疫、检疫、净化、移动限制的综合防控措施;第二,加大对布病危害及防治的宣传力度,通过大量的媒体宣传,普及布病防治知识,使广大的饲养者、改良、接产、屠宰加工人员了解布病的危害程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主动切断传播途径;第三,加强动物交易市场(猪、牛、羊)的检疫和管理工作,交易市场严把入场关,无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的动物不准进入市场交易,发现染病病畜限制移动,经检疫后发现布病患畜立即扑杀做无害化处理;第四,严格执行外引动物报批报验制度和农业部《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严格执行“两病”检疫规程,防止外源性疫情的传入;第五,继续坚持和加强两病疫情的监测工作,监测工作是布病防治工作的基础,是及时发现疫情、尽快处理、有效控制、防止传播的前提;第六,加强对基层防疫人员队伍培训,提高整体的科技水平,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提高防疫科学技术含量;第七,各级政府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用于布病的免疫、监测、检疫、净化工作;第八,保障体系需要及时完善,重点是县、乡、村级防疫体系,直接接触染疫病牛、病羊,被感染的风险极高,急需实施特殊岗位津贴和职业病科学认证及补贴保障;第九,加快诊断技术的研究,建立和推广微量、敏感、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加快推进PCR技术在布鲁氏菌病诊断方面的应用;第十,加大执法力度,外引动物报批报验要加强监管和严厉处理,同时加大对逃避检疫的违法行为与公安部门联合执法,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饲养者、经营者知法、懂法、守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需要加强牛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的检测工作,从事畜牧兽医、实验室检测的人员必须遵守防护制度,做好防护措施。严格按程序做好消毒工作;养殖区域严格禁止人畜混住;做好水源管理,人畜饮水分开。布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和药物,所以当前对布病的综合防控尤其重要,凡是牛、牛养殖场必须每年都要进行两次布病检测,随时观察畜群的健康状况。平常要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坚持自繁自育,保证畜群的稳定健康。

参考文献:

[1]王自然,樊晓红,安晓红,等.浅谈布鲁氏菌病的传播与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2,8(9):106-106.

[2]张鹏,弓瑞娟.浅谈奶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及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4,10(10):104-105.

[3]史秀春,明杰力.牧区近几年牛羊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治及免疫效果调查与分析[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6,46(5):42-44.

猜你喜欢

病原综合防治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推广探讨
浅析大豆食心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综采工作面水害分析及防治水实践探析
果木沟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研究
患儿病毒性肺炎病原学临床分析
猪口蹄疫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