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2017-08-15王胜波

农家科技 2017年7期

王胜波

摘 要:鸡传染性鼻炎是现代养鸡业中最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鸡场一旦感染该病即会给养鸡生产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鸡传染性鼻炎;蛋鸡群;综合诊断

鸡传染性鼻炎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鼻腔与窦发炎,流鼻涕、流泪,脸部肿胀和打喷嚏。本病死亡率不高,最主要是由于淘汰鸡数的增加和产蛋量的减少造成经济损失,其次,本病易因饲养管理、气候条件的不同与变化引起反复发作而必须大量投药增加支出。若本病与霉形体病、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等并发或继发其死亡率就会明显增加,病程延长,损失更大。

一、材料

1.病料。某养鸡场发病鸡的眶下窦内渗出液作为细菌分离鉴定的病料。

2.试验动物。142日龄海兰褐蛋鸡,某养鸡场提供。

3.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某养鸡场实验室提供。

4.药物。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批号为(2012)160396024,规格为100g/袋;泰乐佳,批号为(2011)160392731,规格为100g/袋;强力霉素,批号为(2011)160396011,规格为100g/袋。

二、方法

1.发病情况调查。某鸡场鸡群近来状态基本稳定,其中一批142日龄蛋鸡的产蛋率接近80%,采食量104g/只。由于气候条件发生变化,引发少数鸡只突然流泪、闭目、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有呼噜声、打喷嚏、鼻孔中有稀薄如水样鼻液,后来体重逐渐下降,产蛋鸡产蛋量下降,几天后发病率达30%~40%,产蛋量急剧下降,并有零星死亡。死亡鸡只逐渐增多,经过用药,死亡数量逐渐减少,但淘汰鸡仍不断出现。

2.临床症状观察。发病初期病鸡体温升高,出现精神沉郁、呆立、羽毛松乱、缩颈垂翅、食欲减退、嗜睡、眼结膜发红、肿胀、流泪、眼睑水肿、打喷嚏等症状,流浆液性鼻液,后期转为黏液性鼻液。

病鸡采食量明显下降,经3d治疗后大群鸡病情缓和,症状减轻,采食量逐渐回升,经治疗5d后恢复正常。

未开产鸡表现发育不良,开产鸡群则产蛋率下降,经过约20d的治疗后产蛋率才开始回升。产蛋率下降程度与发病后采取的治疗措施有关。

3.病理剖检变化。剖检20只病死鸡,发现病鸡鼻腔“眶下窦”眼结膜出现急性卡他性炎症并附有黏性分泌物,病鸡的鼻腔内有出血和黏性分泌物;喉头充血、水肿;产蛋鸡出现卵黄性腹膜炎,卵泡变形或出血,卵巢萎缩。

4.实验室诊断。取急性发病期(发病后1周以内)并未经药物治疗的发病初期病鸡的窦内渗出液作为病料,经涂片、美蓝染色后镜检。

取病死鸡的窦内渗出液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和普通肉汤中,37℃恒温培养24h,将可疑的菌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交叉接种在血液琼脂平板上,进行初步鉴定。

细菌分离和培养: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是最基本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无菌操作从病鸡的眶下窦内抽取窦内渗出物,均匀涂布于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然后再用葡萄球菌在培养基上划一直线,将培养皿放在有燃烧蜡烛的干燥器内,密封,待蜡烛自然熄灭(使其内含10%左右的CO2),再放进37℃温箱中培养24~48h。36h后观察,见葡萄球菌菌落的周围长出卫星形状的细小菌落,初步确定为HPG。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

动物接种:将病料或培养物接种于3只健康鸡的眶下窦内,接种后24~48h(但若病料中细菌含量较少时,潜伏期可能会延长至7d左右)试验鸡可出现鼻炎和面部肿胀等典型症状,与自然感染的鸡症状相同。

三、诊断结果

1.涂片镜检结果。将病料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呈明显两极浓染,两端钝圆,红色散在、单个或成对排列的卵圆形小杆菌。

2.分离培养结果。分离菌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出现不溶血、灰白色、露珠样、针尖大小菌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交叉划线培养后,在葡萄球菌周围旺盛地生长发育,出现明显的卫星现象。根据分离培养的病原菌形态特性和培养特性,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流行病学,诊断该养鸡场流行的疫情可能为鸡传染性鼻炎。

3.动物接种试验结果。接种动物后出现鼻炎和面部肿胀等典型症状,可确诊为鸡传染性鼻炎。

四、治疗

多种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都可用于本病的治疗。

1.将出现临床症状的病鸡隔离饲养,对鸡舍和用具用0.3%过氧乙酸进行随时性消毒,对污染物和尸体无害化处理。

2.用鼻冠康和强力霉素混合饮水,鼻冠康每袋200g,加水200kg;强力霉素纯粉每100g,加水500kg,连用3~5d,取得明显效果。

3.泰乐佳饮水,每100g加水100kg,连用3~5d,疗效较好。用药期间为进一步补充营养,在饲料中增加投放复合维生素或速补14饮水,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五、小结

1.发病原因。该鸡场发生IC的主要原因是饲养密度过大、舍内闷热、通风不良、技术设备不全面、没能彻底切断传播途径,尤其是该鸡场采用燃烧木屑维持舍内温度,所以舍内空气混浊并常有浓烟漂浮于屋顶。秋冬交替季节由于昼夜气温变化大,白天热,早晚冷,鸡群不适应突然的温度变化,抵抗力降低,抗应激能力差,最易引发呼吸道流行病。

2.发病初期不易引起注意。在本病的发病初期,鼻腔和鼻窦发生炎症者,由于病的损害仅表现为鼻腔流稀薄清液,不易引起注意,所以常常会延误最佳治疗时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能及时治疗,多数病鸡可以康复。

3.防止耐药性产生。各种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对控制本病有效,但应注意HPG易产生耐药性,治疗中断后容易复发。所以一般用复方新诺明或磺胺增效剂与其他磺胺类药物合用,或用2~3种磺胺类药物组成的联磺制剂,均能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4.给药方法。该病一般选用磺胺类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但要注意給药的方法,以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药物剂量。

六、结语

综上所述,鸡传染性鼻炎主要通过污染的饮水与饲料经消化道感染,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严重。鸡舍通风不良,环境卫生差,营养不良可加重本病和延长病程,继发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时,可使病情加重,死亡增多。因此,应加强对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宋庆华.鸡传染性鼻炎诊疗与体会[J].中国畜禽种业.2017(05).

[2]付正仙,杨德文,程均华,王进.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J].当代畜牧.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