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增产的施肥技术研究

2017-08-15兰正义

农家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再生稻施肥技术

兰正义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升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的增产效果,采用实验的方法针对施肥技术展开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就如何切实做好施肥,进一步提升增产效果提出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杂交中稻;再生稻;施肥技术

一、引言

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良好的增产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施肥技术的确定需要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由此可见,关于“杂交水稻、再生稻两季增产施肥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二、关于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增产施肥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对实验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

首先就是在不同的生长发育周期施入氮肥在产量方面的效用,施用穗粒肥对1-5两季的产量都高于对照组,这样的话,就可以表明适当减少基肥和蘖肥的用量,控制群体,同时在中后期加强氮素营养,这样不仅仅能够实现产量的增加,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节肥效应。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七种不同处理方式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在第一种到第五种处理之间,其中第三种处理方式和第四种处理方式的总产量是最为理想的,而且差异显著,但是在这两种处理方式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而第四种采用全施化肥技术的更加利于头季水稻的生长,采用第三种处理方式,也就是施部分有机肥的处理方式更加利于再生稻的生长。另外就是采用第一种和第五种处理方式的两季通产都要比第二种处理方式的效果理想,但是这两种处理方式之间头季水稻和二季水稻的产量差异并非明显。

其次就是穗粒肥比例和施氮肥总量的关系,当穗粒肥的比例一致的时候,随着氮肥施入总量的增长,交互作用值也逐渐善生;当氮肥施入总量一致的时候,往往与不同穗粒肥比例的交互作用值就会连线成一条曲线;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看的话,当氮肥的施入剂量是每公顷69公斤的时候与穗粒肥是15%到20%的时候,施入氮肥的剂量是每公顷138公斤与穗粒肥25%左右的时候,施入氮肥的剂量是每公顷207公斤与穗粒肥30%到35%相互配合,能够最为理想的效果,也就是说能够发挥两季最为理想的增产作用。这样来看的话,根据氮肥施入量来确定穗粒肥的比例,不能采用固定的比例。

第三就是关于穗粒肥的适宜施肥期,在实验期间,总共进行了六次实验,其结果差异明显,具体来说,从两季水稻的总产量情况来看,总产量最高的穗=粒肥施肥期及其出现的几率分别是在二次枝梗分化期16.7%。不管氮肥施入量的高低,与穗粒肥施肥期的最佳配合效应出现在穗轴分化之后14天稍前的二次枝梗分化期,也就说明适当增施氮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蘖,而且两者之间是正向的相关关系。

第四就是保稳保施肥法和不同品种、农艺措施配合的产量效应。保稳保施肥法和品种的配合效用,以小穗型的优I63最为理想,相对于其他两种品种,产量高出的幅度分别将近10%和6%。另外一点就是这种施肥技术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两季水稻的总产量都要高于对照组,每公顷产量的增加显著。这种技术在中氮肥和低氮肥條件下,两季水稻的产量也有差异,中氮肥条件下的增产效果更加理想。这种施肥技术分别和穴植双株、单株配合,两季水稻总产量与对照组相比,增产率虽然都明显,但是前者更加理想,增产幅度高,将近18%。

总的来说,当这种技术和小穗型的品种、中苗移栽、穴植双株以及适当密植和适当增施氮肥等农艺举措共用的时候,使得增产的潜力大大增加,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配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前期因为氮肥施入量降低而导致穗数目减少的不良影响。

三、结语

从上文的数据和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保温保施肥法技术的增产效果理想,而且要优于其它的施肥技术,这与其生理生态和产量的构成特点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就是对于水稻这种农作物,相对于其它农作物来说苗数和穗数目都比较少,叶片也比较短,尤其是到了中期的时候,叶面积的系数小,群体的透光率大大提升,中后期抗病能力增加,在产量形成最为关键的后期,叶面积的系数反而增大,透光率也有所下降,这样就能够更加有效利用。

其次就是等到孕穗期的时候,适当增施氮肥,就可以保证生长的后期叶鞘的氮和叶绿素的含量增加,从而延缓叶片的衰老,增强光合作用,并最终导致个体的干重增加。

第三就是氮肥的利用率得以提升。这种施肥技术不仅仅有效改善了头季水稻的品质,为高产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同时也为再生芽和苗的生长准备了充足的氮营养条件。

总之,保温保施肥法与重底早追施肥法相比,头季水稻和二季水稻的产量都提升显著,而且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如果在生长发育前期氮肥施入量太小的话,很容易造成穗数目不足,特别是在稀值和肥力比较低的条件下,更能够因为增粒增重而无法弥补穗数的减少,最终导致产量的下降。

但是保穗保施肥法有效解决了上述技术的弊端,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可行性也更强,而且在头季水稻和二季水稻的产量方面,与稳促攻施肥法也没有显著的差异,为此,建议以此为基础,在生长发育的周期适当增施钾肥的话,增产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易明权,贺平,吕泽林;四川盆地杂交中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3年02期.

[2] 任天举;肖长明;李贤勇;鲁远源;李经勇;彭海涛;李世永;刘义文; 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增产的施肥技术研究[J];2011年01期.

[3] 李经勇;唐永群;余官平;卢瑶;黄世龙;王光明;水稻后期功能叶内源激素与光合产物相关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4] 许传山;郑斯仁;丁序飞;孙学亭;金兴旺;王静;水稻旱育精作时空理论与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5] 陈周前;吴文革;水稻稀长大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7年01期.

[6] 霍中洋;万靓军;张洪程;戴其根;许轲;;不同施氮比例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猜你喜欢

再生稻施肥技术
湖南400万亩再生稻丰收估算比单季稻每亩可增收800元以上
湖南再生稻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湖南:“四防一增”技术让再生稻增产增效
永川区再生稻种植效益及优劣分析
再生稻生产限制因素及技术对策分析
节水灌溉施肥技术在商丘市的应用研究
浅析烟草栽培的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