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挑战与对策

2017-08-15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互联网+

唐 金 权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部, 广东 广州 510520)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青少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给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分析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探索相应的对策,对于培养热爱祖国、理性爱国、为国奉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密切。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所带来的双重影响正在显现。一方面,网络具有巨大的优势,可以进行低成本、高速度、大范围的信息传递,极大地扩展了青少年的知识面和视野,给青少年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流空间。青少年可以在网络上尽情地浏览新闻、聊天社交、写博客和微博等。同时,网络也成为青少年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和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它正作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爱国主义舆论阵地,在青少年抒发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不良的网络信息也对青少年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容易使青少年的爱国表达走向非理性。青少年的偏激情绪容易在网上发生激变并走向极端。近年来,每当一些事关国家重大利益的事件发生,比如外国政要发表反华言论、西方媒体发布对中国的歪曲报道、外国围绕领土争端的挑衅等情况发生时,每当我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受到威胁时,就会出现青少年在网络上表达爱国主义的热情。其中,既有客观积极的表达,也有主观偏激的表达,甚至引发一些非理性的思想和行为。

青少年尚未形成完善的世界认识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误导。他们看问题容易偏激,对事物发展缺乏理性思考,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国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对什么是真正有利于国家的爱国行为认识不清晰,不懂得全球化时代需要采取建设性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部分网民在网络上大肆发布和转载各种偏激言论与文章,煽动人们盲目的排外情绪,甚至鼓吹通过武力解决中外领土争端问题。这些非理性的言论容易激发青少年的仇恨心理和盲目排外情绪,容易导致青少年进行非理性的爱国表达,甚至形成不可控制的网络暴力,导致青少年触碰法律底线,演变为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和极端暴力的打砸抢活动,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民粹主义者利用的恰恰是青少年群体的威力,并鼓动一些不知情的青少年去闹事,诱使青少年去实施一些粗野放肆甚至违反道德规范和法律的行为。在贵州的瓮安事件和西安反日游行事件中,都能看见青少年被民粹主义思潮裹挟后,对当地社会秩序和人民财产造成严重破坏的例子[1]66。

目前,从网站数量和网络信息受众量来看,西方国家在网络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网络霸权。一些落后国家在网络技术方面不如西方国家,导致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遭到质疑和否定,进而导致人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降低。一些敌对势力的网站别有用心地宣扬错误的信息和观念,使一些青少年转向物质享受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忘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淡化了对自己国家的深厚情感。“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西方思潮蜂拥而至,使得一些青少年对人类整体利益的关注,远远多于对本国和本民族利益的关注,认为世界正在走向全球化,国家的疆界和主权意识正在模糊化,进而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也发生了动摇。

二、加强“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在“互联网+”时代,针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应当探索相应的对策:

(一)用中国梦引导青少年的爱国主义信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产生了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也越来越多元化。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教育资源不公平等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功利主义过强、人文精神缺失、社会潜规则等丑恶现象的出现,冲击了青少年的心理防线,也影响了青少年的人生态度和价值选择。一些青少年把物质需求作为人生成功的唯一目标,忽略了对国家和民族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出现了淡化和困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青少年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青少年个人梦想的实现也影响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实现。中国梦把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青少年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为青少年实现报国之心提供了广阔舞台。把青少年的爱国主义信念引导到实现中国梦上来,坚持用中国梦引导青少年的爱国主义信念,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身的社会责任,将实现个人梦想与促进国家发展相联系,让实现中国梦与实现青少年个人理想在实践中统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青少年只有自觉地将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服务祖国和人民,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青少年应当情系国家,锐意进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二)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国家利益观

进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国家处于积弱积贫的状态,爱国主义难免带有民族屈辱和民族悲情的色彩。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战争时期,个人对国家的爱是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抗击外敌入侵,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牺牲奉献精神。和平时期,个人对国家的爱是爱岗敬业,干好本职工作。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了,爱国主义也有了发展变化。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4-5。所以,当代的爱国主义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青少年在和平时期对国家的爱就是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本领,为报效祖国做好充分的准备。学校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要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利益观,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肯定我们的民族精神;要让学生自觉接受国情和民情教育,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了解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地位,了解中国对于世界文明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认清自己所承担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教育青少年不仅要关心国家利益,还要把爱国情感转化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实际行动,要激发青少年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自觉性、主动性较低的人群(如小学生、中学生)则应主要提高其情感能力,着重日常生活中爱国主义具体情景、实例和环境的熏染,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3]107

(三)加强青少年的理性爱国教育

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教育工作者必须对青少年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从全局高度认识问题,认清我国经济和国防发展的现状,清醒地看待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世界格局,理性地看待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教育他们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表达爱国主义诉求。要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倡导青少年理性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教育青少年在表达自己爱国热情的时候,警惕极左思想和狭隘民族主义以动听的爱国口号煽动非理性情绪。要防止青少年形成盲目排外的心态,培养青少年具有世界胸怀和视野。

青少年要抛弃传统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对中国和别国关系的偏见,把爱国激情与爱国理性相结合,真正地弘扬爱国主义,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捍卫国家利益。当中国国家利益面临外国损害时,青少年应当表达自己的严正态度和不满。这是热爱祖国的表现,是值得称赞的。但是,个别青少年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无视法律法规的行为,在网络上散布仇视、鼓动游行示威的信息,甚至还参与了打砸抢的活动。这些非理性的行为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成为敌对势力攻击我国的口实。因此,“对于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利益摩擦与冲突,我们要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理性的行为能力,不浮躁、不盲从,不逞一时义气、图个人之快,更不会借题发挥做出破坏社会稳定、损害国家利益的非理性行为,而是使自己的行为真正有利于国家的有序、健康、稳定发展。”[4]64

当我国与其他国家出现纠纷时,青少年应当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身修养,保持冷静克制的态度,避免过激的言行,理性表达爱国诉求。青少年应该做到不用网络和手机短信散布游行示威的信息,不参加未经批准的游行示威活动,不要毫无理智地暴力攻击外国在华组织及公民,不做有损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的事情,不要成为被少数不法分子利用的工具。青少年应当把强烈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做好自己的事,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理性思维和判断能力,为提高国家的发展水平贡献自己的所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爱国之情。

(四)建立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平台

网络的发展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空间,同时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不断挖掘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时俱进,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运用网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足不出户地了解祖国的锦绣河山和风土人情,了解祖国的过去和今天。不但可以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形式更加生动活泼,而且有利于增进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使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可以在网上开办爱国主义教育专栏、论坛、专题讲座[5]78-80,同时,通过网上视频点播系统,播放反映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爱国主义题材的纪录片和影视片,用生动直观的手段教育青少年,形成立体化的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格局。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拥有网络的参与权和话语权,每个人在网络上都有自由发言的权利,但也不能滥用权利,应该担负起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因此,必须培养青少年的网络责任意识。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控制,构筑网络信息的“防火墙”,依靠技术手段屏蔽和删除涉及爱国主义的重大敏感事件的不良信息,以防范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误导。

[1] 徐治国,黄一凡.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防范民粹主义思潮的对策思考[J].理论导刊,2015(9).

[2] 姜 庆.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的脊梁[J].新课程(上旬),2014(4).

[3] 涂敏霞,龚 超.促进青少年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以广州青少年为对象[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5).

[4] 江芳俊.论理性爱国主义的提出与弘扬[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6).

[5] 黄咸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及其实践取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3).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互联网+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