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易经》分析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合理性与面临困难

2017-08-11原雪

魅力中国 2016年49期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易经合理性

原雪

摘 要: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目前已推进三个多年头,如今虽已取得重大成就,但依旧面临着诸多的难题与挑战。中国的古籍《易经》作为关于变化的书,对中国的深化改革政策的合理性与面临困难都予以了 诸多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易经》 全面深化改革 合理性 困难

一、引言

2013年11月,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将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并从经济、政治、文化、法治、生态等十六个方面全面细致地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要求和实施办法,包括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截止至今,全面深化改革政策已经推行了三个多年头,并且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

各项重点领域的改革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人民的幸福感大大增强。但与此同时,该政策依旧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困难与挑战。

基于《易经》中的原则、方法,本研究关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合理性与面临困难,试图寻找改革和《易经》的深层关系,旨在为改革提供理论性的指导并更好地应对前方的挑战。本研究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改革的合理性与面临困难。改革的合理性侧重于三点,即: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除旧立新;改革所面临的困难亦侧重于三个方面,即:去除奸佞任用贤臣、弱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分歧以及保持清醒头脑、永葆智慧和决心。

二、《易经》带给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易经》是一部流传至今约有三千多年的古书,一直被尊奉为我国主流文化中居于首位的经典之作:自从隋唐开科取士,它理所当然成为最具权威性的“统编教材”。不仅取得功名的学者深谙《易经》,尚未取得功名的学者,甚至一些“不喜举子业”的学者,也往往对《易经》有着很深入的理解。《周易》的智慧,几乎融入到了每一位读书人的血液之中。《易经》作为一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读经典,是几千年来读书人的共识。

在中国,“改革”的观念早已由来已久,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古典著作——《易经》。《易经》之“易”意为“变化”,因而《易经》是一本关于变化的书,通过“阴”与“阳”两种基本观点讨论形而上学的观点,总结各种预测规律,阐释着宇宙、世界与个人变法的法则。《易经》一书涵盖了对改革背景、原则、目的、前途与成败的讲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与实际借鉴,为改革提供思路与方法。

三、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合理性

3.1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六二:祀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易经》革·六二

“革卦”六二爻指出:祀日乃革之。征,吉。无咎。“祀日”意为时机成熟。也就是说,只有时机合适、看准时机进行变革,一切才会顺心如意,不会出错。

即: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改革只有在符合时代发展的情况下,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才能顺利发动并取得成功。

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便符合了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从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至2013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这35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毋庸置疑的是,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然而,伴随着巨大的进步与成就,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改革也依旧面临着瓶颈与诸多苦难,比如:社会贫富差距较大、自然资源短缺等。所以改革带给整个社会的不仅仅是发展,还有问题与挑战。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新时期的新环境与新挑战,中国进入了一个严峻的发展階段。这样的阶段促使中国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因而,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政策也在这样的背景与环境下应运而生。改革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3.2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易经》革·九四

“革卦”九四爻辞指出: 悔亡,有孚,改命。吉。“悔亡”,指后悔消失;“有孚”指有信用、讲诚信;“改命”,改革之命令、诏书之类。意思为:困难消失,依然要信守改革大志,继续取得民众信任,变革不合时宜的旧制度。《易经》革卦中此言强调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即改革首先要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然后以此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改革的进展,取得改革的胜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而在改革谋划之时,必须要参考群众的声音与建议,不仅是为了为改革听取贤言,也是为了获取支持,减少改革的阻力。因而,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的合理性还在于坚持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人民的首创精神,听取人民的意见与要求,聚合民力、融合民智;另一方面,通过改革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深化改革的十六条决定中时刻关注人民福祉,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等。这一系列的政策都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因而也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3.3除旧立新

初六: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易经》鼎·初六

“鼎卦”初六指出: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鼎”本来为古人的烹食之器,后来用途得以延伸,成为祭祀用器;“颠趾”意为颠倒。鼎之所以被颠倒放置是为了去除旧尘,即过时的思想原则。该句的意思为:要想革故鼎新就必须去除旧的思想与原则换之以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型思想。《鼎》在《易经》中位于《革》之后,有“革故鼎新”之意,侧重于制定新的法律并任用贤臣。

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政策同样做到了除旧立新,它在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上都与以往改革有所不同。全面深化改革将“创新”列于首位,创新发展是其重要动力。此次改革首次提出六个方面的“紧紧围绕”,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建;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抛弃过去政府的主体地位,代之以企业为主体;内容细致与广泛程度空前,涉及15个领域的60多项具体任务等。同样,为了寻找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改革方法,全面深化改革采取简政放权、调整经济结构、为开放型经济建立更多新体系等措施办法。

四、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面临困难

4.1去除奸佞、任用贤臣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 蛊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夬

“蛊卦”指出: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蛊”指的是皿中的食物腐烂生虫,即暗指社会腐败滋生,陷入混乱;“先甲三日”指的是提前观察、预防腐败,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后甲三日”指的是事情在刚发生还不严重的时候,就立刻采取行动,以免重蹈覆辙。即:去除奸佞一方面要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则需要时刻观察,及时遏制,防止问题严重化。

“夬卦”指出: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夬”本为拉弓时待在大拇指上的护套,这里引申为“决断”,表达了居于不同地位的君子,应该如何与居于高位的奸佞决断;“扬于王庭”意思是与奸佞决断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应将其罪行公开。即:光明正大地将奸臣的罪行公之于众,与其决断。

清除腐败是完成全面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十分困难的一步。因而在采取每一步行动前都需要做出慎重的思考与斟酌。为了去除奸佞,思考周全的计划和谨慎的考量尤为重要。为了改革的全面深化,中国政府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最为艰难的事情或许就是去除奸佞了。尽管政府早已采取措施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腐倡廉”“老虎苍蝇一起打”等举措持续不断并逐渐严苛,许多“老虎”都被打下马,但是旧的腐败还未被清楚干净,同时新的腐败也在依旧滋生。清除腐败奸佞并非一时之事,也并非一念之事。因而,清除奸佞之时万万不可因一时之利而掉以轻心、疏忽大意,与奸佞决断的每一刻都不得迟疑,而应镇定而果断,无所畏惧。

4.2弱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分歧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局贞吉。

——《易经》革·上六

“革卦”指出: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局贞吉。“豹变”意为巨大的变革;“革面”指的是表面上的变化。即:君子在变革时会真心实意地发生巨大变化,然而小人却只做“面子工程”,仅仅在表面上表示支持变革,然而实际上心中却不然。

改革是巨大的社会变革,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但也必然牵涉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阶级、不同地位的群体必然拥有不同的利益关系,因而,面对改革他们的态度也会截然不同,各自代表着自己利益的他们使得改革发展尤为困难。

真正的君子会真心实意地支持改革的推进,然而小人却只是在表面上支持,实际却私下为改革设置重重障碍。因此,如何辨别小人和君子、如何最大程度上化解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通过宣传教育改变一部分人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利益冲突难以消除,但是二者有矛盾有弱化的可能。在推行改革之时,需要想尽办法弱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分歧,为改革排除阻力。

4.3保持清醒头脑、永葆智慧和决心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觌。

——《易经》困·初六

“困卦”指出: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这三个短语均是对诸多困难的譬喻,以及暗示人们在遇到困难时的做法。“臀困于株木”意思是坐在木头上,即为稍作休息、养精蓄锐,争取做到镇定自若,冷静地思考出路;“入于幽谷”意思是倘若遇不到合适的时机摆脱困难就不如隐遁以待;“三岁不觌”意思是三年都不见天日,暗指脱离困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耐心与恒心。

周文王将“困”定义为“亨、贞”:“亨”意为通畅,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即坚信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的勇气与决心;“贞”意为正道之意,意思是解决困难的方法与途径应当合乎正道。当改革处于中坚阶段时,一方面要始终自信,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应对;另一方面要坚持探索摆脱困难的出路,永不退缩。

清醒的头脑、智慧与决心是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因素。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政策时,中国政府无疑遇到了诸多困难。要合理应对这些困难需要全体官员与人民群众齐心协力,面对困难不退缩、不逃避,始终充满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前进。

结语

根据《易经》中的要求与启发,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始终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为了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全面理解改革的合理性与面临困难尤为必要。改革的合理性需要进一步推动与发扬,与此同时,面临改革的困难,我们需要永葆智慧与决心。全面深化改革这项艰难且重要的历史重任必能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刘绪义. 《易经》的“改革”之叹[N]. 深圳商报,2015.03.29.

[2]宋定国.《周易》改革思想揆义[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3(2):39-44.

[3]周山.读易随笔[M].北京市:海豚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全面深化改革易经合理性
药学管理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观察
我所认识的《易经》
奇遇
易经哲学思想系统论及其网络性新探
关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
改革“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改革开放历史看“全面深化改革”
易经就在我们身边
占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