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还具有写信的能力吗

2017-08-11曹林

南都周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人心邮件媒介

曹林

好好想一想,我们多久没有写过信了。

这段时间我们的朋友圈被好几封信刷了屏,在社交媒介快速即时的碎片化交流主导着日常沟通的快时代,写信这种古老、笨拙、缓慢而温柔的交流方式,一次次让我们心中涌起暖流。先是北大给2017年自主招生预审未通过的考生写了一封信,亲吻失意者,柔化了人心。再是清华给准备带母亲一起上学的甘肃考生写的一封回信,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你自强不息,我厚德载物。最近是新华社女记者写给学弟学妹的一封信:寒门实苦,贵在久久为功―用自己奋斗的经历给毕业生鼓劲。

打动我们的,除了信中流淌出的那些真诚而充满情怀的表达外,还有写信这种方式。之所以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在社交媒介如此发达、信息传播如此迅捷的时代显得很传统。之所以说它笨拙,是因为它需要坐下来细心体味静静琢磨,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走进人的心灵深处去对话交流。之所以说它缓慢,是因为它看起来似乎很没有效率,一条微博能说清的,却娓娓道来慢悠悠地说那么几句。之所以说它温柔,是因为它常常能直抵人心最柔软的地方,让读的人心里一颤。

好好想一想,我们多久没有写过信了。我们每天发无数条微信,写很多条微博,发很多条朋友圈,打很多字,却好几年没有写过信了。在快得让人窒息的传播时代,我们似乎已经失去了写信的能力。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写信了,社交媒介让交流如此便捷,有事微信里說,有话微博里讲,即时通讯非常发达,视频聊天能时时实现面对面的交流,干嘛还要写信这种笨拙而落后的方式。被即时社交工具施了魔法的现代人,就像神话中那个穿上舞鞋停不下来的女孩,已经没有能力让自己慢下来和停下来了。交流,不仅仅是工具层面的沟通,还需要心灵的对话。智能手机让工具层面的对话越来越便捷,却替代不了人们心灵深处的对话。

拿着手机交流的人,已经静不下来去写一封信了。不是不会写字,不是没有时间,而是失去了慢下来与人交流的心境,陷入工具性功能性的社交信息中,内心的情感交流力在萎缩和退化。写信常常是在深夜,夜阑人静,万籁俱寂,这是人心最静的时候,也是进入别人内心最好的时间,而现代人已经把那个最宝贵的独处时间都交给了手机。社交媒介毁灭着人们的社交,消灭了人们的独处时间,使交流停留于浅层的工具层面,写信的能力也就渐渐失去了。

我也已经很久不写信了,怀念那个写信的时代,当年我的263邮箱里保留着很多与朋友来往的信。上世纪末的时候,交流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多是通过邮件交流。现在虽然有时还通过邮件交流,但往往写几个字就发出去了,惜字如金。可惜不用那邮箱后,那些邮件都丢失了,一起丢失的还有那些年的心情。

那时仍流行写信,写在纸上然后邮寄的那种,我还保存着很多,泛黄的纸页上沾了不少灰尘。随时翻出这样一封信,就翻出了一段岁月和心情。记得那时大三,我办了一份报纸,写了不少犀利的评论,作为主编,受到学校的批评。那是我大学最沮丧的一段时间,收到了好些读者来信,比如这封,至今都不知道是谁写的,这个读者在信中这样鼓励我: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校园里,在这个被功利充斥的地方,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一点圣洁,在那里有的应该是一颗颗火热的心与青年人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的不凡气度。我想,那真应该是一种坚持,不论周遭如何喧嚣,只是笔直地挺立着,伸展着自己,就像莲。也许,在我们眼中,《大学新闻》不应该是一张报纸,它更应该是一个人,骨子里透出的精神该足以斥退一切猥琐与懦弱,请相信,这才是我们最真的期待。为你抄下一首歌词和一首诗,告诉你,我支持你。99年12月3日凌晨4时半”。

一封陌生而熟悉的来信,读得我热泪盈眶,支撑我走过那几天的灰暗和无助,很快就振作起来,更坚定了以评论为业、以新闻为理想的信念。感谢那些年让我在深夜里流过泪的信。

猜你喜欢

人心邮件媒介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自由
最冷不过人心,最暖也不过人心
来自朋友的邮件
漫画哲理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软糯甜美 俘获人心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Outlook和Foxmail邮件互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