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塑造中学生的人格魅力

2017-08-11陈巧贤

关键词:人格塑造初中教育心理素质

陈巧贤

【摘要】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初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及实践能力,并为学生提供适合终身学习的机能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了让初中生塑造出良好的人格魅力,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自我意识。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飞速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对外界事物具有相当的好奇心,且开始明确自我意识,对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力。为了达到课改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人格魅力的优秀人才,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各界等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 初中教育 人格塑造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992-7711(2017)08-008-01

0

1.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

影响学生人格教育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学校、社会和家庭。为了让学生成为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才,需要从多个角度改进。市场经济发展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之间的生源竞争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学校把教学质量当作增加生源的重点。但部分学校存在一定误区,认为教学质量就是应试教育的能力,学校强调升学率而非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尽管有新课改要求,很多学生依然秉持着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学校生活就是练习——做题——考试。学校人格教育的缺失不利于学生人格魅力的培养。当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中学生正值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已形成却不稳定,极易受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然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网络上的不良现象、媒体行业的虚假报道等,都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培养。初中生的善恶观念、社会观念等还没有形成,很容易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迷惑,进而对学校的人格教育阳奉阴违。除了学校和社会,影响学生人格教育的因素还有家庭。家庭教育在学生人格教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模仿的范本,如果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正确,学生很容易迷失自己。例如,当前初中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溺爱的现象比比皆是。且家长工作繁忙,或外出打工,子女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机会减少,父母能起到的引导作用容易被忽略,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也很难被家长发现、纠正,长久下去更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2.塑造中学生人格魅力的重要性

《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德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人格差异在造成个体学业成绩高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践证明,初中生的人格魅力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学生的人格亲社会性、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和情绪稳定性发展得越好,其认知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语文成绩和总成绩越高。并且,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只有培养出较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统一并和谐发展。而人格教育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只有塑造中学生的人格魅力,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人格教育,才能够让学生具备综合能力,做到知、行同步。

3.塑造中学生人格魅力的教育手段

3.1明确学校在塑造中学生人格魅力方面的作用

学校是初中生学习的重点基地,学校只有明确自己“教书育人”的教育作用,塑造学生人格魅力,才能践行新课改的要求。个体的人格具有环境适应性的特点,学生的行为表现会因为不同的学校环境而有所不同。因此,学校应当明确自身在塑造中学生魅力方面的作用,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学校的精神风尚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到学生的校园生活中,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2明确社会在塑造中学生人格魅力方面的作用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渗透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文化、大众媒体、网络传播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自身价值观念的判定。要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需要提升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播、书籍、影视、网络等传媒方式来影响学生,让学生通过社会优秀人物的榜样力量,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

3.3明确家庭在塑造中学生人格魅力方面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为初中生人格教育增添助力。在家庭教育因素、自主学习能力与方法、勤奋用功等几类影响因素中,家庭教育因素位居第一。因此,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母教育,会对孩子产生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性格和人格都处于养成阶段,家长只有走出传统教育方式的误区,才能让孩子塑造出优秀的人格魅力。部分家庭受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是考核孩子身心健康、综合能力的唯一指标,因此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过于疏忽,孩子养成了坏习惯还不自知。家庭教育误区会让孩子重视物质、轻视劳动、缺乏自理能力、心理发育不健康等。为了改变这些现状,家长需要意识到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提高自身人格修养,做到知行统一,以德育人。对孩子的坏行为不能姑息和溺爱,而是向孩子表达自己的合理期望,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让孩子不断改善自己的观念并调适自身行为,成为身心健康、具有人格魅力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邵小娟.浅谈职校如何培养学生心理健康[J].青春岁月,2013(5):280.

[2]杨丽珠,马世超.初中生人格类型划分及人格类型发展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14(6):1377-1384.

[3]杨雄,刘程.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思考[J].社会科学,2013(1):92-101.

猜你喜欢

人格塑造初中教育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儒家君子人格的当代意义
不忘初心 幸福前行
公安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与思想政治研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