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功能锻炼

2017-08-09祖丽丽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起搏器临床研究护理

祖丽丽

【摘要】目的: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心脏起搏器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心脏起搏器是一种能够植入患者体内的电子仪器,能够通过放射电脉冲通过导线传导来刺激患者心肌使之产生激动和收缩,改善患者心律失常所导致的心功能障碍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这项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随着更新的加快,这就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我们护士提出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护理;起搏器;功能锻炼操肩关节疼痛;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7--01

回顾性研究了30例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前术后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及针对性的出院指导。主要措施包括:术后体位摆放、伤口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以及生活护理和功能锻炼,加强出院指导。认为为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及针对性的出院指导,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的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与分组

入选2014年7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行永久起搏器植人术的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8年ACC/AHA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I类或Ⅱa类适应证。并根据患者收治人院的不同病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1.2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人所有患者均经左侧静脉途径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中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92例,腋静脉途径25例。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Seldinger法穿刺并送入导引钢丝,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制作囊袋,经可撕开鞘植入起搏电极,测试参数满意后连接脉冲发生器,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术中均使用高频电刀止血。术后局部伤口压迫12h,术侧肢体制动12~24h。

1.3 术后功能锻炼康复组的患者术后按照本研究组设计的方案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该方案按照术后第2~8天循序渐进实施。术后第2天,握拳运动:患者平卧,上肢伸直,五指用力伸直,再用力握拳。术后第3天,外展运动:患者呈站立位,双手放于两侧,将两上肢往两侧伸,回收再打开,逐渐练到水平位。术后第4天,前屈运动:患者呈站立位,双手放于两侧,将两上肢尽量往前伸。术后第5天,后伸运动:患者呈站立位,双手放于两侧,将两上肢尽量往后伸。术后第6天,旋臂运动:患者呈站立位,患者上肢自然下垂,术侧上肢以肩为轴,用力旋前,再旋后。术后第7天,攀岩运动:面对墙壁,将术侧上肢手指放于墙壁,逐渐向上爬。术后第8天,绕头运动:患者站立位,术侧上肢抬起从同侧耳部,逐渐在枕后摸向对侧。上述功能锻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天进行2—3次,每次5—15min。出院后患者在家继续按照上述运动方案序贯进行功能锻炼。而对照组患者术后除按术后常规进行宣教后,未进行功能锻炼的具体指导。如患者术前存在肢体活动障碍、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如电极脱位、囊袋血肿等、以及依从性差的患者暂未纳入本研究。

1.4 术后随访入选病例分别于起搏器术后1,2,3个月进行常规门诊随访及不定期的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询问有无术侧肩部疼痛,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對日常生活的影响。门诊随访时检查患者肩关节活动情况,包括进行外展、内收、前屈、后伸、上举、内旋、外旋等动作,观察有无活动受限及程度。同时观察伤口愈合及囊袋情况、程控询问起搏器工作状态等。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元±s表示,组问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手术之后1个月进行随访时发现:肩部疼痛患者2例,发生率为6.6%,对照组:肩部疼痛者8例,发生率为2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活动障碍者2例,对照组伴有肩关节活动障碍者5例;手术之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手术一侧肩部稍微疼痛患者1例,发生率为1.7%,对照组:肩部稍微疼痛者3例,发生率为1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随着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增加,永久性起搏器术后发生术侧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情况越来越多,特别是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由于皮下组织松弛,或术后长期处于平卧或半卧位,导致起搏器植入的囊袋由于重力作用向下向右移动,以致肩关节向上向左活动时与起搏器发生碰撞,引起术侧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更大。老年患者术侧上臂长时间不敢向上或向外运动,肩袖肌群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而功能锻炼操促进了患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术侧肢体的康复,从而减少肩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发生率。说明永久性起搏器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操能较快地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电极脱位、囊袋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永久性起搏器术后功能锻炼操已在我院进行开展,减少了患者术后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进了责任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体现了我科“将心比心体恤患者真心,爱心细心呵护患者尽心”的服务理念。研究中,考虑到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理解能力及依从性不同,所以每天的功能锻炼要求在护士的监督下完成。平时护士工作比较繁忙,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士的工作负担。但是效果喜人,因此,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功能锻炼还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欢

起搏器临床研究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