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的护理

2017-08-09孙俊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探查胆总管腹腔镜

孙俊

【摘要】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3例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另43例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有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9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可靠,配合科学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进程。

【关键词】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7--02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常见腹部疾病,发病率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0%,据统计,胆结石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1]。目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下简称LCBDE)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案,其中Ⅰ期缝合为腹腔镜探查或取石后不放置T管即缝合,疗效已被有关学者所证实[2]。但手术期间护理干预至今尚无统一标准,对此,我院选取2015.1-2016.6间收治的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行三孔法LCBDEI期缝合术治疗期间分别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现将护理效果对比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15.1-2016.6间接收的86例行LCBDEI期缝合术患者,均经CT、B超等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23~78岁,平均(50.51±6.28)歲;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24~79岁,平均(50.80±6.2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中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院内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等基础性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掌握患者一般资料,了解患者身体素质,综合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干预;术前与患者取得联系,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可列举手术成功案例增强患者信心,护士安抚患者情绪,提高患者心理应对能力,以良好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清洗脐部周围皮肤等。(2)术中: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密切配合,协助医师顺利完成手术;并为患者进行体位护理,加强保暖工作。(3)术后:①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重点观察患者体温变化,若体温持续升高,应考虑是否有感染、胆瘘等疾病发生。②体位护理:患者术后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待麻醉清醒6h可调整为半卧位,术后24h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③吸氧:术后给予低流量持续氧气吸入,告知患者吸氧的必要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④疼痛护理:及时询问患者疼痛情况,部分患者给予自控镇痛泵,对疼痛严重的患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另外可指导患者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轻术后疼痛。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迅速发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治疗胆结石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LCBDEI期缝合术应用优势为避免术后放置T形管导致的不便;已有多名学者证实LCBDEI期缝合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3]。但由于患者对手术知识缺乏了解,常存在不同心理问题,且术后护理不当将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不仅加深患者痛苦,同时也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对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4-5]。

本研究针对患者病情制订系统围术期护理干预,术前护士应了解患者病情、病史,术中密切配合医师,落实细节工作,术后通过病情观察、体位护理、疼痛护理等一系列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干预。结果发现,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后,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常规护理对照组更短,提示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手术进行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能够加快患者恢复进程,促进创面愈合。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仅出现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分析原因,主要与术中腹腔镜对脏器造成的应激反应有关,经妥善治疗后已有所好转,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5%,进一步表明,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为行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的患者提供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建军.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置T管引流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11):836-838.

[2]陈盛,郑江华,区应亮,等.两种微创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9(11):1213-1217.

[3]陆晓燕.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594-1596.

[4]刘东斌,徐大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并发症及处理策略[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5,42(1):46-48.

[5]韩娟,王超,任晓琼等.三镜联合下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加鼻胆管植入术的护理配合[J].护理研究,2013,27(16):1615-1616.

猜你喜欢

探查胆总管腹腔镜
早期护理对腹腔镜胆总管患者术后炎症应激的改善探讨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与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的对比研究
多尺度探查偷车案件的犯罪时空热点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
瞬变电磁法物探技术在吉安煤业的应用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