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2017-08-09刘娓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护理方法围手术期腹腔镜

刘娓

【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均1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既可缩短住院时间,又可减少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7--02

肝血管瘤多数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女性患者较多。在临床治疗此病症时,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是首选方案,虽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要想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还需要采用有效地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及预后效果[1]。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探析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扫描确诊,并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均10例。干预组男4例、女6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1.5±6.4)岁,肝右叶6例、肝左叶4例;参照组男5例、女5例,年龄38-62岁,平均年龄(50.5±7.4)岁,肝右叶7例、肝左叶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患病部位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围术期护理:①术前护理:由于手术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导致患者易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交流,疏导其不良心理状况,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术前,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术前备皮、检查等工作,要求患者术前8h禁水、12h禁食,并为患者留置导尿管;术前给予患者注射抗生素,避免出现感染现象;术前半小时为患者肌注100mg苯巴比妥钠与0.5mg阿托品[2]。②术后护理: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肝昏迷等前兆,并定时观察患者尿量,监测患者血糖情况。③并发症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查看是否出现渗血、感染等現象,如腹腔引流液为红色,说明患者可能内出血,如患者腹痛,应及时报告医生,查看是否出现胆瘘等现象,及时协助医生采取有效措施[3]。④引流管护理:应保持患者引流管通畅,预防引流管脱落、受压,护理人员应定时挤压引流管,避免血流受阻,同时记录引流管状态并报告医生。⑤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需进食流质性食物,待病情好转时,可过渡到正常食物,以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为主,提高机体营养摄入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版本软件对本文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表示,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情况对比

干预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干预组没有出现并发症;参照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出血2例、肝功能延迟恢复1例,并发症发生率50%(5/10),组间对比干预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6.667。

3.讨论

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性手术,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手术风险较高,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地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治疗及预后效果。因此,采用围术期护理,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围术期护理相较于传统护理,其具有显著的综合性、科学性及全面性,为患者提供全面地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干预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原因分析: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用用药,可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恶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给予患者全面地检查,为手术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可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合理地术前用药,能有效避免感染现象。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可有效预防风险事件发生几率;观察患者切口情况,查看是否出现渗血等现象,可有效预防出血及胆瘘现象;对患者引流管进行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可避免引流管挤压、脱落现象,可有效减少感染现象;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其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尽快好转,进而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4]。

综上,将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应用于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任玉芬.临床护理路径在血管瘤切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7):99-100.

[2]于贤瑾,何慧琴.肝血管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2):219.

[3]张敏.临床护理路径在血管瘤切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5(4):263-264.

[4]温米琴,苏颖然.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及体会[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3):409.

猜你喜欢

护理方法围手术期腹腔镜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癌痛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肺挫伤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综合防治的护理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