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人文情感的挖掘与渗透

2017-08-09王娇玉

教师·中 2017年7期
关键词:情感渗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王娇玉

摘 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课程的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又要关注其语言人文性的培养。文章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情感的挖掘及渗透的尝试与做法,希望由此提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感渗透

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其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其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又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使学生通过英语课开阔视野,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人文性。小学英语培养学生初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通过学习促进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小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情感的渗透和提升是综合人文素养提高的一种表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文本中情感目标的达成。教师更多是注重了英语的工具性,而对文本中人文性的情感挖掘与渗透关注不够。那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的挖掘与渗透呢?

笔者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讨小学英语课堂情感的挖掘与渗透的一些可行性的方法。

以四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matter?的Storytime教学为例。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Storytime的对话内容的学习,了解重要句型Whats the matter?的交际情境和用法,以及回答表达个人感受类的形容词:hungry、thirsty、cold、sad、tired、ill等。教师在教学时更多是围绕“Whats the matter?Im...”这一重要句型和以上感受类的单词的反复训练,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来巩固强化练习。英语的工具性体现很明显,但对于富含人文性的文本,教师们挖掘不够。我们要仔细挖掘,充分利用文本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其实这篇文本不仅是教会学生会询问和表达“感受”或“感觉”这一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形成一种良好的品质。我们不妨这样设计教学环节:

一、初始文本,把准核心

课堂导入环节先播放一首英文儿歌A sunny day来调动课堂气氛,紧接着老师从学生角度出发,借助关心学生现在上课的心情感受为线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T:Now,are you happy,boys and girls?

S:Yes/No.

T: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S:I feel a little nervous.

T:Dont be nervous,I believe you,come on !

开始进行free talk。由自由谈话引出I like drawing.Now I can draw a picture for you.Look!教师在黑板上简单画出Sanmao的图像,为下面的句型教学做准备。

T:Look at him,whos he? whats the matter?(PPT呈现Sanmao的不同感受的图片)让我们来关心一下他好吗?Are you hungry/cold/...,Sanmao?

你能体会到他的感受吗?试着用你的肢体语言把它表演出来。

这一环节从教师关心学生过渡到教师引导学生关心Sanmao,直接提炼了文本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学会主动关心他人。在与伙伴们问答句型之时,更多的是关注对方的情感。这样,学生在习得文本语言知识的同时,人文素养也得到了培养。

二、解读文本,巧妙渗透

Storytime版块的文本呈现了Liu Tao在晚饭后至睡觉前这段时间的身体感受,先是口渴,然后是疲惫。本故事体现了父母关心孩子的生活细节。

教育活动与生活密切相关,英语课堂应通过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努力构建生活与课堂的联系点,使学生犹如置身于现实生活中,从而激发他们开口说英语的欲望,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在第一环节的导入学习后,师生共同把握了文本的情感目标核心,在这个基础上,再一起解读文本、学习文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在教学情境案例中,学生通过寒风来学习cold、hot、tired、thirsty; 在这样的生活场景中,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成学生乐于接受参与的活动,学生沉浸在其中,静态的知识转化成动态的求知过程,在活动中将知识转化成语言技能。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无论是Presentation,Practice还是Consolidation,都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英语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提供学生体验、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掌握并运用语言知识,由接受式学习变为体验式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在学习文本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Liu Tao和他的父母之间对话的语气和表情来进行情感渗透。

Q1:Whats the matter with Tao tao? (thirsty and tired)

Q2:What do you think of Tao tao? (polite——thanks ,good night...) If you were Tao tao ,what woud you do?

Q3:Are Liu Taos parents patient to him?

学生通过听录音和读文本来循序渐进地学习课文,整体认读和理解课文,同时在不同的教学步骤中提出不同的任务,听的时候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读的时候提出了第二、第三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从自我成长的角度出发,从人文情感上去思考Liu Tao的做法,从而进行情感渗透:学会关心他人、礼貌对待他人,对自己的父母更应该是以礼相待、多多关心。

整个文本的新授学习过程,既是一种知识的获得,又是一种文明礼仪情感的熏陶、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德”和“才”兼备,真是一举两得。

三、拓展文本,有效提升

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教师设计了两个拓展。

一是向学生播放他们熟知的《三毛流浪记》的视频,通过观看故事中主人公的生活情境来映射我们周围人群中需要帮助的人,体会他们的需要和感受,触发自己关心、帮助他人的情感。同时也与开头的新授教学相辅相成,达到首尾呼应。在情感渗透和升华之时,引导学生自发讨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來交谈三毛的此情此景,学生由内而发、由景生情,在语言技能得到训练和实际运用的同时,实现了情感目标的达成,可谓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集中体现。

二是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创编生活情境故事”和“设想未来,父母变老,自己会如何做?”这两个拓展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其人文情感。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课程性质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二者不可偏废。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多方面、多角度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素材,并将此贯穿到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渗透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夏春娥.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小学英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城西小学)

猜你喜欢

情感渗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试论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渗透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