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十而立”文化分析

2017-08-08苏杨

齐鲁周刊 2017年29期
关键词:王二操场孔子

苏杨

三十而立,来源于《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于“三十而立”四个字,后人给出的解释有很多,比较受认同的说法是“30岁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初二年级语文书:30岁做事和于礼。简单一句话,30岁,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了。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業,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在对生命之“立”反思意识有所忽视和遗忘的今天,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立意”才能真正安身,承担崇高的人生使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

王小波有一篇小说《三十而立》,基本没有情节起伏,不过是截取“王二”三十二岁时的一些生活片段,翻来覆去地描述,不厌其烦。小说开头很有寓言意义:“王二生在北京城,我就是王二。夏天的早上,我骑车子去上班,经过学校门口时,看着学校庄严的大门,看着宽阔的操场和操场后面高耸的烟囱,我忽然觉得:无论如何,我也不能相信。”

他所说的“三十而立”,既不是年龄意义上的三十而立,也不是社会责任意义上的三十而立,而是一种心灵意义上的三十而立,一种精神意义上的自我觉醒:选择一种高贵的、独立的、智慧的、有趣的生活方式。

在南怀瑾看来,“三十而立”又有另一层意思: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苦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怀疑,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怀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

周杰伦30岁时出了专辑《三十而立》。歌手李健说:“四十而立就不错了,三十能立更好,不‘立也没关系,因为这些‘立与‘不立都是别人眼里的,而你的世界理论上与他人无关。”

从文化意义到现实意义,所谓三十而立,不过是一种自我的修正,是自我和社会对接时碰撞的火花。

猜你喜欢

王二操场孔子
帮理不帮亲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我们的操场
我们的操场
学校操场
下课了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