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基础知识及操作的高考图片题赏析

2017-08-08江苏陈仕功王生国

教学考试(高考化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碳酸氢钠杂质标志

江苏 陈仕功 王生国

有关基础知识及操作的高考图片题赏析

江苏 陈仕功 王生国

著名科学家R.布里斯罗在就任美国化学会会长期间撰写了一部经典著作,名为《化学的今天和明天》。在该书的副标题中,化学被神圣地定义为“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诚然,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时,应该从简单入手,学会用化学眼光和思维去审视我们的生活,而部分高考试题正体现了“夯实基础、关注实践”的命制思想,现归纳如下,仅供参考。

一、紧扣生产生活,明识作用

例1 (2016天津,节选)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碳酸氢钠药片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解析】醋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降低药效,A错误;该标志为放射性标志,放射源对人体伤害较大,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B正确;该图示为可回收标志,C正确。

A.C2H5OH B.HNO3

C.NaOH D.HCl

【解析】C2H5OH为易燃物,不属于氧化剂,A错误;HNO3是强氧化性物质,有强腐蚀性,B正确;NaOH有强腐蚀性,不是氧化剂,C错误;HC不具有腐蚀性和强氧化性,D错误。

二、穿越古今知识,明晰用途

例2 (2016北京)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

【解析】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A错误;加热煎制属于加热,B错误;箅渣取液属于过滤操作,C正确;灌装保存是液体的转移,D错误。

【变式训练】(2015北京)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

【知识链接】中国古代科技源于生活,造纸、印刷、纺织、陶瓷、冶铸、建筑等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发明创造无不带有鲜明的实用烙印。然而,古代实用技术如今早已失传或正在消失,需要用现代技术手段复原和再现,用今天的科学道理去揭示和阐述。如:从化学角度看,造纸术主要是从麻、树皮、竹子等天然植物纤维中,用化学的方法除去杂质,得到较纯的纤维素,再制成纸浆,最后成纸。

三、规范基本操作,明示要求

例3 (2016天津)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制乙炔的发生装置蒸馏时的接收装置除去SO2中的少量HCl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

【解析】长颈漏斗下端未插入溶液中,不能形成密封的环境,A错误;锥形瓶用塞子塞紧,构成了密封环境,液体无法流出,B错误;C是洗气装置,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能与氯化氢反应,不与二氧化硫反应,所以氯化氢能被吸收,C正确;K2Cr2O7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碱式滴定管下端的乳胶管,故选用酸式滴定管,D错误。

【变式训练】(2015安徽)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

A.配制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D.记录滴定终点计数为12.20mL

【解析】容量瓶不能用来做溶解容器,A错误;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只有CO2能反应,干燥后可以得到纯净的CO,B正确;苯的密度小在上层,而分液时下层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错误;,酸式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故读数为11.80mL,D错误。

【知识链接】常用分离方法有:过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萃取分液、蒸馏(分馏)、盐析、洗气等。选择物质分离提纯试剂和方法的基本原则: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易复原)。

四、探究反应步骤,明确缘由

例4 (2016江苏)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在试管口遇冷又生成氯化铵固体,A错误。气流方向错,应该从右侧导管通入CO2气体,B错误。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碳酸氢钠固体用过滤的方法,C正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不能用加热法干燥,D错误。

【变式训练】(2014江苏)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解析】MnO2与浓盐酸需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A错误;洗气装置应长进短出,虽然NaHCO3能吸收杂质HCl气体,但同时产生CO2气体,引入新的杂质,B错误;利用MnO2的难溶性、MnCl2的可溶性,采用过滤操作进行分离,C正确;Mn2+能水解,加热时更容易水解,直接加热最终得到锰的氧化物,应该在干燥的HCl氛围中进行,D错误。

【知识链接】制备实验的基本流程:反应原理→选取药品→组装仪器→除杂收集→尾气处理。对每一步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的判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操作是否准确、合理;实验步骤是否简洁、易操作;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合成过程是否造成环境污染,有无化学安全隐患等。

总之,图片题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尤其化学史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验方案的探究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中学)

猜你喜欢

碳酸氢钠杂质标志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剔除金石气中的杂质,保留纯粹的阳刚之气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二则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EM发酵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饲喂奶山羊的效果试验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