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伴我高飞

2017-08-08

NBA特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萧华常规赛出场

伴我高飞

如果说詹姆斯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最低点的话,那可能就是2010年东部决赛骑士对凯尔特人的第五场比赛了。那时的詹姆斯25岁,正处于运动生涯的“盛年期”。在那个赛季,他打出了排名NBA历史第九位的效率值——比他更好的球员只有两位,那就是迈克尔·乔丹和威尔特·张伯伦。这样的表现让人们对他的季后赛表现抱有很高的期望,可在那个夜晚,詹姆斯却跌落神坛。

勒布朗·詹姆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季后赛出场时间超过8500分钟,还有三个赛季的常规赛满勤出席。

1那时候凯尔特人习惯性地用保罗·皮尔斯来防守詹姆斯,在以往的比赛中,詹姆斯可以用自己的身体优势对付皮尔斯,但在这个夜晚,他却只能持球观望,眼看着时间耗尽,被迫将球传给位置不好的队友。在整个赛季场均得分将近30分的詹姆斯,在整个晚上只投中了三个球,他的每一次跳投都没沾到篮筐。凯尔特人最终以120-88大比分获胜,而赛后詹姆斯的表现掀起了热议的浪潮,人们甚至用阴谋论来定义这场比赛——他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伤病?还是受到了场外因素的干扰?

或者还有更简单的解释?詹姆斯已经筋疲力尽了?

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可能比较靠谱——自从2003年进入NBA,直到2010年的东部决赛,詹姆斯一共出场25197分钟,这几乎相当于其他球员打20年的时间了。而到了2015年的季后赛,体育运动学家迈克尔·杨在深度研究了詹姆斯的职业生涯之后,将他称为“体育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本赛季的季前赛中,骑士主教练泰伦·卢终于开始考虑一个每一位执教过詹姆斯的教练都提到过的问题——控制他的出场时间。他们把球员的疲劳程度划分为红色、黄色和绿色三个等级,过去的詹姆斯一直处于红色区域,教练组想让他得到足够的休息,最起码先上升到黄色区域。可在赛季结束时,我们发现詹姆斯的出场时间依然在联盟中名列前茅,而骑士队则失去了东部榜首的位置。

每个数据分析都表明,今年的骑士更加依赖詹姆斯的发挥。他们在常规赛中的表现糟透了——最后26场常规赛输了15场。进入季后赛,他们又遇到了新问题:如果詹姆斯消耗过度,他们能否再次获得总冠军?

迈克尔·乔伊纳博士领导的梅奥诊所实验室一直致力于“人类如何应对身体和精神的压力”的研究。他的目标人群从航天飞行员到马拉松运动员,对于勒布朗·詹姆斯每年都要打超过90场比赛的问题,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根据乔伊纳博士的理论,关于疲劳的问题有五个要素:1.旅途/睡眠/恢复;2.轻度伤病;3.赛季持续时间;4.两周内比赛的强硬程度;5.精神压力。基于他的研究,乔伊纳博士认为NBA的赛程委员会可以依靠研究数据制定更加合理的赛程。事实上,这是最近几个赛季大家一直在讨论的问题。借助这些研究,NBA的常规赛很有可能取消一些路程太远的背靠背比赛,或者是避免五天四赛,让运动员得到足够的恢复时间。

乔伊纳还认为,对于詹姆斯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他必须在每场比赛中都全力以赴,即便是像他那样强壮,也会吃不消。“如果让我来安排NBA的赛程,我可能会尽量避免背靠背,而且争取在两周内给同一支球队安排的比赛不超过五场。”乔伊纳说。

2但乔伊纳的计划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常规赛的时间要延长到33周。换句话说,他计划中的常规赛时间相当于现在的常规赛和季后赛的总和。

ESPN记者布莱恩·温霍斯特从詹姆斯上高中时就开始关注他。关于詹姆斯的疲劳问题,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人。“18岁时的詹姆斯非常强硬,他坚信自己的身体不会受伤,在比赛中甚至连护踝都不戴,”温霍斯特说,“但现在,他每年都要花几十万美元来保护自己。”温霍斯特还透露了小道消息:詹姆斯有一个专门用来冷冻治疗的液氮池,而在他的专属保姆车里,还有一个真皮理疗床,以便随时接受治疗。

每一个赛季开始之前,人们都在谈论如何让詹姆斯减少出场时间,得到充分的休息,以保证他在季后赛中的状态。这是有充分依据的,2011年,疲惫的詹姆斯在迈阿密经历了首次总决赛之旅,但他的球队却输给了年龄更大的小牛队,当时他的场均比赛时间是38.8分钟,到了2016年,他的出场时间已经减少到35.6分钟。

本赛季,本来已经好转的情况再次急转直下,詹姆斯本赛季的出场时间是2013-14赛季以来最多的。詹姆斯和骑士队声称这是一种战略,他会在赛季初期多多出场,在球队奠定东部榜首的位置后安心休息,更好地备战季后赛。可惜世事难料,骑士不但在3月份丢掉了东部榜首,而且詹姆斯的出场时间也高于11月时。更糟的是,他在背靠背第二场中也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球队的依赖让他不得不带着疲惫上场。

上个赛季,詹姆斯的场均比赛时间达到了生涯最少,他的球队还是进入了总决赛。休息足够的效果显而易见——总决赛最后三场比赛,詹姆斯的表现是职业生涯最好的。

在马拉松科学的训练中,最常见的错误方法就是让运动员每天都跑上26英里。而现在提倡的方法是“劳逸结合”,让运动员们每周得到一天的休息时间。或许其实教练组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合理安排詹姆斯的出场时间。

每个年代的球迷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偶像,即便岁月变迁,日月更替,他在你心目中的地位都不会改变。詹姆斯就是这个年代的超级偶像,作为他的球迷,每个人都应该感到自豪。

在邓肯的职业生涯中,马刺队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或许詹姆斯的团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

作为骑士队最大牌的球员,詹姆斯必须要在攻防两端都承担重任,他也会好不惜力地投入到每一次地面球的争手中。

球迷们都想在比赛中看到詹姆斯在场上打球,但我们或许可以换个思考方向——你想不想看到他多打几年?如果你想让詹姆斯延续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要支持他减少出场时间。但在NBA的历史上,有一位球员的表现让人们惊叹,他就是活塞队的伊塞亚·托马斯。托马斯就像铁人一样打到了31岁,结果在32虽由于跟腱撕裂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蒂姆·邓肯,他一直打到了40岁,但得益于马刺队的轮换体系,邓肯的休息时间可能是NBA传奇巨星中最多的。

相比之下,当然是邓肯的方式更应该被提倡,现在越来越多的数据专家开始研究NBA球员的伤病问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数据分析师表示:几乎所有球员都会遭遇伤病,没有一名球员能在50场比赛中保持完全的健康状态。

3那么球员自身到底应该如何避免让自己陷入疲惫呢?人称“疯狂科学家”的史蒂夫·马格尼斯是一名运动生理学家,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提高比赛效率、避免过度疲劳、采用科学训练方法。他认为NBA联盟并没有重视球员疲劳的问题,而是一直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其实很多人并不理解疲劳的真正概念,我们总是认为“疲劳”就是“累”,但这两点其实是有区别的。相对而言,“疲劳”的程度更重。如果我们在打了一天球之后感觉到自己累了,那可能睡上一夜就又生龙活虎了。但如果你在生活或工作中经常感到无法集中精神,遇到困难就想放弃,这就是“疲劳”在作祟。当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感到疲劳的时候,就会自动做出补偿行为。打个比方,当我们在跑800米时,在中间阶段会因为短暂的疲惫感而减速,同时通过手臂的摆动来缓解腿部的疲劳感,或者调整跑步姿态,缓解膝盖的疲惫。在篮球场上也是如此,一名球员无法在第四节中保持第一节的运动状态,他们的动作会变形,肌肉纤维和跟腱的松弛程度都无法与比赛开始之初相比。要知道,在职业体育中,休息并不是简单地坐在场下喝口水、喘喘气,而是要尽量放松自己的身体,让肌肉恢复到最佳运动状态。到了这个时候,普通球员和超级巨星的区别就能轻易体现了。

而詹姆斯在第四节的表现绝对是超级巨星级别的。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冒着受伤的危险,而我们之所以把他称作伟大的季后赛球员,就是因为他在最后时刻的表现比起比赛之初并不逊色,甚至有时候还更好。他在攻防两端的效率都很高,既能保护篮板和盖帽,也能在关键时刻得分。当然,一般人无法详细地了解詹姆斯的健康状况,无论他在迈阿密热火还是克里夫兰骑士,训练师们都会对他的身体数据严格保密。所以我们无法得知詹姆斯的血压、反应速度或是摸高数值,甚至连他的体重都被严格地收藏起来,外人无法得知。

“我们不知道NBA所有球员的身体数据,但我确信,如果詹姆斯能够得到足够的休息,那他的数据肯定是全联盟最好的。”来自加州大学人类表现中心的研究员谢利·马赫说。确实,我们肯定无法得知这些数据,但是可以从詹姆斯的时间表上来推断。他经常搭乘凌晨1点的飞机去客场比赛,也会跨越时区,在飞机上睡醒之后马上就到球馆练习投篮。而对此颇有研究的马赫也认为NBA的赛程安排存在着许多问题。“谁也不知道联盟到底想要做什么,他们更本没有考虑过怎样才能让比赛更加精彩。”马赫说,“球员的表现是比赛的根本,当他们休息不好时,不仅仅会表现失常,还会因为巨大的压力在球场上情绪失控,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在为球员们鸣不平,但NBA却不想为此做出改变。

4以詹姆斯目前的经济实力,他可以耗巨资为自己打造最好的健康团队,无论是豪华房车还是其他手段,詹姆斯都能轻松实现。但问题是,任何现代化的手段都无法帮助他缓解跨时区飞行和比赛过多产生的疲劳感。有研究指出,如果人类每天都有17个小时保持着极度紧张的状态,相当于法律规定的醉酒水平。

人就像任何电子设备一样,每当体力耗尽时,一定要给自己充电。而且大家都知道,一个电量100%的手机和一个电量30%的手机相比,电量越少,消耗越快。对于NBA球员来说,他们的体能储备会在漫长的赛季中消耗殆尽,赛季末期的球员肯定比赛季之初更容易疲劳。尤其是对于本赛季的詹姆斯而言,他没有时间休息,但在每场比赛中表现得都像一个满电量的机器人,谁也不知道他是否在比赛结束后偷偷给自己充电,也不知道他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在一个11英尺高、22英尺长、印着NBA标志的蓝色背景墙下,NBA总裁亚当·萧华正在和他的工作人员说着什么。这是位于新泽西斯考克斯市的NBA办公室,每一年萧华都会在这里度过大半的时间,他看起来一如既往地削瘦,而且也非常疲惫。他刚刚经过了为期两天的会议,还必须要对付那些烦人的记者。可以想象,如果让他经受像詹姆斯那样的高强度比赛,萧华肯定连季前赛都撑不过。但是,这个瘦弱的男人手里却掌握着NBA球员的“生杀大权”——当然,他也知道如果能把NBA的赛程安排得更合理,比赛也会更加精彩,问题是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在骑士队的进攻体系中,詹姆斯更多地扮演着创造者的角色,他最喜欢的就是用传球帮助队友得分。

此时的詹姆斯正在洛杉矶斯台普斯球场的更衣室中,准备对阵快船的比赛。这是他背靠背比赛的第二场,电视转播镜头里的詹姆斯看起来有些狼狈,他失误频频,脸上充满着不耐烦。

萧华来不及休息,就要参加另外一个内部会议,会议的主题不需要保密,就是关于如何让球员休息。勒布朗·詹姆斯显然是话题的中心人物,虽然萧华并没有提到他的名字,但他们所举的例子让与会者一看便知。在会议现场有NBA官方的工作人员,还有各支球队派出的代表。萧华最终与他们达成了共识:如果主教练决定让某位球员轮休,那就不应该把他带到客场。与此同时,萧华还强调,在全国转播的强强对话中,尽量不要让主力球员轮休——不知道这是不是特地为马刺队提出的建议,波波维奇最喜欢让他的主力球员在圣诞大战中休息。

会议公认的主题就是如何让詹姆斯这样的球员得到更多休息,萧华多次用“复杂的问题”来形容这件事。詹姆斯的自我调整能力让他成为了其他球员学习的目标,他的目的非常明确——尽量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打破更多的NBA纪录。虽然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不应该在这里”,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为自己能从一个阿克伦小孩变成今天的亿万富翁而感到庆幸。这当然是詹姆斯的谦逊之辞,他得到的所一切都来自于超乎常人的努力,即便他在常规赛中耗尽体力,但他还是要在季后赛争取更多的胜利。连续六年杀进总决赛并不是虚言,三座总冠军奖杯也证明了他的实力。

作为他的球迷,每个人都应该感到骄傲。

詹姆斯对待季后赛的态度极其认真,即便首轮横扫了对手,他也马上投入了训练。

猜你喜欢

萧华常规赛出场
2020-2021赛季CBA常规赛参赛队伍攻防能力TOPSIS分析
萧华和罗荣桓的良师益友情
萧华将军的家风
萧华与刘白羽的一段往事
榜单
NBA奥斯卡
看这不寻常的出场
戏太少
瞒天过海
奇怪的女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