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课堂中信息技术运用有效性的探讨

2017-08-03黄希文

速读·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信息技术

黄希文

摘 要:本文针对当前生物课堂中信息技术运用的优势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还结合教学实践说了提高信息技术运用有效性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生物教学;信息技术;运用有效性

当今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可以说是一场革命。信息技术能够把文本、图象、音响等多种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和控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进行融合、贯通并生动地加以再现,给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特别在以实验为基础的生物学科中更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教学实践表明:与传统教学相比较,信息技术运用能使生物课变得更有意思,更吸引学生。由于它图文并茂,视觉效果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信息技术给生物教学带来生机的同时,也曝露出它的局限性。我们既要看到它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也要认识到它并不是生物教学的唯一,不是所有生物教学都适合应用信息技术。本文就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教学的优势和不足,结合笔者一学期来教学实践,谈谈自已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教学的优势

1.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教学仅仅依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进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手段相当有限。信息技術教学由于声、形、图、色并茂,形象化地呈现各种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有利于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2.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加大有效信息接受量,拓宽学生的视野

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学生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信息技术教学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与课文相关的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声音资料引入课堂,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课内外知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可将生物学中有些抽象概念形象化、直观化,复杂的生理过程简明化,可实现课本上图解能化静为动,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抽象概念和生理过程。例如在讲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由于这些过程比较抽象,课本上插图又难以理解,这时应用信息技术动画模拟,难点就迎刃而解。

二、信息技术运用于生物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人们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认识还存在不足和误区,致使信息技术教学在很多情况下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出现“新瓶装旧酒”,沿用传统教学思维,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间互动、学生间互动、人机间互动的过程,体现新课程以生为本的理念。而有的生物教师受原有教学思维的影响,只重视教的设计而忽视学的设计,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只是把教师传统教案搬上了计算机屏幕;或是教学模式由过去满堂人灌变为满堂机灌,教师变成一个配音员。例如,在讲细胞减数分裂时,如果只是定格播放每个时期插图,讲解各时期的特点让学生记住,整个过程看似设计得滴水不漏,其实与过去传统教法即把分裂各时期插图挂出来分析各时期的特点并让学生记住要点,无本质区别。

2.现成预设式课件,限制师生双边互动和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现在的信息技术软件多为演示课件,都是教师课前预设好的。由于信息技术课件所控制的教学过程较严密紧凑,使教师只能围绕课件进行操作,限制教师的临场发挥和师生间交流。如教学课件中所设计的提问,学生的答案本来会有多种多样,但课件中提供的答案一般是唯一的,这就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的多样性。再比如教师上课时,由于自身思维的活跃程度和学生听课的精神状态等不同,讲课并不会完全按照原有的思路讲授,但使用信息技术课件,这种灵活性创造性就很难体现了。这样教师就被自已事先设计好的课件所束缚,教学出现僵化,也违背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初衷。

3.使做生物实验变成看生物实验,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生物新课程中安排了很多学生分组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但课时往往不够。另外有的生物教师由于做生物实验太麻烦、实验仪器材料不好准备、组织教学较困难,就干脆不做学生分组实验,从互联网上下载有关实验视频在屏幕上播放,让学生看看就行了。这是生物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最大的误区。因为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学教学离不开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实践可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和大脑配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提高信息技术运用有效性的一点体会

1.要围绕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为中心,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出发点来设计制作信息技术课件

在课前设计信息技术课件时,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精心设计一系列既生动有趣又关系核心知识点和能力的问题,这样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和核心能力的掌握。也就是说,这些问题或要求应该能让学生动脑、动口,还要动手,让学生身心全方位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在细胞有丝分裂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先看分裂过程动画两遍,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又激发了兴趣;再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分段简述分裂过程,在老师引导下相互纠正,这样既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能使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最后要求学生绘出分裂过程简图,在幻灯机上展示比较,既加深对有丝分裂过程的正确认识又检验了学习的成果。所以说,在设计信息技术课件时,要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性,才能避免信息技术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设计制作信息技术课件要简洁化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所使用的课件往往是互联网上下载的现成课件,它们大多制作精美,集成有各种图、文字、动画及音像资料,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处理,往往导致教学时间不够,还会出现教学内容繁杂、教学重点不能突出,学生大脑中所学的知识像一团浆糊,就不能发挥课件应有的作用。要让课件有效性提高,必须让课件简洁化。简洁的方法主要是两个。首先要精心备课,精选素材。精心备课,才能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明确重点和难点和突破的方法。精选素材,一方面要突出重点,要保证学生对重点核心内容的掌握;另一方面要突出难点,应该把那些不易说清、不易观察、不易理解的问题在屏幕上通过图象、文字来表达清楚。如生物的各项复杂的生理过程等。除此之外,其他内容该删就删,该简化就得简化,以保证核心内容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其次要精心安排文字内容。一方面学生应该要作的笔记内容,一定要少而精,重点问题的答案,字数不要多,最好只给出关键思路。另一方面安排文字内容时,能用图表表达的内容,尽量不用文字表达。这样安排是为了避免让学生觉得教学容量太大,教学内容繁多,无从下手记笔记。

3.在每节课后要及时反思,和同组老师交流,不断修正课件

由于生物课周课时一般只有两节,一位老师任教班级至少四五个班,所以教师所设计制作一个信息技术课件可使用四五次。由于不同班级学生情况不同,再加上每次课件使用后都有不少经验教训要总结,故上完每节课后要及时反思,结合下一个班级学生情况,和同组老师交流,修正课件,让它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