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联动机制切实发挥群众监督的重要作用

2017-08-02冯旭华

卷宗 2017年7期
关键词:群众监督作用中国共产党

冯旭华

摘 要:建立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联动机制,是一个企业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强化廉洁从业预警、有效督促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规范自身言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企业而言,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应该是齐头并进、互为补充、相互配合、相依相存的关系,党内监督需要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发挥最大效果,而群众监督也需要组织和各级领导的正确引导才能突出重点,起到应有实效。本文立足于实际,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建立企业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联动机制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监督;作用

分析近年来各行各业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的现状,从2016年中央巡视组巡视各行业指出的问题中不难看出,部分行业在监督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工作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上级监督时轻时重,“一阵风”、“一阵雨”现象明显;二是同级监督缩手缩脚,抹不开情面,避重就轻;三是下级监督纸上谈兵,浮于表皮,监督不力;四是群众监督水中望月,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思想,监督形同虚设。

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廉洁自律准则、党内监督条例以及问责条例全面实施的新形势下,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力量整合机制,充分发挥监督主体作用,不断提升监督管理质效,是各行业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课题,势在必行,值得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

1 建立党内监督与群眾监督联动机制,首先要健全监督的领导体系

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的目的,从大处来讲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方略,确保党纪法规得到正确的贯彻执行。从小处来讲,就是要通过监督进一步规范内部各级组织的履责行为和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行为。特别是新的党内监督条例全面发布和施行后,为党内监督指明了方向,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的具体化更加明确了党内监督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为此,建立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联动机制,必须要建立监督的领导体系,发挥专门机构的职能作用,引领各个监督主体正确地、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

2 建立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联动机制,必须要落实各个监督主体的责任与分工

具体到企业来讲,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应该是多元化的,表现的方式也应较为丰富,侧重点也呈现多样性。从职责监督来看,监督的主体应该是纪检、监察、审计、人力、政工等职能部门。从党内监督来看,监督的主体应为上级党组织、内部的党员干部。从民主(群众)监督来看,监督的主体应是企业工会和广大的职工群众。从舆论监督来看,监督的主体应为内部网络信息、QQ群、微信群、内部报刊等各类平台。 因此,要建立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联动机制,首先就要理清企业监督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监督对象、监督重点的不同,进行责任分工,有针对性地制定监督实施方案,明确每个监督主体的具体任务、监督内容及要求并严格实施,才能汇集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合力,达到最佳监督效果。从企业来说,就是要以纪检、人事等专门监督机构为依托,合理界定出监督部门的工作职责,如企业党委的监督职责就是对内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进行严格把关,企业纪委的监督职责就是对内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执纪情况进行监督,并受理各类举报、投诉并协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企业人事部门的监督职责就是通过搞好日常管理对干部任用工作进行程序监督等。

3 建立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联动机制,要全面构建党内外监督网络体系

由于现代信息平台的多样化也使监督渠道呈现出了全方位和多渠道的变化,并使监督主体更加容易和快捷了解、掌握监督对象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比如曾经出现的“表哥”、“微笑哥”等典型案例就是通过网络信息曝光被查处的违纪违法人员。因此,建立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联动机制,就是要在坚持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纪检、监察、信访、审计等监督部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类现代信息平台,建立监督网络体系,形成互动互补、协调联动的监督信息快速反馈机制,真正达到资源共享、监督信息即时传递的联动要求。

4 建立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联动机制,必须要持续完善党代会、职代会制度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民主集中制的具体体现,是党内外民主管理的根本制度。党内外监督要形成合力,离不开广大党员、职工特别是党代表、职工代表的积极参与。企业要建立党代表、职工代表工作述职制度,切实尊重党员、职工对企业“三重一大”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以及审议权和表决权,无论是在党代会、职代会召开期间还是闭会期间,党代表对党委领导干部有质询权、评议权,职工代表对工厂各项重要工作特别是涉及企业长远发展、职工切实利益等重点工作有参与权、表决权。

5 建立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联动机制,必须要明确监督的重点和难点

在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联动机制建设中,企业要立足于实际,明确两个方面的监督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工作。

一是要构建以“大监督”格局为重点,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中央巡视组巡视烟草行业后,各卷烟生产企业着力于增强内部监督力度,积极构建监督组织体系,加强监督队伍建设,探索内部监督模式。一方面,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纪律监察部门和工会组织建设,全面配备相关人员,构建纵向监督网络体系。另一方面,注重发挥纪检监督、审计监督和法律监督的作用,完善纪检监察、内部审计、政策法律等部门设置,建立横向监督网络体系。再一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职工代表、党风廉政监督员、招标监督小组、纪检监察、内控审计等人员职责,形成多视角、多渠道、多层次的监督网络体系。

二是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为重点,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要采取多种监督形式,营造清正廉洁氛围。通过丰富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内容,开展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民主测评,广泛听取职工群众意见,了解和掌握领导班子及成员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大量真实情况。完善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畅通职工群众诉求渠道,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同时,通过党委考核、党务公开、厂务公开、民主测评等手段,推行阳光管理,对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通过职代会、专题会议、公开栏、网站及报纸等形式及时公开。充分发挥了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打造“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管理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工作环境。狠抓物资采购、招标关键环节管理,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并从岗位、部门、单位“三个层次”,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外部环境“五类风险”方面全面查找廉洁从业风险点,在筛查、识别、归类、分级、整理的基础上编发廉洁从业风险防范清单,公布各岗位廉洁从业风险点识别和监督表,画出权力运行流程图,有效帮助各级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深入了解所处岗位的行为规范和廉洁从业风险,将其行为置于群众的眼皮低下,加强全员监督,形成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的合力,切实约束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言行。

猜你喜欢

群众监督作用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完善群众监督的价值指向和思路
中央苏区群众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群众监督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