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生文化课轻视心理相关成因及教育对策探析

2017-08-01汪嫔嫔

青年时代 2017年19期
关键词:艺术生文化课教育

汪嫔嫔

摘 要:高校艺术生在文化课学习中存在学习兴趣不高、轻视文化课的心理,导致了发展“畸形”。深入进行分析,高校艺术生轻视文化课的心理成因具有多样性。文章主要分析了高校艺术生轻视文化课的心理成因,阐述了高校在对艺术生进行文化课教育时需要遵守的原则,重点提出了高校艺术生文化课教育的相关对策,希望能够为高校艺术生文化课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促进高校艺术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艺术生;文化课;轻视心理;教育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样就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是艺术生在学习过程中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轻视文化课的心理。究其根源,造成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高校艺术生的自身因素、学校的因素,还包括社会因素。只有深入的分析和了解了高校艺术生轻视文化课的心理成因,才能在对高校艺术生进行文化课教育时更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才能保证高校文化课教学的顺利进行,提升高校艺术生的文化修养,促进高校艺术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高校艺术生轻视文化课心理成因

(一)文学素养低,缺乏对文化课的兴趣

造成高校艺术生轻视文化课的心理成因首先应为艺术生的自身因素。艺术生较其他专业学生来说,文学素养相对较低,普遍缺乏对文化课的兴趣。首先,高校艺术生在平时的文化课学习中进行知识积累的主观能动性较低,因此学习效率也比较低。加之高校艺术生平时在文化课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很多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高校艺术生对文化课学习的兴趣。其次,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文化课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在开展教学时主要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少,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艺术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会导致高校艺术生失去对文化课学习的兴趣,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文化课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部分文化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只是单纯的将归纳总结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比较空洞,并没有向学生进行知识点的阐述及延伸,导致文化课教学中教学气氛不够热烈,很多艺术生在教学中会出现开小差的行为。最后,高校在开展文化课时很多教师由于艺术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差从而对艺术生出现歧视心理,这样就会影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导致师生之间矛盾的出现,影响到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使艺术生失去对文化课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

其次,高校艺术生轻视文化课的心理成因还包括教师的因素。部分文化课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单纯只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少,课堂的学习气氛不热烈,无法为高校艺术生的文化课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另外,由于艺术生对于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其他专业学生有所不同,部分文化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却并没有结合艺术生的特点进行知识的讲解,这就直接导致了文化课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针对性不强问题的出现。

(三)教育体制不完善,忽视文化课教育

再次,造成高校艺术生轻视文化课的原因还包括现有的教育体制不完善的问题。高校在对艺术生进行录取时,过分重视和强调艺术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艺术生的文化考察标准。艺术生只要专业能力过硬,文化水平即使不高也依然可以通过高校的测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高校艺术生错误的认为文化课学习对于学业缺乏实质性的支持和帮助,从而轻视文化课。不仅如此,很多高校为了能够提升升学率,还缩短了艺术生文化课的学习时间,这也间接影响到了艺术生对于文化课的重视程度。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最后,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的冲击影响,也是导致高校艺术生轻视文化课的重要成因。比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所衍生出的“网红”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很多的网红并不具备高深的文化修养,却仅仅只是通过高颜值便获取了大量的粉丝,在经济上也同样收获颇丰。这就给很多艺术生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一个人有没有内涵,文化根基深不深根本就不重要,只要有颜值就能博得粉丝,得到别人的喜爱,而且还能名利双收。因此,很多的艺术生们也争相效仿。这样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氛围对艺术生的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终导致很多艺术生更加重视外在表面的东西而忽略了自身文化修养的提升。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学习无用论”的观念在社会中也日益盛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高校艺术生们认为文化课的学习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这也直接导致了艺术生轻视文化课现象的出现。

三、高校艺术生文化课教育对策

(一)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在对高校艺术生进行文化课教育时首先需要发挥艺术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高校艺术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在文化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布置课前作业。通过课前作业的布置,使艺术生可以在预习活动中更具有针对性,明确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在文化课学习中更具有侧重点,提升文化课的学习效率。其次,在文化课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活动,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开展成语接龙比赛。通过知识竞赛活动的举办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艺术生对文化课学习的兴趣。在竞赛结束后,还可以对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树立学习榜样,使更多的艺术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竞赛中来,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高校艺术生在思维方式以及理解能力方面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对艺术生的文化课教学中结合艺术生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高校在对艺术生进行文化课教育时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导入式教学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提升教学效率。文化课教学中,还可以开展合作學习,对艺术生进行小组划分。由于学生之间年龄差距较小,同样作为艺术生,又具有共同的话题和爱好,交流习惯和思维方式也更一致,因此通过分小组的方式,让艺术生在文化课学习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向小组内部人员请教、相互帮助,这样能更及时更有效地解决艺术生文化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沟通交流更加顺畅,同时还能增强高校艺术生对学习的自信心。

艺术生的文化学习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教师在文化课教学中不能存在歧视心理,应该积极的对艺术生进行鼓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艺术生更好的配合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效率。

(三)积极推行素质教育,重视文化课教育

高校应该积极的推行素质教育,在对文化生进行教育时不仅需要重视艺术生的专业课教育,还需要重视文化课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忽视了文化课教育,造成艺术生不能全面健康的发展。高校在教育时应重视文化课教育,促进艺术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增加文化课的教学时间,定期对艺术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检测,了解艺术生文化学习情况。这样可以扩大文化课在艺术生中的影响力。在录用艺术生时,需要增加文化课所占的比重,对于文化课成绩不达标者不予录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艺术生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

(四)建立良好的社会文化

在对高校艺术生进行文化课教育时还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文化,为高校艺术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在建立社会文化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艺术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需要积极的弘扬传统文化。但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很多传统文化具有时代局限性,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属于糟粕文化。因此,在弘扬传统文化时,需要进行筛选,保证传统文化的健康性。最后,建立良好的社会文化应当更多地利用媒体以及互联网平台进行优良文化的宣传和传播,传达正能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艺术生抵御“网红”等各类新兴文化产生的不良影响。

四、总结

造成高校艺术生轻视文化课的原因有很多:艺术生文学素养低,缺乏对文化课学习的兴趣;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针对性不强;教育体制不完善,忽視文化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等。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对高校艺术生的文化课学习进行教育引导。为了提升艺术生文化课教育的效果,在对艺术生进行文化课教育时需要遵守两个原则:整体性原则以及效果性原则。提升高校艺术生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以下策略:首先,培养艺术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再次,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最后,建立良好的社会文化。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的艺术生进行文化教育,能够提升高校艺术生的文化课学习动力,增强艺术生的文学修养,促进高校艺术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志荣.对高职艺术生在文化课教学中的管理策略探微[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12:72-74.

[2]袁文.艺术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J].华夏教师,2014,02:50.

[3]何香荷.谈高中艺术生文化课教学的“眼高手低”[J].学周刊,2014,16:92.

[4]王句婷子.艺术生文化素质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11:116-117.

[5]孙晓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惰学现象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J].群文天地,2012,19:260-263.

猜你喜欢

艺术生文化课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艺术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探索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语法翻译法对高考英语艺术生复习探究
激励理论在中职文化课学习中的应用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