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军报揭秘军委“一号台”女兵

2017-08-01

看天下 2017年20期
关键词:全军军委女兵

7月19日,《解放军报》发布文章,揭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军委“一号台”。

文章中称,军委“一号台”即是军委联合参谋部某通信团长话站一中队,成立于1960年,担负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全军实施战略指挥的电话接转任务。

几十年来,这个由清一色女兵组成的群体,日夜值守在军委“一号台”,处理话务数百万次无差错,并在1996年1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通信站”荣誉称号,还曾多次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巾帼建功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层团组织”,5次荣立集体二等功。

文章中透露,该中队位于京西的一个院落,中队女兵长期供职于此,准确、快速、热情、保密,8个大字悬挂在机房的墙壁上。“千万不能小觑一次简单的话务,其背后可能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央军委的一道战斗命令。”指导员庞学勤称,“这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绝对忠诚可靠。”

2015年1月,《人民日报》曾在其官方公众号刊发文章解密军委“一号台”背后的“红机”,文中称,它是最高级别的通讯电话,整个机身没有拨号盘,也没有加密按键——它既不需要拨号,所有通讯也都是加密的,在使用这台电话时,只要说出你要找的人,接线员就会帮你把电话转接到你需要的电话机那里。

而保障通讯顺畅的背后,是“一号台”女兵的严格训练。2011年3月,人民网旗下的《解放军生活》杂志曾披露女话务员的训练过程。

文章称,“脑、耳、手、口”是话务员的基本功。其中包括,把3000多个电话号码装在脑子里,个个都像自己家里的电话一样清楚;熟悉各地方言,甚至请首长秘书录下首长的讲话声音,一听到首长的声音就能知道是谁;關于“口功”,文中称,话务员的语音、语调、语速、用词等,必须符合军队工作和作战的需要,既要优美,又必须干脆利索、简练明了,不能“太嗲”;而至于“手功”,女兵会在手腕上绑着沙袋、挂着装满水的水壶,手腕离开键盘进行训练,盲打的速度为平均每分钟150多个汉字。

《解放军生活》的文章中还提到,“一号台”的女兵则要多练一项“功外功”——熟练掌握首长的手机号码、车载电话号码、首长秘书呼机号、总部与军区迂回话线路以及长途区号等,做到问不倒、难不住。

此次《解放军报》文章中还披露了“一号台”女兵的几件往事——

在汶川大地震时,“一号台”成为军委领导的“全时秘书”,话务量骤增十几倍,每天要参与上千次的拨打呼叫,女兵们手指僵了、嗓子哑了,也始终保证“指挥中枢”的畅通。

而在某次全军重大演习,该中队工程师毕永红带领两名话务员,携带设备远赴雪域高原,主动切断与亲戚朋友的一切联系,每天值守在野战机台前,为的是“圆满完成战略指挥通信保障任务”。

“一号台”女兵还曾破解过一个“全军性难题”,当时某新装备列装,断话故障概率将近万分之一。该中队抽出业务骨干,深入全军50多个单位采集数据,核实100余页数据记录,组织4000多次仿真验证、7000多项高强度测试,最终查出6类“病因”,解决问题。

新一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后,“一号台”的保障用户陡然增多。“一号台”女兵主动到新调整组建的军委机关对接需求,与新成立的各大单位业务部门建立联系,制订个性化保障档案;连续两个月守在机房,修改录入两万多条保障信息,确保“接哪哪通,叫谁谁到”。

军委、战区两级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常态运行,全军指挥关系重组,女兵第一时间了解掌握作战行动信息,研究制定电话接转细则、应急响应和信息共享机制,筹划展开设备换装和机房布局调整,加班加点完成637项新设备功能测试,保证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全军部队的高效指挥。

猜你喜欢

全军军委女兵
马首是瞻
习近平视察联合作战指挥中心
史上最牛军改
军改再亮剑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1次裁军
少年英雄岳云
H是一座城
诗情画意 浪漫色彩
法国女兵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