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探讨

2017-08-01李晓艳

花卉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设计园林景观

李晓艳

(吉安市建筑设计规划研究院)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探讨

李晓艳

(吉安市建筑设计规划研究院)

城市的发展让健康与生态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以通过在城市周围种植园林植被,优化城市的生态,建立植物生态链,净化城市空气,降低环境污染,让城市整体的建设更加美观。本文是以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为切入点,从不同方面展开论述。

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引言

城市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加快了生态的建设,让人们形成环保意识,重新认识生态环境。城市发展中会形成自己的生态圈,特别是大中型城市,需要把生态建设作为环境建设的一部分,即城市中园林景观的建设,会发挥植被具有的生态作用,净化空气,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1 生态园林

生态园林是,科学选择绿色植被并合理搭配,优化城市,有美化作用的设计,是一项生态系统工程。生态园林经过详细分析后,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①它可以美化城市的外部环境,在原有的环境的基础上再创造,营造出好的意境,有最佳的休闲场所。②生态园林是经过精心设计而成,把绿色植被放到城市中的不同区域,创建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环境。③因为植物的特殊性,它能够调节生态,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与细小尘埃的数量。

生态园林的作用是:美化环境,有观赏价值。园林设计是利用不同的设计思路,分配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让其具有艺术感,使人们在这个环境中放松心情,释放压力。调节生态环境,绿色植被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并且叶面会自然蒸腾,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促进生态平衡,让城市的综合测评符合生态标准提出的要求;优化原有的生活环境。城市中的园林设计,会在不同区域设置人工植物群即绿色植被,建立一个良性的发展系统,用植被的自我调节功能,达到人们生活所需的标准。

2 生态多样性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生态多样性共有四个层次,分别是遗传、物种、生态、景观,对园林设计来说,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物种与景观的多样性。

2.1 物种多样性

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需按照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丰富物种,是不同物种均匀分布,形成生态平衡(如表1所示)。每个生态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与整体的稳定性直接相关,让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表1 生态园林植被分类

2.2 景观多样性

景观有三个要素组成,分别是斑块、廊道与基质。其中,斑块的不同大小有它特定的意义,越大就表示其包含的物种较多,越小则物种很少,是一些物种的避难所,对此,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可以用大面积的斑块调节生态平衡,用小的斑块保护数量较少或即将消失的物种,因此,斑块的设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决定园林景观的整体建设,所以设计需根据城市的建设特点,在不同区域防止不同的斑块,并进行保护。以江西吉安市为例,其生态园林的设计就按照城市的建设情况,以及地域特色,选择不同的物种,保证景观的多样性。

景观的多样性是由物种的多样性决定,所以,要尽量避免或消除物种之间的冲突,即保证物种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明晰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稳定生态系统。

3 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原则

3.1 调和原则

整个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中,物种的选择要遵循调和原则进行,可以与人们生活的环境融为一体,与建筑、景观等相协调,互相映衬,使整体有美的感觉,供人们观赏,营造一个轻松的生活氛围。

3.2 统一原则

园林景观中,植物配置需遵循统一性原则,即植物整体的比例相统一,用不同的植物外形互相弥补,适当调和,让其有整体感。同时,植物颜色的选择也有同样的要求,整体排列错落有序,具有层次感,不会给人过于混乱的感觉。

3.3 均衡原则

均衡原则要求,设计人员选择植物配资的位置时,要考虑周围的环境,根据周围的环境制定设计方案,选择规则或不规则的设计方式,建设生态园林,让其与自然园林互相依托。如果周围的植物颜色较深,且枝繁叶茂,很容易使人们感到压抑,得不到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生态园林可选择颜色较淡的植被,有清新、淡雅感,与周围的环境迅速融合,体现出整体感,创建清新淡雅的生活、工作氛围。

3.4 韵律感与节奏感原则

韵律感与节奏感,是生态园林建设后,会让人产生视觉美感,不同物种的植物按照规律摆放,就像是宽阔的道路,多以物种相同的植被为主,或是以一段距离为间距,种植不同物种的植物。这种有规律的种植,可以让驾驶员放松自己的身心,缓解驾驶的疲劳感。

3.5 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是某种植物在整个生态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与其他植物关系、自身的作用。生态园林色设计,需充分考虑这一内容,选择可以互相影响、相互依托生长的植物,减少植物间的竞争,像是争夺水源、阳光等,使一部分植物生长受到影响,优化整体的结构与功能,保证功能的健全性。

3.6 因地制宜原则

植物可以体现历史的发展,其为了适应发展会不断进化,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所以,植物对生存环境有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无法改变。即设计人员选择植物进行植物配置时,需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与规律,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科学配置,以免出现植被不适应环境生长延缓甚至死亡的现象。

4 城市生态园林植物的配置

4.1 观花与观叶植物

观花与观叶植物的使用,要求设计人员种植一些颜色变化具有多样性的植物,这类植物同时可以让人们看到颜色鲜艳的花朵,也有淡雅绿色的叶片(如图1所示),两个物种结合,才会让整个园林景观变得舒服,给人舒适感。比如,可以在园林中种植颜色较深的植物,像是红叶李、红枫树等,其叶片颜色为紫红色,与其他植物的绿色叶片相辉映,或是根据不同颜色的变化,按照深浅程度逐一排列,划分出多个层次,比如某个景观以绿色为主,其颜色递进式淡绿的草坪、深绿的樟树、暗绿的油松,有鲜明的颜色比较,得到不同的观赏效果。

图1 观花与观叶植物

4.2 注重植物配置的层次

生态园林设计不免会使用花卉、树木等,这些如果胡乱搭配,整体会显得混乱,所以,要注重花卉、树木排列的层次,调节不同位置的色彩,特别是层次与颜色的设置达到最优时,整个景观就会是一个完整的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园林中叶色的分配,以及花色植物层次感的划分,会让人们由浅入深或由深入浅的欣赏景观。比如,某个生态园林设计中,分别有杨树、枫树与松树三个树种,高度从1m向3m递进,它会把树木景观明确的分成三层,有颜色上的递变化。

4.3 植物配置符合季节性

每个城市所在纬度决定了它的气候,有四季的变化,如果生态园林景观的设计从一而终,物种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即表示植物配置结果的失败,脱离了生态园林设计的本质。因此,生态园林中的植物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的植物,就像是春天选择大量开花的植物、夏天以有较大树冠的树木为主,使整个景观有不同的亮点,这类方式不会显得过于做作,也有自然变化的特点,使人们直观的感受到环境的变化。就像是江西吉安市的某个生态园林中,到了春季,会选择很早就会开花的迎春花,随后是桃花、杏花、玫瑰花,到了夏季,会把紫萝藤做为主要植被,秋季则以银杏、枫树为主,冬季会选择油松、梅花等,有较强的生命力。

5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求设计人员遵循的设计的原则,分析生物多样性对植物配置的影响,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设计,发挥植被的生态作用,使园林景观与生态建设相统一,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庄勇钢,毛桂英.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9:67~68.

[2]韩英超,张美祺.分析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绿色环保建材,2016,02:32+34.

[3]宋英杰,彭建龙.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分析[J].智能城市,2016,04:173.

TU986

A

1005-7897(2017)08-0084-02

2017-4-12

李晓艳(1981-),女,江西泰和人,初级,大学本科园林专业,研究方向为园林设计。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园林设计园林景观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微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略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浅议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