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

2017-08-01卢娟

花卉 2017年8期
关键词:园艺导向考核

卢娟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系 110122)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

卢娟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系 110122)

鉴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园艺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重新进行了设计,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课程结构。

1 改革背景

植物组织培养就是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生成完整的植株。这是一门新兴的植物繁育技术,其特点是成苗速度快、周期短、种苗规格一致、成本低、管理方便。近年来随着组培苗的产业化发展,企业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均迅速增长。鉴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园艺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重新进行了设计,构建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课程结构。

2 改革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从事组培岗位的各种工作,具体表现为:正确熟练的操作各种组培设备;能够按配方准确配制各种母液和固体培养基;能够合理选择外植体,并对其灭菌;能够独立从事无菌接种工作;能够识别与解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能够进行常见花卉的组织培养快繁;能够进行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工作。

3 课程教学架构改革

以培养高技能组培人才为目标,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参照,按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以实际工作任务构建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任务化,坚持“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强化对本专业就业岗位群所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在课程内容组织编排上,参照组培车间种苗生产流程:母液的配制、固体培养基配制、外植体选择与灭菌、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和驯化移栽。以植物组织培养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兼顾学校安排的教学时数,结合组培的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系统全面的安排课程内容。根据种苗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组培工作流程,构建了基于组培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构架,将课程构建为6大模块、10个项目、17项工作任务,具体教学构架见表1。

4 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考核是对教与学的成果的验收和评价,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考评体系的核心转变是由结果考核为主转变为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更为全面、准确、细致。参考植物组培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方法,针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的特点,对过程和结果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综合性考评体系。建立以工作能力为中心的、系统的、动态的考核体系,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行业通用能力训练、专业能力训练等多角度考核,使评价结果能更加全面、客观、公正,符合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

表1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内容

5 实践效果

近几年来,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植物组织培养课程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毕业生在顶岗实习和就业过程中都得到了组培企业的高度赞扬,学生到岗位就能上手操作,而且手法娴熟,操作规范,接种苗染菌率低,这不仅为企业降低了培训费用和材料成本,也为毕业生个人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张树宝,周鑫,万书成,等.组培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

[2]王会.植物组织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3]宋微.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4]石文山,陈献礼.高职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工学结合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8.

[5]刘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6]汪本勤,朱志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3.

[7]陈毛华.基于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课程体系构建[J].河南科技,2014.

S604+.4

A

1005-7897(2017)08-0144-01

2017-4-9

猜你喜欢

园艺导向考核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偏向”不是好导向
内部考核
园艺系
园艺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