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肾同补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2017-07-31冯燕燕全中文宋丽媛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医药

冯燕燕+全中文+宋丽媛

【摘要】目的:探讨脾肾同补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52例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十一酸睾酮40mg,每日3次,氨肽素0.8g,每日3次,利血生20mg,每日3次,环孢素100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脾肾同补汤中药,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水煎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脾肾同补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脾肾同补汤;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药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plastic anemia with the spleen and kidney decoction. Method :Methods 52 patients with aplastic anem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eleven acid testosterone 40mg,3 times a day,Amino peptide 0.8g,3 times a day,Li Sheng Li 20mg,3 times a day,Cyclosporin 100mg,2 times a day;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aily agent,Two times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Water decoction.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46% in the treatment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5.38%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Treatment of aplastic anemia with spleen and kidney decoction.

[Key words] Spleen and Kidney Decoction;Aplastic anemia;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圖分类号】R5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不同原因通过不同发病机制介导的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综合征。其特征为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以致红骨髓向心性萎缩被黄骨髓代替,但无恶性细胞及网状纤维增生,临床上呈全血细胞减少,常有严重贫血、感染和出血[1]。其中慢性再障起病较慢,病程较长,贫血常为突出及首发表现。临床上常表现为倦怠乏力,劳累后气短,心悸及头晕,纳差等。出血症状一般较轻,多为皮肤黏膜等体表出血,内脏出血较少。感染多为呼吸道感染。西医治疗多使用免疫抑制剂、骨髓移植、抗胸腺球蛋白、雄激素、造血刺激因子等,其中骨髓移植效果较好,但费用较高,且供体较少,大部分人无法承受,而免疫抑制剂及雄激素副作用较大,而中医中药治疗再障不仅疗效确切,且费用不高,毒副作用小,很多病人可以接受,并且现在有中药颗粒剂,使用方便。笔者在临床运用中自拟中药脾肾同补汤治疗慢性再障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2009年-2016年5月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经骨髓检查而确诊,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入选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6例,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7至65岁,平均41.21岁。治疗组26例,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5至68岁,平均39.5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以脾肾同补汤中药,药物组成:黄芪20g,党参15g,炒白术15g,地黄15g,当归10g,仙茅10g,菟丝子10g,补骨脂10g,骨碎补10g,虎杖15g,鸡血藤15g,黄芩6g,甘草6g。阳虚者加淫羊藿、鹿角胶;阴虚者加龟板胶、女贞子、桑葚;血瘀者加丹参、红花、川芎;出血者加三七、侧柏叶、血余炭;平素汗多易于感冒者,加防风、煅牡蛎、麻黄根;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者,加决明子、枸杞、白芍、制首乌、川芎,潮热、盗汗者,加鳖甲、地骨皮、秦艽;腰膝酸软,小便清而频数,或白带清稀者,加杜仲、续断、菟丝子;食少,胃脘不舒者,加陈皮、半夏、谷麦芽、山楂、神曲、鸡内金;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者,加远志、柏子仁、枸杞、五味子。用法:每日1剂,分次煎服。

对照组予以口服十一酸睾酮40mg,每日3次,氨肽素0.8g,每日3次,利血生20mg,每日3次,环孢素100mg,每日2次。

1.3 疗效标准 基本治愈: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男达120g/L、女达100g/L,白细胞达4×109/L,血小板达80×109/L,随访1年以上未复发。缓解:贫血和出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男达120g/L、女达100g/L,白细胞达3.5×109/L左右,血小板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或继续进步。明显进步:贫血和出血症状明显好转,不输血,血红蛋白较治疗前1个月内常见值增长30g/L以上,并能维持3个月。判定以上三项疗效标准者,均应3个月内不输血。无效:经充分治疗后,症状、血象未达明显进步[3]。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观察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基本治愈7例,缓解11例,明显进步5例,总有效率88.46%,对照组基本治愈3例,缓解6例,明显进步8例,总有效率65.3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中医虚劳、劳损、髓劳等范畴,临床以贫血为主要表现。过去中医治疗再障强调补肾温阳,同时兼补气血,以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但《济阴纲目》谓:“血生于脾,统于心,藏于肝,宣于肺,根于肾”。气血的生成及运行离不开五脏,其生成又以脾肾为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又主骨生髓,而精血同源,精能生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者是谓血”。血主要是由营气和津液合成,营气和津液都来源于人体所摄入的饮食经脾胃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可以看出,脾肾在血液的生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故治疗时立足于根本,重点调补脾肾,补先天,调后天,以使脾肾健旺,气血生化有源。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使用脾肾同补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方中黄芪、党参益气补中健脾,共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地黄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当归补血和血,共为臣药,配以仙茅温肾,菟丝子滋补肝肾,补骨脂补肾温阳,骨碎补补肾、活血止血,鸡血藤补血活血,佐以黄芩、虎杖清热、止血,以补中有泻,甘草即能补脾益气,又可调和诸药,共起补肾健脾,益气补血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黄芪多糖可全面持续升高全血细胞,可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值低下的大鼠恢复到正常水平,另外,黄芪多糖可以促进造血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激发造血系统的功能[4]。党参含有多种糖和构成营养物质的多种氨基酸及多种无机元素……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故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党参灌注小白鼠胃,能使红细胞增加,血红蛋白显著增加,皮下注射可使白细胞、网织细胞显著增加[5]。白术多糖能增加外周血白细胞的含量,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促进外周血、脾脏T/B淋巴细胞转外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6]。地黄苷D……明显提高血虚型小鼠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网织红细胞数和骨髓DNA含量及重量……地黄苷A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7]。地黄寡糖可通过多种途径激活机体组织,特别是造血微环境中的某些细胞,促进其分泌多种造血生长因子而增强造血祖细胞的增殖[8]。当归多糖能显著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当归对正常或辐射损伤的小鼠多能造血干细胞均有促进增殖分化作用,可显著促进骨髓和脾细胞造血功能的恢复。使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的数量有明显的恢复提高作用,并与黄芪有协同作用[9]。仙茅能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增加白细胞水平,从而激活体液中T细胞和B細胞的调节作用,以增强免疫功能[10]。菟丝子金丝桃苷能显著增强T、B淋巴细胞的增殖、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释放NO的能力和促进脾T淋巴细胞产生IL-2的能力,从而增强免疫功能[11]。补骨脂多糖能刺激淋巴细胞合成RNA,提高淋巴细胞的成活率,并能与植物凝集素(PHA)产生复合刺激效应,对机体特异性免疫有促进作用……补骨脂对多种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在加黑光和长波紫外线(320-380nm)照射下,可影响DNA、染色体,加强抗菌及抑酶效果,其抗菌谱更广[12]。骨碎补总黄酮具有抗炎作用,并能抑制毛细血管渗透性的增高[13]。虎杖成分大黄素、白藜芦醇苷对人疱疹病毒HSV21F株、HSV22333株、柯萨基病毒CVB3株具有明显的直接杀灭、增殖抑制及感染阻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虎杖水煎剂体外对临床分离的25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抑制情况尚好。对绿脓杆菌、复氏痢疾杆菌和雷极氏普罗维登氏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部分真菌及淋球菌有抑制作用[14]。鸡血藤煎剂可促进正常及贫血小鼠骨髓细胞增殖。促进造血的机理可能与直接或间接刺激造血微环境的基质细胞分泌较高活性的造血生长因子有关。鸡血藤对免疫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并有抗病毒作用[15]。黄芩具有广谱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体外实验对多种革兰染色阳性菌、阴性菌、螺旋菌、真菌、及病毒有抑制作用,黄酮类活性物质是其有效成分。并有免疫调节作用[16]。甘草中的甘草酸有抗病毒作用。并有抗炎作用,其抗炎机理与抑制前列腺素(PGs)等介质的影响有关系,甘草酸还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它能增强体内细胞免疫作用,还能选择性增强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17]。各药联用,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止血,具有刺激骨髓细胞增殖、促进造血、抗感染、止血、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极大地减轻了感染、贫血、出血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阮长耿,吴德沛,李建勇,等主编.现代血液病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7.156-163.

[2]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39.

[3]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39.

[4]仝欣.黄芪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 2011,22(5):1246-1249.

[5]焦红军.党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 2005,25(4):92-92.

[6]胡晓蕾,胡迎利,汪以真.白术及白术多糖对SD大鼠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兽药杂志 2006,40(1):2-6.

[7]刘朵,章丹丹,卞卡.地黄药理药化及配伍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12,23(3):748-750.

[8]刘福君,赵修南,汤建芳等.地黄寡糖对SAMP8小鼠造血祖细胞增殖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998,12(2):127-130.

[9]刘颖.浅谈当归的化学成分与临床药理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0,8(27):51-53.

[10]杨光义,叶方.仙茅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概况[J].中国药师 2011,14(7):1039-1041.

[11]夏卉芳.菟丝子的药理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 2012,28(3):402-403.

[12]曹金一,刘京晶,黄文华等.补骨脂药理作用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于临床 2008,24(6):89-92.

[13]陈顺,关延彬.骨碎补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 2006,25(7):685-687.

[14]胡远.虎杖品质及药理研究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8,30(1):22-224.

[15]李花.鸡血藤及其制剂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 2011,27(18):2805-2807.

[16]李敏,杨瑞芳.黄芩药理学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8(1):137-138.

[17]田武生.甘草的化学成分和临床研究概况[J].中国临床研究 2012,4(16):31-32.

猜你喜欢

中医药
中医药在社区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方法初探
传承创新书写宁波中医药发展新篇章
以《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为契机 推进云南中医药事业深入发展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出台
我们的中医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中医药国际化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