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与动势
——MAXXI内部空间设计

2017-07-31柳博李铭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4

重庆建筑 2017年7期
关键词:动势扎哈内部空间

柳博,李铭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4)

流动与动势
——MAXXI内部空间设计

柳博,李铭玥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4)

0 引言

已故建筑设计大师扎哈·哈迪德所设计的建筑有着曲线的形态和流体的特征,从而使得建筑内部的空间有着极大的流动性。不同于现代主义内部空间安静含蓄的流动感,这种流动性不再仅仅是由空间与空间之间相互连接渗透,而是由曲面墙体、动感线条等具有冲击力的建筑元素所形成的一种空间氛围,并且往往带有一种强烈的动势,这种动势会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张力。这种具有极强空间张力的动势是普通现代建筑流动空间所不能呈现的。因此,连接、流动与动势,空间完成了三次进阶,空间的表现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空间的感受也更加丰富。扎哈·哈迪德设计的MAXXI正是这样一个典例。

1 扎哈·哈迪德设计思想的转变

扎哈·哈迪德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英国AA学习,那时的AA还沉浸在建筑电讯派的思潮里。建筑电讯派用苏联的构成主义来进行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对,扎哈也深受这种注重形式操作流派的影响。将美术流派之一的构成主义应用到建筑设计时,二维向三维如何转化便成为了一个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年轻的哈迪德采用的是一种拼贴画式的解决方案。然而与画家不同,建筑师还要面临重力的挑战,这样的解决方案并不能很好地指导更多的实践设计,彼时的扎哈似乎更像是用方案在传递自己的思想[1]。

经过多次设计尝试的扎哈终于在维特拉消防站中第一次发展出了自己的成熟语言。刀片般的混凝土板直冲云霄,向上昂起的悬挑像船头一样充满气势。锐利的三角形楼板和倾斜的墙面沿着街面展开,形成独特的地标景观。屋顶边缘和覆层都被取消,只为了尽情地展示形体的锐利和冲击。这个时期的扎哈已经解决了二维向三维转化的难题,建筑不再是众多建筑元素的拼贴,而是有了更为整体的空间与形态[2]。但是构成主义的影响还是让她更多地用尖刺的直线来表达自己的建筑,同时期的建筑还有扎哈设计的卡迪夫海湾歌剧院。

在扎哈晚期的作品中,曲线代替了直线成为了她最常用的设计手法,她已经摆脱了构成主义的桎梏,形成了更加成熟的建筑语言。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无疑也激发了她在曲线设计方面的天赋。扎哈由此完成了从尖刺直线的构成主义向流线形式的转变。阿利耶夫中心应该是扎哈该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阿利耶夫中心整体外形呈现出流畅的流涕曲线外形,由地形自然延伸堆叠而出,并盘卷出各个独立功能区域。建筑内部流畅的曲面、层叠的坡道,营造出了一种梦幻岛的空间效果[3](如图1)。

图1 直线构成主义的维特拉消防站和流线形式的阿利耶夫中心

2009年竣工的MAXXI,也是扎哈晚期流线形式的代表作之一。

2 低调的城市关系

MAXXI,官方称为21世纪国家艺术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the XXICentury Arts),位于意大利罗马北部的郊区弗莱米诺区域,设有礼堂、图书馆、工作室、现场活动和商业活动空间等。坐落在罗马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和历史的对话成为了设计的重点,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以及体量造型,相较于扎哈以往的设计,也显得“低调”了许多。

MAXXI整体以“L”形的体量与场地附近的建筑组合在一起,条形体量形成街道界面的同时也以一种包裹的姿态与老建筑紧密地锚固在一起。场地西北方Foro Italico体育中心大尺度的景观轴线跨过台伯纳河,沿着Luigi Poletti路向场地内部延伸。博物馆根据轴线的方向,对体量做了一个干脆的切角,形成了一个面向城市道路、连通场地两侧的开放空间。至此,大尺度的景观轴线被消解并指向小尺度的宜人空间,斜交的城市肌理在此也被转接为正交的方格网肌理,城市关系就在这低调和无声之间被延续和转化(如图2)。

图2 MAXXI的城市关系其中1为MAXXI,2为Foro Italico体育中心

场地原来是一处军营,MAXXI根据之前军营结构和周边建筑的形态,利用众多尺度适宜的条状建筑形态演变出了新的水平向的体量组合关系,这些条状体量通过错叠、扭曲、出挑等变化进而形成最终建筑体量[4]。从总图关系上看,条状的体量与周边建筑形态相近、尺度相似,从而呈现一种融合的姿态,而在人视点上,横向舒展的体量组合和尺度适宜的开放空间则给人一种亲切舒适的感受,游走在格网城市肌理中的线条又强化了场地内部空间的流动感(如图3)。

图3 MAXXI的外观

正如光滑的混凝土弧形墙面和充满细节的古典主义立面所形成的某种默契,这种克制的城市关系和流动感反映出前卫现代的MAXXI的低调与和谐,也显示了扎哈·哈迪德谨慎的态度。

3 强势的内部空间

MAXXI外部的低调与克制,似乎加倍了扎哈在建筑内部空间的恣意发挥。建筑内部的中庭、走廊与天桥相互交错,外部的流动空间到了内部变得更加奔放和具有冲击力,具有着强烈的动势。

3.1 整体内部空间的连通和流动

在MAXXI的空间布局上,紧邻着主入口的是一个贯通三层的中庭,通过众多横贯中庭的楼梯和各层相连接,向中庭开放的各层空间呈现出一种极强的渗透性,从而使得整体空间有着良好的连通。除此以外,建筑内部还设置了3个条状小中庭,一方面在平面形式上加强了流动感,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些上下贯通空间的设计,加强建筑空间在垂直高度上的连通和渗透。

而在平面功能的具体划分上,除了功能性极强的小剧场和一些辅助空间,内部展览空间避免了大面积墙体所造成的的干扰和分割,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建筑内部空间的整体性。但是过于宽阔的空间场景和体验有的时候反而会削弱对空间关系的理解和体验,因此扎哈在二层平面中,顺着建筑整体的线性走势设置了几面片墙,对空间进行一定的界定而非围合。这些带有多处断点的片墙对过宽的展厅空间进行了分割,增加了建筑空间的线性感,从而在人视觉角度增加了室内空间的流动性和动感。

而建筑内部临时展厅的划分,也遵循了这个原则,通过一些特意设置的具有引导性和暗示性的弧墙,来强调空间的模糊性和流动性。建筑内部连接各楼层的楼梯,并没有像一般建筑那样以一个竖向筒体的形式存在,而是灵活的顺应内部空间的界限和形状,贯穿在中庭或者楼层之间,进一步强化了各个空间之间的连接与流动感(如图4)。

图4 MAXXI一、二层平面图

3.2 中庭空间的流动性强化

在MAXXI中,入口处的中庭是整个建筑中最精彩的空间,而扎哈在这里也运用了众多的手法和细节来进一步加强对流动性空间的强化。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通高三层的中庭,以及在中庭里面凌空架设的楼梯。楼梯在空中蜿蜒交错,恣意生长,给人以极强的视觉效果和冲击力,就像是一件正在展出的现代艺术品。这种交叠错动的楼梯处理手法,模糊了在现代建筑中楼梯所暗含的明确的楼层和标高含义,结合通高的中庭,像漩涡一样打破了建筑楼层划分原有的理性和平衡,使得中庭周边的各层空间都在这里交错、流动、融合(如图5)。夸张的楼梯造型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建筑外形折线倒圆角的母体形式,而红色棍状艺术装置则贯穿在交错楼梯的间隙之中,其或垂直或倾斜的线性走势与横向舒展分布的楼梯形成了一种对比,设计者似乎有意通过这种对比来暗示上下空间的通透性和连接性。楼梯和艺术品组合成为了整个空间的视线焦点,这种视线焦点的手法处理也在某种层面上是一种空间流动性的体现。

图5 MAXXI入口中庭照片

空间连接和流动了之后,扎哈又加了动势进去。中庭空间的平面形状由入口处向展厅内部逐渐变小,呈现为沙漏状,这样的空间变化为空间动势的塑造预埋了可能性。顺应中庭空间的变化,空中楼梯的设计也进行了分合、收缩,并继续向展厅内部延伸,然后和曲面墙体相遇,并顺应墙体伸向内部。在曲面墙体的空间格局下,充满雕塑感的、扭曲着前进的黑色楼梯和冷静理智的屋顶肋板线条,一起形成了强烈的空间动势感,巨大的空间张力像黑洞一样仿佛要将人吸引入其中(如图6)。

图6 中庭内部交错的天桥与楼梯

3.3 材质、灯光和细节

为了契合整个博物馆内部动感的先锋气质,扎哈在内部空间的材质、灯光的设计和细节的处理上均进行了细致的考虑。建筑内部的大部分墙面和外部一致,均为施工质量极高的清水混凝土,表面光滑近乎陶瓷。一体浇筑的墙体骨架作为博物馆内部空间氛围的背景。而在建筑内部的灯光设计上,扎哈也有意识地回应了流动和动势的特性。建筑内部的顶灯大部分采用线性的照明,并且灯管的走向和建筑内部空间流动的走势相一致,使人们潜意识里强化了对建筑内部空间流动的印象。

对于中庭的最引人注目的楼梯,扎哈并没有使用格构式的栏杆构件,而是全部采用黑色实体材料,使得楼梯具有充实的体量感。进而才能承担起其在空间塑造中的作用。中庭中楼梯的着重强调和表达,进而强调其所代表的空间交错、重叠和流动。而关于楼梯也有许多细节,例如扎哈将楼梯的扶手内凹隐藏在栏板里面,从而保证了楼梯体量外部视觉效果的简洁和整体,而内凹的楼梯扶手也增加了楼梯体量在人行走视角下的细节。楼梯扶手与墙面之间以及楼梯栏板的下部均设有线性灯带,通过漫射光勾勒出楼梯的轮廓和走势。

4 结语

MAXXI内部的空间划分、交错楼梯以及中庭的设计,创造出了一个具有生机的动态空间。这样一种具有连续动势的空间形态,可以看出早期扎哈动态建筑造型的延续与变化,内部空间丰富的动态元素也符合扎哈所说的“多视点和分散几何体的新型空间流动性”。这样一种流动空间的潜力在扎哈的设计中被充分挖掘和发扬光大,将其可能性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扎哈的去世却让这种迅猛的发展势头戛然而止,实在令人惋惜。

[1]杜倩.扎哈·哈迪德建筑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2]陈坚,魏春雨.浅析扎哈·哈迪德设计思想之衍变及形式语言之逻辑[J].华中建筑,2008,26(12):7-11.

[3]刘璟.动态形式背后的理性思维——浅析扎哈·哈迪德的非线性建筑语言及其内在的生成逻辑[J].建筑与文化,2016(1):133-135.

[4]彭文苑.意大利MAXXI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J].城市建筑,2010(6):59-63.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Mobility and Momentum——Interior Space Design ofMAXXIMuseum

当代建筑师中,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建筑内部空间具有较为明显的流动性。在MAXXI的内部空间中,扎哈·哈迪德在原型空间的设计上就通过墙体划分、中庭设置来确定空间的流动性基础。而在此基础上,她又通过对主要中庭空间以及楼梯等造型元素的进一步设计,强化流动空间的动势感,使得内部空间呈现出了流动和动势的特性。

扎哈·哈迪德;MAXXI;内部空间;流动;动势

Among themodern architects,Zaha Hadid designs the interior space of buildings to havemarkedlymobility.In the interior space of MAXXI Museum,Zaha Hadid ensured themobility basis throughwallpartition and atrium setting,and based on this,she strengthened themomentum of themobile space by further designing the atrium space,staircase and so,to make the interior space havemobility and momentum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Zaha Hadid;MAXXI;interior space;mobility;momentum

TU-024

A

1671-9107(2017)07-0017-03

10.3969/j.issn.1671-9107.2017.07.017

2017-05-17

柳博(1991-),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理论。

李铭玥(1992-),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与理论。

猜你喜欢

动势扎哈内部空间
BEEAH集团新总部
——扎哈事务所新作,可持续的漠中“沙丘”
新媒体文艺产业化的动势及其意义
公共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象探讨 以河南省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为例
RE/Form地毯系列:扎哈·哈迪德建筑的缩影
工笔人物画中的动势表现探究
浅谈书法中的“势”
结晶之美
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从“女魔头”进化成“神”
情感化设计在公共图书馆内部空间的应用
人体“动势”与动画角色造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