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中断事件干预对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2017-07-31陈小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4期
关键词:中断概率护理人员

陈小芳

护理中断事件干预对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陈小芳

目的 观察护理中断事件干预对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对外科系统中8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分析与研究,时间均在2015—2016年期间,给予所有临床护理人员开展护理中断事件干预,对干预前后护理中断事件与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中断事件发生例次与干预前比较明显较少,且干预后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亦明显低于干预前,经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中断事件干预可以明显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对中断事件的结局进一步优化,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及确保医疗安全。对提升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以及工作效率均具有积极意义。

护理风险事件;护理中断事件;干预

护理工作的难度与风险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提升逐渐提高,护理工作中断事件即为在指定时间与指定角色及环境当中,护理人员遵守规范操作的流程为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工作过程当中,突遇外来行为,打断其对当前工作的注意力[1]。护理中断事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极高的发生概率。护理人员的工作连续性因被打断,其护理流程中断,使得多数护理人员对前期正在进行或将要开展的护理操作遗忘,可出现同一项操作重复或遗漏某一重要护理操作的情况,进而可诱发错误用药、输液问题以及医嘱问题等护理风险事件[2]。本文主要探讨护理中断事件干预用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中的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护理提供参考,详细内容见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12月本院临床护理人员80名选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名,女性78名;平均年龄为(25.32±4.03)岁;平均护理年限为(8.75±3.13)年;根据职称可将其分为33例护士,占比为41.25%,30例护师,占比为37.50%,14例主管护师占比为17.50%,3例副主任护师,占比为3.75%;根据学历可分为19例中专学历,占比为23.75%,61例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为76.25%。2016年1月起对该80名临床护理人员实施中断事件干预。

1.2 方法

2015年1—12月干预前采用常规管理模式,2016年1月实施中断事件干预。具体如下:通过调查问卷对临床护理人员开展调查,由临床护理人员认真、如实地对调查前一天相关的护理情况进行填写。问卷主要由护理人员的资料、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次数、中断原因、中断事件、发生地点以及所诱发的风险事件等内容组成。结合回收的问卷对导致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其诱因将具体干预措施提出。经分析发现护理中断事件的重要原因包括患者较多或护理人员短缺、排班不合理、未清晰划分护理人员的职责等。结合诱发因素,在临床中开展对应措施,其具体内容见下:

(1)根据患者的来源以及疾病的类型,将具有标准化的警示实施于科室中,以红色警示牌表示护理人员在执行高风险操作,红色标签表示高危险药物,在护理人员实施高风险操作的过程中应当佩戴相应的警示牌,同时叮嘱同事、患者以及家属等避免干扰或中断该项操作。

(2)针对频繁发生护理中断事件的时间段开展干预措施,交接班时段为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主要时间段,在科室内利用标准化的沟通模式,对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给予保证;利用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审查表,对交接班的延续性以及连续性给予保证,细化责任,通过护理人员签名的方式将责任划分至个人,便于质控追踪,持续改进科室内的护理质量[3-4]。

(3)利用“317护”护士宣教助手,将传统的纸质和口述的宣教方式转变为在线文字、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多形式的护理宣教。患者入院后可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317护”后,主管护士则会通过“317护”的平台向住院患者推送与疾病相关的公共课程,同时对患者的疑问进行在线交流和沟通,让宣教服务实现同品质化,进而对患者形成闭环管理。将护士宣教的专业性提升,通过信息化宣教,为护士减轻负担[5-6],从而减少护理中断事件发生。

将情景模拟循环植入至质量管理工作中,对过程的质量及结局等进行控制,在改进干预以前,给予科室内相关护理人员开展培训,确保科室内的护理人员的认识与方法统一,在绩效管理中将干预执行的方案纳入,并且将其规划为督查的重点内容[7-8]。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护理风险事件主要包括输液问题、医嘱问题、辅助检查、标本采集、错误用药等,其发生概率即为以上各项事件发生概率的总和。

表1 实施干预前后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中断事件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n,%)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 19.0版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护理中断事件发生例次较少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亦低于干预前(χ2=4.33,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临床护理工作存在高风险性、复杂性以及灵活性等特征,某一个或多个的护理中断事件均可诱发护理风险[3]。临床相关调查表明[4],白天医院中发生护理中断事件的概率较夜间高,分析其原因发现可能同白天护理操作需要经过多人之手开展,且操作执行的流程当中极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关。为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对患者的治疗以及医患关系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本文特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护理中断事件干预,获得的效果较为理想。

在临床中实施护理中断事件干预之前,对诱发护理中断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其诱因开展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要求护理人员对医院的规章制度严格的遵守与执行,并实施奖惩制度,将护理人员工作的态度矫正,提升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及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在科室中摆放标准的警示牌,在发挥警示作用的同时,将护理被中断的概率降低。对交接班制度进行完善,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好的交接患者的具体情况,且可以将责任细化,对护理质量可持续性的改进[9-10]。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质量等在该项护理管理模式下提升,有利于将临床护理中断的事件以及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降低,提升护理的安全性,改善护患关系,对医院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亦有积极意义。

研究中,经护理中断事件干预后,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为20.00%,明显较干预前低(P<0.05)。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护理中断事件进行管理,将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概率降低,将事件间隔的时间缩短,对中断事件的结局进一步优化,可以对护理质量及护理结局进行改善。

总而言之,护理中断事件干预在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可观,可在今后临床中广泛应用。

[1] 翁秀华. 护理干预对降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8):111-112.

[2] 刘悦. 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3):78-79.

[3] 金丽君,林慧英,陈薇薇,等. 品管圈在降低护理操作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运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5):31-33,36.

[4] 张翠婕. 护理干预对减少妇产科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5):198-199.

[5] 唐翠秀,韦云猛. 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7):246-247.

[6] 尹芳. 风险管理培训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4):147-148.

[7] 严芳,王剑英,李栓荣. 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698-700.

[8] 彭惠,许义芳,袁娟娟,等.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6):183-184.

[9] 谢建飞,丁四清,曾赛男,等. 护理中断事件的概念分析和启示[J]. 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75-178.

[10] 谢建飞,刘佳,刘立芳,等. 护理中断事件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8):951-955.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ruption Event Intervention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

CHEN Xiaofa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ruption event intervention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Methods All the 80 clinical nurses in the surgical system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 All the clinical nurses were interview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15 to 2016 to intervene in the care and disruptive ev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care interrup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risk event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number of nursing interruption events of clinical nursing staff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after intervention was also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ruption event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re risk events, further improve the outcome of the interruption event,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ensure medical safety. To enhance the self-efficacy of nursing staff and work efficiency are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nursing risk events; care interruption events; intervention

R47

A

1674-9316(2017)14-0167-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4.094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福建 厦门361000

猜你喜欢

中断概率护理人员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第6讲 “统计与概率”复习精讲
概率与统计(一)
概率与统计(二)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单片机中断概述”微课教学设计
一种考虑GPS信号中断的导航滤波算法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Linux中断线程化分析及中断延时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