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嗜铬细胞瘤1例

2017-07-31范光明沈金丹张飘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7年7期
关键词:嗜铬细胞门静脉异位

周 楠,范光明,沈金丹,张飘尘,文 伟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贵州 贵阳 550004)

肝嗜铬细胞瘤1例

周 楠,范光明,沈金丹,张飘尘,文 伟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贵州 贵阳 550004)

嗜铬细胞瘤;肝;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图1 肝脏嗜铬细胞瘤 A.CT平扫示肝尾状叶团状混杂密度影,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 B.动脉期病灶实性部分轻度强化,囊变区未见强化; C.门静脉期病灶持续强化 图2 病理图 肿瘤细胞呈巢状及腺泡状排列,血窦丰富(HE,×200)

患者女,44岁,因“上腹胀痛1个月伴腹泻”就诊。入院查体:心率72次/分,血压130 mmHg/80 mmHg。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 15 μg/L。腹部CT:肝尾状叶见团状混杂密度影,平均CT值41 HU,大小约7.2 cm×8.4 cm×6.0 cm,边界尚清,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图1A)。增强后病灶见完整包膜,动脉期病灶实性部分轻度强化,平均CT值62 HU(图1B),门静脉期持续强化(图1C)。病灶与胰腺分界尚清,胰腺呈受压移位改变,胰管轻度扩张,CT诊断为肝脏囊腺瘤。遂行肝脏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肝尾状叶肿块直径约7.0 cm×8.0 cm,表面凹凸不平,质硬,灰褐色,下极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关系密切;肝十二指肠韧带被肿物推向右前方,未受浸润。术中分离肿物时,患者血压突然升至240 mmHg/120 mmHg,心率升至157次/分,并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考虑为异位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于肿块上极取部分组织送病理检查后停止手术。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巢状及腺泡状排列,血窦丰富(图2)。免疫组化:CgA(+),Syn(+),NSE(+),CK(-),EMA(-),Ki-67(1%+)。病理诊断为肝脏嗜铬细胞瘤。

讨论 70%~90%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髓质,位于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仅占10%。异位嗜铬细胞瘤最常见的部位是腹主动脉旁及肾门。该病以30~40岁常见,无性别差异。嗜铬细胞瘤可间断或持续释放儿茶酚胺,引起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少数嗜铬细胞瘤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在麻醉、检查或手术时,瘤体内贮存的儿茶酚胺突然大量释放可引起嗜铬细胞瘤危象,表现为心动过速、高血压、急性肺水肿甚至休克等,称为隐匿型嗜铬细胞瘤。隐匿型嗜铬细胞瘤患者在麻醉或手术时风险高,围术期死亡率也高,故一旦怀疑该病,应立即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CT是诊断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主要方法。异位嗜铬细胞瘤形态多较规则,境界清楚,内部多有坏死、出血、囊变等,因此平扫密度多不均匀。嗜铬细胞瘤增强扫描动脉期实质部分呈明显强化,部分肿块内见扩张的小血管,囊变区不强化,延迟扫描呈缓慢廓清。其病理基础为嗜铬细胞瘤内含丰富血窦,瘤细胞周围的基质有丰富的血管,使对比剂廓清延迟。肝嗜铬细胞瘤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肝内胆管细胞癌,可见肿块周围胆管明显扩张或肿块包埋胆管表现,附近肝叶萎缩,门静脉分支闭塞及肝包膜皱缩凹陷是其重要的间接征象;②肝内胆管囊腺瘤及胆管囊腺癌,囊性肿块内可见分隔和壁结节,囊壁或分隔可有钙化,囊内可有出血。

Hepatic pheochromocytoma: Case report

Pheochromocytoma; Liver;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周楠(1992—),女,贵州金沙人,在读硕士。

E-mail: 499352562@qq.com

2016-12-26

2017-01-14

10.13929/j.1003-3289.201612096

R735.7; R814.42

B

1003-3289(2017)07-1121-01

猜你喜欢

嗜铬细胞门静脉异位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肝外型门静脉血管瘤1例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肝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系统并发症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单、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临床特点分析*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上腺意外瘤:乏脂性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