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小“评价”,让教室的花朵遍地开

2017-07-29孙霞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评价

孙霞

摘 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评价性语言的使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旨在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可持续性评价。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进而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更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评价性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5-00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5.012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在《教师应先学会评价再学习上课》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课堂层面的内部评价实际上一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课堂层面的内部评价关键是教师的评价素养,我们承认教师学会“如何学会上课”是天经地义的,但也需要认同“学会如何评价”也是教师分内事,这两者应该是同样重要的。教师过多关注“学会如何上课”,而忽视了“学会如何评价”,以及如何将“备课”“上课”“评价”建立内在的必要联系。教师在“学习如何上课”方面所学的内容、所花的时间、所得到的资源远远多于“学习如何评价”,这种“重上课轻评价”的强烈反差促使我们再次呼吁:教师应像关注上课一样关注评价,应先学会评价再学习上课,让评价引领自己的教学。

课程标准提倡运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和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为了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有效地运用多种评价形式和工具,现就最常用的一种形成性评价方式——课堂即时语言评价在此与各位教师交流。

语言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即时评价形式,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其作用在于能在第一时间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结果等方面的学习表现情况,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后继学习行为,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课堂即使语言评价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因此,它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评价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认真倾听,快速反应,准确定位,真实评价,及时反馈,说到此,想起我读过的一篇文章中对语言评价有过这样的比喻:语言评价就像一只“蝴蝶”,虽然微小,却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地影响着整个英语教学,在英语课程改革中起着“龙卷风”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蝴蝶效应”。可能此比喻有点夸张,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评价在英语课改中所起的作用。

在课堂语言评价中,许多教师特别注重激励性评价语的运用。我们知道,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参与热情。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学生也不例外,但需要我们思考的是:是不是激励性评价语言运用得愈多愈好?我们在运用言语评价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普遍性的问题?

误区一:语言贫乏,听之无味。

学生说:“让我们提不起精神。”

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反复使用的评价语就是“Good!”“Very good!”等几句。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单一、老套,使学生感到厌倦。

建议: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尽量运用较为丰富的评价语言,使学生久听不厌。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如通过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安抚的动作来传达对学生的赞赏和认可,给他们鼓励和自信。

误区二:一味鼓励,不加辨析。

学生说:“让我们感觉不真实”“表扬让我不舒服”。

课堂教学中,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评价时一味鼓励。即使学生的反馈有问题,教师也总是不加辨析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过夸),其结果是出现大量廉价的表扬,使评价失去真实性。

建议:对学生的表扬、鼓励一定要注意适时适度,不可滥用,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多种评价语言(充分肯定、部分肯定、委婉否定、鼓励进步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增强评价的真实性。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言语评价,或表扬或批评,都应具有激励作用。当学生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甚至高度赞扬。而对学生不全面甚至错误的理解和认识,教师一定要客观指出,并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如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不正确时。教师可通过“Are you sure?”之类的问题引发该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还可以运用“What about your opinion? What do you think of his/her answer?”等问题转问其他同学,激发所有学生积极思考。只要教师不带有主观责备的口气,是不会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这样做,学生不但可以纠正学习中错误,避免了尴尬,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同时,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

误区三:一视同仁,缺乏层次。

学生说:“这是教师的口头禅。”

不考虑学生完成任务的难以度及思维的含量,哪怕只是完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任务,教师也会毫不吝啬地使用“Youre so clever”等。但如果是一个学困生,那就另当别论了。

建议: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赞美一定要真诚而亲切,针对不同层次的问题或任务,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恰当运用不同层次的评价语言,体现评价的准确性。

误区四:语言泛华,缺乏实效。

学生说:“我不知道究竟自己好在哪方面?”

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会用哪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泛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结果性评价语言的使用过多,如“Good”缺少明确具体的描述性评价语。空洞而缺乏针对性的评价是苍白的。如果评价的内容不够明确,在评价上就会表现为带有很强随意性或模糊性,从而造成评价失当。这种评价对学生来说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建议: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更多地向内容方面去启发,“棒在何处,不好又在哪里”。评价语言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觀、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语言要简洁明了,对于着意要强调的某个方面,更要讲得清清楚楚。应尽量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描述性评价语,如“Ok, good pronunciation!”“What a good listener”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有更加具体的了解,才能真正扬长避短,有所进步,实现评价的改进功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及建议,我们不难看出: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言应具有激励性、丰富性、真实性、层次性、针对性的特点。只有这样,言语评价才会起到应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邢界霞. 激励性评价对初中生英语课堂话语输出的影响[D]. 曲阜师范大学,2015.

[2] 赵晖. 谈英语课堂激励性评价语言的运用[J]. 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1(14):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评价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