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网络的动画设计课程移动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2017-07-29田维张英香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12期
关键词:移动网络学习资源微课设计

田维 张英香

摘要:随着移动网络的飞速发展、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本研究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动画设计课程,以“游戏化”的设计理念引入微课设计与开发中,阐述了以学治学的设计原则,并且系列微课做到微课时间“简”与内容“精”。做到内容要“新”、方式要“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实用性”。

关键词:微课设计;动画课程;学习资源;移动网络

1基于移动网络终端的微课

在芬兰,由Eiresson等发起的“eTlenorWAP移动学习”研究项目的报告中给出的移动学习定义:由于人们地理空间流动性和弹性学习需求的增加而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的

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作为移动终端普及率最高的手机,它成为学生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借助移动网络实现了随时、随地的学习。在手机上可以随时观看微课,问题讨论、作业与考试等。如何能够让学习者利用课余时间自主的学习微课这将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学生通过手机可以搜索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这对于有效的自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移动学习的优势在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选取感兴趣的学习知识,这就使获取知识变得简单、灵活且多样。但移动学习具有不稳定性,这就要求在设计微课资源的时候要如手机游戏一样让玩家爱不释手,做到这点才使移动微课得到推广和发展。

2微课模型的设计

《动画设计》是动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理论上采用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提出的“主导一主体”教学设计模式,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灵活选择“发现式”或“传递一接受”教学分支,强调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笔者为动画专业的学习者开发一套系列微课教学资源。这些微课遵循如下基本要求:通过该理论把微课模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分析阶段:首先对学习需要进行分析,必须解决学生“为何学”,教师“为何教”的问题,对已经学习该课程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等调研分析,统计教学过程中有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其次教师从学习内容分析,解决教师“教什么”学习者“学什么”,最后是学习者分析,以学习者为中心,时刻考虑“谁”学的问题。二是设计阶段:首先指定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术,然后根据目标设计教学策略、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最后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三是评价阶段:学习者对课程使用后所做出的评价与意见进行微课的修改和补充。

3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在微课资源设计秉承以学治学的理念,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让学生加入到微课设计,以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听取学生的意见,真正达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二是把微课的制作技术引入到动画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微課制作与动画课程在技术原理上有相同之处,通过动画技术培训可以提高微课制作的技术水平。通过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达到教与学的相互融合。

3.1微课教学主题的选择和确定

动画系列微课的选题,对动画课程中有研究价值的知识点或专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选择。根据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把开设有动画设计的课程的相关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找出知识的难点,如核心概念、单个知识点、某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等,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在短时间内把知识点讲解清楚,而且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应感到轻松,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微课知识。因此,系列微课的选题,要在众多的知识点或提炼出的重点、难点进行有策略的解答。

3.2前端分析

用认知负荷理论来分析移动网络下的微课学习,如果周围环境嘈杂移动学习的认知负荷则比较高,使得学习受阻。因此微课时间的把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之一。在移动网络时代微课设计要做到内容要“新”、方式要“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有“实用性”,动画设计课程知识点通过以学治学的方法,学生参与微课设计的过程中,系列微课以游戏闯关的形式建立框架,根据不同的讲解建构多个关卡,通过关卡能够获得该课程的分数,通过闯关的形式必须要学习者完全掌握知识,正确完成课程作业后才能够学习下一个章节,并可以对微课进行评价。

3.3系列微课知识点的细化与拆分

结合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该课程间的知识点逻辑关系类型,依此来构建系列动画微课的知识体系,对从整体上对知识点进行拆分,把知识点进行分组、分块、分群,建立知识点间的关系网络。确保能独立且便于学习。如下表:系列微课拆分表。

3.4微课资源要素设计

在移动学习下,怎样的微课设计吸引让学习者来进行移动的学习?国外宾州州立大学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中提到教育游戏共享空间,通过为师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使用媒体技术和课堂训练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教学体验。国内王大平教授指出,游戏化学习就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培养目标与发展、评价手段方面,就学习者心理特征与教学策略等方面借鉴游戏,设计、选择适当的发展工具、评价方法、教学策略。系列微课设计引用游戏化教学是可以借鉴游戏的挑战、受阻、自主学习、奖励等理念,把教学知识转化到游戏过程中,根据移动学习者的个性以及知识点的内容,构建适当的游戏化教学策略,进而让移动学习者在轻松的环境下,从游戏的乐趣中收获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陶冶艺术情操。

动画设计课程中学生反馈的知识点分为两类、概念原理类知识、与实操类知识,概念类使用游戏探究教学策略、实操类使用探究或者抛锚混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策略。

通过让学生观看不同时长的微课,选择最佳的学习时长的微课,通过反馈微课时间最好在3-5分钟之间最佳。系列微课资源构建在游戏中,再配上相关的资料,把碎片式的微课以一种游戏闯关的方式集成,让学生在有游戏闯关中学习微课知识。每通过一关可以转发与分享,微信公众号可以获得相应资源与评价。受移动终端画面大小的限制,手机屏幕尺寸在5-7寸之间,要在手机上学习微课,注重画面布局,字体醒目。字幕显示少而精,主要描述关键的标题、说明、概念等。适当使用字体、大小、色彩搭配适当。画面中的提示标识、关键步骤放大演示,避免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那么,微课画面色彩淡雅、柔和,画面与声音同步,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学习,学习者边玩边学边做,营造轻松的视觉环境。笔者在《色彩三原色》的微课中运用了色彩原理的游戏作为教学策略,让学生课前体验三原色的游戏,让学生去闯关。多数学生只能通过1-2关,在游戏中学生受到挫败,产生一种挑战的欲望,想迫切的通过关卡。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兴趣用来解决游戏里的原理去闯关。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上首先从牛顿发现的光的散射,进行原理解析、延伸到色光三原色以及三原色的补色。然后让学生根据掌握的原理知识再去玩游戏,经过反复的尝试,学生最终通过了所有光卡,最后把知识原理和Photoshop调色原理进行讲解,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原理。概念原理类微课做到知识拓展性好关联性强。

在游戏化的微课设计中,把动画课程知识转化为与之相匹配的游戏,让学生体验游戏的,把课程知识以游戏化方式进行知识传授与接收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将学习内容与游戏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确定目标,通过反思、操作、理解的循环过程,最终实现目标。

3.5微课视频制作

在微课视频录制前做好准备工作,让学生参与制作微课,可以把平时教授的专业课程知识应用于微课的制作。首先依照微课的教学设计,制作出思维导图明确微课大纲,根据大纲添加教学内容的解说词,保证用词做到的科学性,注重通俗性、生活化。微課稿本定稿后请普通话标准的学生和教师进行朗读录音,在录音时,注意环境要保持安静,对朗读者要求吐字清楚,语言生动富有亲和力。朗读的语速保持在每分钟200字左右。其次需要实拍的微课,在制作前为学生讲解影视技巧如:景别、机位、视听语言、拍摄技巧等,利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进行微课的拍摄,学生再拍摄过程中出现构图不当、景别无切换、手持摄像机运动量过大,画面抖动等问题,学生在动手实践后发现问题,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及时的修改,让学生积累了拍摄经验,随着系列微课的制作,学生在制作中不断犯错、修正,在加深专业知识技术的同时积累到丰富的实战经验,从而起到以学治学的真正目的。在某些概念性知识无法用实拍进行解析,就需要使用二维或者三维动画进行演示,这就回到了本专业上的制作技术了。使用三维建模技术解析制作工艺,比使用文字解释显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佳,通过微课制作中三维模型动画制作,可以让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制作。对于制作者可以积累经验,最后制作出的微课,可以应用于相关专业的教学活动,使得微课真正具有实用性。

3.6微课的后期编辑与输出

微课视频制作完成之后,教授学生整合视频的时候注意画面尺寸、帧速率要保持一致,对于抠像的视频需要使用AffterEffect进行处理。对于使用多机位拍摄的镜头需要进行剪辑完成故事的讲解等。在微课视频经过编辑处理完善之后,使用Affter Effect进行输出,输出为编码为H.264、码率在1000kpbs左右的MP4文件,此设置的视频在保持画面高清的情况下文件体积较小,使得在移动网络下观看不占用太多流量。

3.7微课程实施与效果分析

在学习完微课后、微课配套的辅助学习材料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包括:课程的思维导图、小结知识点简介、学习指导、学习后的测试题或思考题、知识点的相关资源链接等。学习后的测试题和思考题尽可能有趣、开放,吸引学习者主动思考。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对游戏这一策略也深受喜欢。笔者在微课中使用游戏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湖南省首届微课设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在2016年湖南省信息化教学课堂比赛中使用游戏化教学获得中职组一等奖。

猜你喜欢

移动网络学习资源微课设计
基于新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论中学生沉迷手机的原因与危害及应对措施
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浅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大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