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拿起解决问题的“手术刀”

2017-07-29何兰田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年7期
关键词:手术刀学校过程

何兰田

这里是激荡教育思想的大擂台,也是呈现教育人生的小舞台;这里是孵化卓越校长的练兵场,也是锤炼未来教育家的炼钢炉。我们是湖北教育人,我们致力于传播荆楚教育好声音。

问题就是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也是推动发展的过程。

如何解决问题,许多人可能认为在于苦思冥想;如何推动工作,有的人认为要策划推动。

实际上,每个单位、每个岗位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要想解决问题,推动发展,首先是要发现问题。问题在哪里,问题是什么?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能力素质跟不上,便发现不了问题。如何发现问题?要清楚问题来自于现实与目标的差距。因此,要从工作目标或结果倒逼出问题是什么,通过分析数据,找到有效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找到问题。问题发现了,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它体现了你的判断力。这个问题是真问题吗?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的计划或方法能达到目的吗?找到了问题在哪里,问题是什么之后,再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

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欧洲统帅艾森豪威尔统领着数百万大军,关系到世界的安定,有人问其忙得过来否?他说:“我不忙,我只是领导海陆空三个总司令而已。”艾森豪威尔讲的是举重若轻。能够分层负责,所以举重若轻。举轻若重是一种管理艺术。

什么是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举重若轻就是在战略上渺视敌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工作起来畏手畏脚。这既是责任担当问题,也是能力水平问题,还是工作方法问题,是不善于举重若轻的表现。举轻若重就是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哪怕是一件小事,也要高度重视,做好方案,重视细节。现实工作中,有的人总是把并不难办的事情搞砸,就是因为好高骛远、轻视敌人、准备不足。

2014年黄冈市教育局组织部分学校向北京十一学校学习,不少人认为,十一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确实很好,但我们的条件差,推动起来困难重重。我们认为十一学校的选课走班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于是我们毅然地决定实施选课走班。如今这项改革开展得风生水起。这就是举重若轻,战略上渺视困难的体现。

与举重若轻不同,举轻若重要求我们重视小事,把小事当大事做好。推进学校改革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譬如体制机制创新、教职工思想的凝聚、学生内动力的激发、教育教学改革等。每一件事,我们都反复掂量,为什么要做,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做能达到预期效果吗?想清楚之后,再精心制定方案,落实到具体人,重视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因为任何大事都是由若干小事构成的,一件件小事做好了,大事也就成功了。

学会了举重若轻,就会觉得大事不大,变压力为动力,以良好的心态做好大事;学会了举轻若重,就会感到小事不小,老老实实做好小事就会成事。大事小事都能做好,还有什么做不到呢?

布置工作要“零售”,不要“批发”

领导干部干工作,如果没有战略,没有规划,干工作就没有章法,就会想到什么做什么,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甚至头脑发热做无效的工作。因为没有战略和规划,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很长时间无事做,要么一个时期要做大量工作。这种状况让教师很焦虑,结果一事无成。

学校工作的中心永远是教育教学。教师每天都有一个不变的任务,那就是备教批辅改和学生的吃喝拉撒睡。但是一个进取的学校,还有许多改革的任务要做,还有上级布置的任务要做,还有一些突发性和突击性的工作要处理。如果学校发展愿景不明朗,校长做工作心中没数,工作就会急一阵、缓一阵。

如何做到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呢?笔者认为布置工作要“零售”,不要“批发”。所谓批发,就是一次性大量出货,而一件一件卖出去就是零售。校长在同一时间(时段)同时布置好几件工作就像批发,教师就会很焦虑、很烦心,也就不可能做好,甚至本末倒置,冲击常规教学工作。但是如果一件事完成了,接着再安排部署下一件就像零售,萝卜一口一口地吃,老师们心情就舒坦,工作效率就高。

要做到这点,就要谋划、策划与行动梯次推进。经常谋划中长期工作,以成熟的思路进入策划状态,策划好了就择机进入行动状态。谋划重全局和系统化;策划重在具体,同一时间段可同时策划几项工作;但是在同一时间段只能推出一个工作举措(行动),等这项工作举措落地之后,再推出下一个工作,从而使正面战场上总是只有一个敌人,让老师们从容应对。

2014年12月,我调到黄冈中学工作,进入一个新单位,有大量工作要做。教師工作作风问题、思想境界问题、体制机制问题、教学改革问题、纪律秩序问题、学风和内动力问题,还有大量事务性工作要完成。要做的事情很多。怎么办?如果全面开花,可能场面很壮观,但实际上不可能落实,其结果要么是不了了之,要么是将学校秩序变得更差。于是,我选择了系统规划、分别策划、择机(时)行动,任何时候只推出一项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学校各个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改革推进很快,但老师们并没有感到焦虑,而是感到非常充实,很有成就感。

过程围绕结果转

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可是有很多人没成功,问题可能出现在你没有找到恰当的路径。

正确的过程才能产生正确的结果。实现不了结果的过程是无效的过程。很多人说“我努力了,就是没有办好事情”。殊不知,结果不理想,大多是过程有问题。过程是错误的,结果怎么会好?方向错了,努力越大,错误越远;方法错了,善良的愿望总是出现相反的结果。因此,干工作既要找准方向,又要有科学的方法。比如,我们在家庭中教育自己孩子时常犯这样的错误:当他表现不好时,家长看见了就埋怨、批评。实际上,我们批评孩子是为了达到促其改变的目的,但是我们很少想过,孩子愿听吗?孩子听进去了吗?能达到预期吗?我们已实施了教育的过程,但是没有达到教育的结果。原因就是方法错了。我们其实只是发泄了对子女的不满。正确的方法是,看到孩子犯错或表现不好,家长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有那么一个时机,亲子关系愉悦,若在此时巧妙地将孩子的问题提出来,在他愿意接受、听得进父母的意见时实施适可而止的教育,也许能达到预期,甚至是超预期的结果。

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做任何事情,我们一般都注重结果。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原因就是:不重视过程!没有一个好的过程就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我们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要注重平时的努力。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最后是得豆还是得瓜,其实在“种豆”和“种瓜”这个过程中就决定了。我们强调过程就是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没有十年功,哪来铁杵成针呢?重视过程我们就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重视过程我们就会认认真真、一丝不苟,重视过程我们就会以学校长远利益为本、远离短视和浮躁。

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他用弹钢琴比喻处理好全面工作与重点工作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既不能顾此失彼,学会全面地推动工作,同时又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迷失了工作重点。这种工作方法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弹钢琴”。

学会“弹钢琴”,关键是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重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事物或者某一矛盾时,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重点。所谓重点,就是诸多矛盾中起着领导和决定的作用,规定和影响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主要矛盾。在具体工作中,其表现往往是举足轻重,影响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制高点;或是潜力巨大、成长性好,需要投注心血精心培育的爆发点;也可能是沉积多年,各种矛盾缠绕,一旦突破便血脉畅通的痂结点。工作中抓住了重点,就能举重若轻,带动全局,事半功倍。两点论是指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通盘考虑,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弹好钢琴”。

作为管理者,要善于集中时间和精力,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找准突破口,牵住“牛鼻子”。需要注意的是,抓重点并不是只抓一点,不及其余。抓住了重点,还要能驾驭全局,兼顾全面。要做“弹钢琴”的高手,既能高奏主旋律,又能弹好协奏曲,唱准和谐音。其他方面工作做好了,主旋律才能更加丰满充实。

譬如,在学校工作中,主要有三项工作任务:一是教育教学,二是后勤服务,三是行政管理。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紧紧抓住教育教学,我们就牵住了“牛鼻子”,抓住了主要矛盾。但是,上级部门和有关单位也经常布置各种工作,而且有的时间仓促,有些校长工作目标不明确,定力也不够,上级布置什么就干什么,上级不布置就无所事事。久而久之,教育教学这个中心都丢了,这就是本末倒置。同时也要注意,学校工作如果只抓教育教学,忽视后勤服务、安全保卫、行政管理,导致的结果是管理混乱,教师们生活质量差,安全形势不佳,这样会让原本属于次要矛盾的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进而冲击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在学校管理中,既要紧紧抓住教育教学这个重点,又要对其他工作“弹好钢琴”,做到统筹兼顾。唯有如此,才能既抓好全面,又突出重点。

唯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结果

在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我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伟大的愿望,想改变世界;但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不能,所以我想改变整个国家;但是等到我年龄再大的时候,我发现我没有这个能力改变国家,那我就想我的愿望就是改变我的家庭;等到我年老的时候,我发现我没有能力改变我的家庭,我就想我要改变我自己;等到我行将入土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依然没有改变我自己。这时候我就想,如果我一开始的愿望就是改变自己,那么我就有可能会改变我的家庭,进而有可能改变我的国家,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

我们干工作,尤其是创新工作,条件总是不那么完备,又或是困难比较多。有的人看到困难就止步,有的人迎难而上。外因差不多,但内因不一样,结果相差甚远,这就是学校与学校之间有差距的主要原因。

干工作时,我们总希望有一个好的客观条件。有的人工作没有干好,总是认为外部环境不如人,别人干得好,都是客观条件好。其实,我们所处的环境大体差不多,如果过于强调客观,就什么都干不成。内因决定外因,唯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结果。

有人认为,只要高考制度没改变,我们就无法作为;只有社会改变,教育才能改变。把推进学校转型的阻碍推向升学考试、推向社会,是办学思想出现偏差的表现,是推卸责任的托辞。因为,只要中国的高等教育还没有达到让每个高中毕业生自由择校的发达程度,只要教育的选拔功能仍然存在,我们的教师、学生就永远要面对升学考试。升学考试与学生的素质真的就是绝对对立的吗?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只要是重要学科大家又不重视,就用考试来引导,比如体育中考。其实,真正的教育变革,都是基于一种理想、一种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才是推进校长实现教育理想的不竭动力。

黄冈中学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压力而拒绝变革。我们通过改变自己进而改革学校的课程生态,推出语文、艺术、技术、体育等四大类41门选修课来发展和发现学生的兴趣。在音乐类课程中,学生可以选择管弦乐、铜管乐、民乐和合唱,展示艺术才华;可以选择话剧、黄梅戏、舞蹈来锻炼沟通、合作、表达和表演能力,提升情商;在美术类课程中,学生能选择书法、动漫、陶艺或国画来陶冶情操,发展个人的特长;在技术类课程中,可以选择汽车、烹饪、微电影、通讯、3D打印和机器人等,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在体育类课程中,学生可以选择各种球类、田径和健美操来强身健体,选择终身爱好的体育运动。这些课程改革发展了学生的兴趣,发现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喜欢学校,学生因为喜欢学校而更喜欢学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成绩,两者并不矛盾。

教育固然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来保障发展,但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来驱动发展。对于有志于办好教育的人来说,从来不会把问题归咎于外部环境,而总将思考的焦点指向自身的精神构成。

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结果。

(作者系黄冈中学校长)

(责任编辑 鄢志勇)

猜你喜欢

手术刀学校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探析一次性等离子手术刀控制系统的实现
学校推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介绍一种具有保护滑套的伸缩式手术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未必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