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与生活

2017-07-25平利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外延生命课文

平利敏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三门峡市卫生学校>,河南三门峡,472143)

摘 要:语文就是生活。现代汉语词典这样定义语文的:语文即语言文学的简称。语言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产生并发展;文学是对生活的集中反映,虽高于生活却源于生活。

关键词:语文 生活

语文就是生活。现代汉语词典这样定义语文的:语文即语言文学的简称。语言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产生并发展;文学是对生活的集中反映,虽高于生活却源于生活。生活,从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学习和应用语文的过程,也是一个生活和实践的过程,语文本身以及我们的语文教学都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生活才是学习语文的好老师。

一、语文处处显生活

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最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学科。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妨尝试“语文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语文化”相结合,不仅能使枯燥的语文通俗化,还能大大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贴近现实。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贴近生活,要理解读懂它们并不难,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现在的学生对所谓的影星都有一种莫名的崇拜,让他们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的思想内涵,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如在学习曹禺先生的《雷雨》之前,我把同学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能够表达出情感的角色进行一次课堂情景剧展演比赛(每组可选择最感兴趣、理解最深刻的一段对话)。任务一下达,同学们热情高涨、认真投入,如何改编?谁适合演什么角色?能不能演好?每句每段的台词都认真商讨,语调、语速,甚至一个语气词的情感都悉心揣度,多次修改;从一个进门的动作到一个关门的姿势,甚至有同学还准备了一张老照片和长衫……。表演时,“演员”们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剧情中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把他们对剧本的理解和人生感悟全部表现出来。这样,他们既主动的学习了课内要求的剧本知识,又在“演员”表演和“观众”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人文修養,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生活处处是语文

课堂之外的语文天地更为广阔:马路边的广告牌、电视上的广告语、东西附带的说明书、营业员得体的话语……,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必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必须把课堂引向生活,引入生活的活水。

描绘众生。曾记得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谈谈自己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阴险的、慈祥的、趋炎附势的、安分守己的、唯利是图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脸谱跃然纸上,当同学们经过讨论认识了生活中的这些脸谱后,对文本中人物的认识也就入骨三分了。从生活的原点出发学习语文,读取语文的方法,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民风民俗。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形成的民风习俗也不尽相同,在教授这类文章时,我就确定一个主题:本地风俗知多少?让学生搜集本地的历史和名胜、婚丧习俗、方言民谣等等,通过认识对比,学生不仅对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有所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知识的积累,也不使课堂教学僵硬化。

生命的教育。近几年来,花季少年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成绩不好的、老师批评的、家长训斥的、情感受挫的等等等等。教育关注人的发展,“生命教育”在现时代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学科教育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范例。浸润着丰富人文情怀的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契机。《春》中美好的景色、《好雪片片》中善良的作者、不为生活的困苦折服的流浪老人、《一碗清汤荞麦面》中母子三人对命运的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善良老板的不露痕迹的关爱等等,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润物无声”的引导,学生会受到强烈的情感和道德的震撼,他们会反思自己和他人的态度行为,从而形成尊重生命伦理的意识,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生活处处是语文,“语文处处是生活”。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地提高,语文也会因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

猜你喜欢

外延生命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关于工资内涵和外延界定的再认识
入坑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爱情的内涵和外延(短篇小说)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新一代STE分子束外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