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LAP、PCX与糖尿病肾病分期和中医证候关系

2017-07-25张艳霞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证候肾病糖尿病

张艳霞

尿LAP、PCX与糖尿病肾病分期和中医证候关系

张艳霞

目的 分析尿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与糖尿病肾病分期以及中医证候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方法 选择2014-04—2016-02某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早期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85例(临床组),分析其中医证候特征,并检测尿LAP和PCX水平,分析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气阴两虚证型发生率最高,分别为54.44%、52.94%;其后依次为脾肾气虚、气阳两虚和阴阳两虚;早期组的尿LAP水平为(9.47±4.10)ng/mL,低于临床组患者水平;而临床组的尿PCX水平为(20.15±3.06)ng/mL,较早期组更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存在意义(t=14.26,15.28;P<0.05)。结论随着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变化,在不同分期患者可能保持基本一致的证型分布规律;且随着病情恶化,尿LAP和尿PCX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需对此引起充分重视。

尿亮氨酸氨基肽酶;尿足细胞标志蛋白;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糖尿病的临床发病率表现出显著上升趋势,且随着病情进展,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1]。此类患者大多预后较差,如何对其予以及早有效诊断、帮助改善患者预后,已经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临床分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析尿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水平与中医证候、疾病分期之间的关系,以便为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04—2016-02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早期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85例(临床组),均符合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无误诊病例。早期组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3.57±4.03)岁;临床组男性43例,女性42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4.68±5.68)岁。采用相关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的基本资料予以对比分析,显示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研究内容均被本次入选人员完全知晓,且入选者均是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自愿参与,符合医院的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中医医师对患者予以科学分型诊断,并分别记录两组的疾病分型结果;同时收集患者清晨中段尿,离心分离后保存于零下80℃的冷冻环境中,并采用Elisa试剂方法检测尿LAP和尿PCX水平。

具体检测步骤为:①将Elisa试剂盒取出置于常温状态下约半小时,随后将酶标孔取出并根据次序分别向空白微孔内加入50 μL标准品,空白对照组则注入pH值为7.0~7.2左右的PBS。②除了空白对照组外,每一孔内注入100 μL的酶标记溶液,并使用封板膜密封,予以1 h的体温孵化反应(即在37℃条件下进行反应)。③反应完毕后酶标板予以充分清洗并维持每一孔内水压充足,确保清洗完毕后用吸水纸彻底压干水分,并先后向每一孔内加入显色剂A和显色剂B各50 μL,置于37℃避光条件下反应,15min后注入50 μL终止液,再借助专业仪器分析读取相关数据。

1.3 观察指标[2]统计两组不同证型的患者数量以及所占比例;同时记录对比两组的尿LAP和尿PCX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将SPSS 17.0作为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予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本虚证分布特征对比(表1) 对比显示,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气阴两虚证型发生率最高,其后依次为脾肾气虚、气阳两虚和阴阳两虚,证实病情进展变化,会引起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不同分期保持基本一致的证型分布规律。

表1 两组患者本虚证分布特征对比分析[n(%)]

2.2 两组患者尿LAP和尿PCX水平对比(表2) 通过对比发现,早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LAP水平(9.47±4.10)ng/mL低于临床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14.26±4.29)ng/mL;而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则有相对更高的尿PCX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尿LAP和尿PCX水平对比(±s,ng/mL)

表2 两组患者尿LAP和尿PCX水平对比(±s,ng/mL)

组别 例数 尿LAP 尿PCX早期组 90 9.47±4.10 12.33±2.10临床组 85 14.26±4.29 20.15±3.06t值 14.26 15.28P值 <0.05 <0.05

3 讨论

根据临床研究可知[3],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患者后期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根据疾病分期可知,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利于控制,当恶化且病情进入临床期,则病情将无法逆转且持续恶化进入终末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中医治疗的优势,且认为中医治疗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水平,甚至可能逆转蛋白尿,对于病患的疾病转归和预后改善意义重大[4]。

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症”范畴[5],而糖尿病则是由于长期消渴症症状会导致肾阴亏虚,水浊内聚而致病,且认为其属于“肾痨”、“水肿”等范畴。已经有研究认为[6],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不同分期中的证候分布存在一定集中规律和发展趋势,若能够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高发中医证候,则提示患者有病情恶化的可能性,此时可通过加强干预治疗,来帮助延缓或阻止蛋白尿的恶化与病情进展。

国内有大样本分析结果显示[7],随着糖尿病患者从早期到临床期的恶化,中医证候会按照气阴两虚证-气阳两虚-气血两虚的趋势变化,需引起重视。而尿LAP水平则主要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溶酶体[8],正常水平低,若出现肾脏生理功能失常而引起肾小管损伤,则可能导致上皮细胞中渗出大量LAP经尿排出,且一般在尿蛋白完全异常之前即可表现出显著尿酶升高,对肾小管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高;尿PCX则分布于整个细胞体内[9],主要脱落于足细胞基底膜,足细胞脱落后会引起血管基底膜裸露,导致大量蛋白渗漏,毛细血管出现透明样变性,引起肾小球损伤加重。临床上一般将其视作足细胞诊断中最显著、最稳定的标记分子,也是间接反映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的重要标志,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肾病检测指标[10]。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的气阴两虚证型发生率最高,其后依次为脾肾气虚、气阳两虚和阴阳两虚;且早期组的尿LAP水平低于临床组患者水平;而临床组的尿PCX水平较早期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综上所述,随着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气阴两虚证为主,且分布规律趋于一致;随着病情恶化,尿LAP和尿PCX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需对此引起充分重视。

[1]徐丽梅,马建伟.益气滋肾通络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三届肾脏病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251-256.

[2]王金龙,李跃进,高继宁,等.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肾损害中医症候学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1):137-138.

[3]范志华,王晓婷,崔云,等.糖尿病肾病中医症候分布特点及中药干预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5):140-141.

[4]何志明,郭丽艳.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辩证治疗[J].甘肃医药,2012,31(2):122-123.

[5]张岩岩,迟继铭,苑天彤.补脾益气升阳方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11):2584-2586.

[6]王国君,柴学峰,朱宏伟,等.不同分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和尿渗透压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变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0(1):60-62.

[8]白书堂.血浆VEGF MIC-1联合尿LAP在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学,2016,22(2):347-349.

[9]滕雅娟,吴建芳.尿足细胞标志蛋白、血清胱抑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23-24,53.

[10]施海涛,王雪峰,董春玲,等.冬虫夏草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及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基因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13,41(3):154-156.

2016-11-03)

1005-619X(2017)04-0431-03

10.13517/j.cnki.ccm.2017.04.042

113200 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猜你喜欢

证候肾病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知识问答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糖尿病知识问答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上海地区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初探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