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我国冬季残奥会综合竞争水平的策略研究

2017-07-25刘宏辉张笑坤

冰雪运动 2017年1期
关键词:残疾人滑雪冰雪

刘宏辉,张笑坤

(1.黑龙江科技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2.哈尔滨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提升我国冬季残奥会综合竞争水平的策略研究

刘宏辉1,张笑坤2

(1.黑龙江科技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2.哈尔滨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冬季残奥会作为专门为残疾人举办的世界大型冰雪运动赛事,在扩展残疾人运动领域的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残疾人的体育权益。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参加冬季残奥会的历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自2002年首次参加冬季残奥会以来,至目前已经连续参加了4届冬季残奥会。虽然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在冬季残奥会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历史性突破,但运动水平低、参赛项目少、残疾人冰雪运动员严重缺乏,导致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处境艰难。为此,提出提供良好的冰雪运动环境、开发残疾人冰雪运动项目和加速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培养等对策,以此来推动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快速发展。

残疾人冰雪体育;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特征;对策

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冬季残奥会,是由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专门为残疾人举办的、世界大型综合性的、以冬季冰雪运动为主要比赛项目的运动会[1]。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76年在瑞典的恩舍尔兹维克市举办以来,已经历经了40年的发展,至今已经举办了11届比赛。它的形成与发展源于残疾人冰雪运动先驱塞普·茨维克纳格对冰雪运动器材进行的改进,他使冰雪运动器材更适合残疾人冰雪运动的需求,并使其在广泛传播后被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所接纳。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增加了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机会,将残疾人冰雪运动融入到了国际体坛之中,在扩展残疾人运动领域的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残疾人的体育权益。我国自2002年首次派队参加美国盐湖城冬季残奥会以来,在12年的时间里连续参加了4届冬季残奥会(表1)。虽然在这4届冬季残奥会上,我国残疾人冰雪体育健儿没能取得奖牌“零”的突破。但每一次的参赛历程都创造了历史,都彰显了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为国争光、奋勇拼搏的体育精神。同时,也为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此,本研究通过回顾我国冬季残奥会的参赛历程,分析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特征,为我国残疾人冰雪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表1 我国参加冬季残奥会历程分析Tabel 1 Analysis of Chinese history in W inter Paralym pic Games

1 我国参加冬季残奥会历程回顾

1.1 起步阶段

自步入新世纪以来,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冬季残奥会的规模日渐扩大,参赛国家与日俱,其所产生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基于国际社会对残疾人冰雪运动的重视,为切实保障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权益和发展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提出了派队参加冬季残奥会的决定。2002年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第8届冬季残奥会,是我国第一次组建并派队参加的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不仅成为我国征战冬季残奥会历程的起点,同时也开启了我国残疾人冬季运动的奥运序幕。在这届冬季残奥会上,我国4名运动员参加了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2个大项8个小项的比赛,其中盲人女子运动员韩丽霞获得了10 km越野滑雪第6名的好成绩,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良好竞技水平[2]。虽然在这届冬季残奥会上,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健儿首次参赛就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总体来说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要明显低于世界其他残疾人冰雪体育强国。此次冬季残奥会的参赛经历,让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和教练员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向世界强队学到了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同时更具意义的是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向冬季残奥会迈出了第一步,其重要性本身就已经超越了运动成绩。

1.2 探索阶段

第8届冬季残奥会结束后,为实现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将残疾人冰雪运动列入了奥运争光计划,意在以长效化的发展机制提升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水平。2006年,我国再次派队参加了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第9届冬季残奥会。经过了四年的准备,这次参赛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队在冬季残奥会的参赛人数和参赛项目的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长。以韩丽霞为代表的8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越野滑雪、高山滑雪2个大项,站式组、盲人组和坐式组三个组别的22个小项的比赛[3]。在这届冬季残奥会上,虽然我国残疾人运动员的最好成绩仅为韩丽霞在越野滑雪盲人组比赛中获得的5公里项目第7名,但在该项目上彭园园、王金友、张杰等运动员分别获12、21、26名的成绩,与上届冬季残奥会相比,体现了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整体水平的长足进步。

都灵冬季残奥会结束后,我国认真总结了此次比赛的得失,并以此开展了新一届冬季残奥会的参赛备战。在这四年的准备期中,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队经历了新老队员的更替,新一代残疾人冰雪运动员担负起了在冬季残奥会上实现突破的重任,并为此展开了刻苦的训练。2010年,我国第三次派队参加了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第10届冬季残奥会。这次残奥会我国派出了以付春山为代表的7名运动员参赛,参加了站式组、盲人组和坐式组三个组别的越野滑雪、高山滑雪2个大项20个小项的比赛[4]。在这届冬季残奥会上,虽然受新老队员交替的影响,导致我国参赛队伍人数略有缩减,且没能取得预期中奖牌“零”的突破,但我国残疾人冰雪体育健儿依然取得了个人项目第5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同时,2个个人项目第七名成绩,也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水平的快速发展。

1.3 创新阶段

2014年,我国第四次派队参加了在俄罗斯索契举办的第11届冬季残奥会。这次参赛虽然受残疾人冰雪运动在我国发展不足的影响,残疾人冰雪奥运代表队在冬季残奥会的参赛项目上有所调整,只参加越野滑雪和轮椅冰壶2个大项5个小项的比赛。但代表队的参赛规模却有了大幅度的扩展,不仅参赛运动员达到了12名之多,而且中国残奥会主席张海迪女士也亲临比赛现场为运动员鼓劲、加油[5]。在这届冬季残奥会上,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虽然再一次与奖牌失之交臂,但首次参赛的轮椅冰壶项目就实现了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成绩的又一明显进步,以第4名的比赛成绩创造了我国冬季残奥会的最好参赛战绩。同时越野滑雪比赛团体第7名的成绩也说明,虽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依旧困难重重,但我国残疾人冰雪体育的未来不仅充满希望,而且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我国参加冬季残奥会存在的问题

2.1 竞技水平较低

我国在4届冬季残奥会上,先后取得了越野滑雪个人第5、团体第7,冰壶第4的成绩。虽然这些成绩创造了我国冬季残奥会的最佳成绩,但与世界冰雪运动强国相比,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整体水平还较低。这不仅源于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开展的时间较晚,参赛时间较短,训练基础薄弱、比赛经验欠缺;还在于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大多数都是在夏季运动退役后,才又改行参加冰雪运动训练。与国外优秀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十余年的专项化训练、每年近8个月的训练时间和上百场的比赛经验相比,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不仅专项化训练时间较短、每年的训练时间有限(不足5个月)、而且参赛经验也严重不足[6]。如在索契冬季残奥会举办前一年的10月份,我国越野滑雪队才开始组队集中训练,在这个临时组成的队伍中,接受专项化训练时间最长的杜海涛也仅有6年,而其他运动员有的仅接受了2年不完全系统训练就入队参赛了,且整个越野滑雪队只进行了不足4个月的集训就奔赴冬季残奥会的赛场,这自然也就很难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

2.2 参赛项目有限

从我国参加冬季残奥会项目数量的发展来看,从最初的2个大项8个小项到最高时的2个大项22个小项再到2个大项5个小项,我国冬季残奥会参赛项目数量增长的快,滑落的也快,其参赛项目的发展并不稳定。这不仅与俄罗斯、加拿大、德国等残疾人冰雪运动强国,参赛项目数量一直保持在5个大项50个小项以上的规模相差甚远,就是与西班牙、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相对一般的国家,参赛项目数量一直保持在3个大项30个小项相比,也处于明显的落后状态。造成我国冬季残奥会参赛项目数量下滑较快的原因,不仅源于运动水平低,难以获得更多项目的参赛名额;还在于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群众基础差,技术储备低,难以对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形成有效的指导。此外,对于残疾人冰雪运动项目的发展缺乏系统的研究、新项目开发不足[7],也是导致我国冬季残奥会参赛项目数量下滑较快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

2.3 残疾人冰雪运动员严重不足

从我国参加冬季残奥会运动员的数量来看,虽然在索契冬季残奥会上达到了10人的最大规模。但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残疾人冰雪运动强国近百名运动员的参赛规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不仅制约了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同时也导致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项目开展受限。如连续参加3届冬季残奥会的高山滑雪项目,就因为开展较差、运动水平不高,导致参赛运动员在达标赛上成绩不理想而无缘索契冬季残奥会。这一方面在于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目前还处于业余形式的训练,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平时的训练不仅缺乏保障,而且在就业、奖励、社会保障、上学、医疗方面也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导致残疾人参加冰雪运动训练的兴趣不高[8]。另一方面还在于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选拔对体能、技能等要求较高,而目前符合这一要求的残疾人并不多。同时,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训练与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而很多残疾人受家庭负担重、工作压力大等因素的影响,难有专门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冰雪运动训练。由此导致了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选材面较窄,参赛运动员严重不足的现状。

3 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对策

3.1 提升训练水平

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和竞技水平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的冰雪运动环境和科学的训练指导。但受残疾人冰雪运动在我国还属于特殊人群小众化运动的影响,一方面国内绝大多数冰雪运动场所,没有为残疾人提供适合的冰雪运动场地及器材,就是保障残疾人活动所需的无障碍设施也大都不合要求[9];另一方面,我国高水平残疾人冰雪运动教练匮乏、残疾人冰雪运动科研水平较低、对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制胜规律掌握不足,从而导致了残疾人冰雪运动员无场地训练和训练水平不高的现状[10]。要提升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就要改变冰雪运动环境差、训练科学水平低的现状。

首先,为残疾人冰雪运动员提供所需的冰雪运动训练场地。可以以政策法规的形式,要求各冰雪体育场所必须向残疾人提供符合要求的冰雪运动设施;还可以针对残疾人冰雪运动小众化的特点,可以在冰雪运动场所活动人群较少的时段,通过科学的规划安排专门的活动时空供残疾人开展冰雪运动。如可利用滑雪场地早上7:00~9:30和中午11:00~13:00时段以及滑冰场地早上7:00~9:30和晚间7:00~9:00时段人数较少的特点,规划出专门的雪上和冰上运动场地供残疾人使用,以此满足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需求,还可以增加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时间,在提高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群众基础的同时,促进残疾人冰雪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升。其次,为残疾人提供适合的冰雪运动设施及器材。介于残疾人冰雪运动器材价格较高的特点,不仅可以以国家资助的形式通过引进高品质的残疾人冰雪运动器材满足残疾人的冰雪运动需求,还可以根据残疾人从事冰雪运动的特点,对现有的冰雪运动场地和器材进行改造。如只需对现有冰壶运动场地进行简单的平坡改造,就可以满足轮椅冰壶运动员的运动需求,可以通过重新规划越野滑雪线路,以难度的降低适应残疾人滑雪运动员的运动需求。第三,提高残疾人冰雪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加大残疾人冰雪运动研究的科研投入,组织运动训练领域和冰雪运动领域的专家、学者、高级教练员等积极开展对残疾人冰雪运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通过掌握残疾人冰雪运动的特征和制胜规律,优化现有的运动技术和训练器材、创新训练方法和手段。

3.2 开发残疾人冰雪运动项目

从冬季残奥会的发展和我国的参赛历程来看,现阶段我国能参赛的残疾人冰雪运动项目十分有限。这不仅限制了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同时也难以满足我国残疾人的冰雪运动需求。因此,开发新的、适合于我国残疾人的冰雪运动项目,就成为促进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的又一要素。从当前我国的冰雪运动资源、冰雪竞技运动的开展基础和冬季残奥会的参赛经历来看,开发适合于残疾人运动的新型冰雪项目是可行的。

首先,我国现有的冰雪设施资源能满足冬季残奥会5个大项的开展需求。如黑龙江的亚布力、龙珠、玉泉、帽儿山和吉林的北大壶、张家口的塞北滑雪场等能满足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的开展需求;黑龙江省冰上基地、伊春汇源国际会展中心、哈尔滨体育学院冰球馆、北京首都体育馆等能满足开展轮椅冰壶和冰橇冰球的运动需求[11]。其次,我国作为一个冰雪运动大国,有着深厚的冬季运动开展基础。自1951年发展冰雪运动以来,我国建立了以区县、省市和国家为结构特征三级训练体系。这个集教学、训练、科研等为一体的冰雪运动系统,不仅确保了我国冬季运动的可持续发展,还助力我国冰雪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争金夺银。因此,该体系雄厚的冰雪运动技术储备,不仅能为有效开发新的、适合于我国残疾人的冰雪运动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以确保新型残疾人冰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如通过将冰壶运动的相关发展经验移入到残疾人轮椅冰壶的发展之中,使得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的轮椅冰壶运动能迅速跻身世界一流队伍的行列之中。第三,我国冬季残奥会的4次参赛经历,为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能指导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训练和竞赛,同时也能为残疾人新型冰雪运动项目的开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如通过对残疾人冰橇冰球运动的观摩,使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管理者了解并掌握了冰橇冰球的运动特征及开展需求,为制定我国残疾人冰橇冰球运动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了有效依据。

3.3 加速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培养

要加快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培养高水平的残疾人冰雪运动员是关键。但目前,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培养体制不健全,人才培养缺乏可持续性;缺乏规划、遇到大赛总是临时组队;基层残联和体育管理单位对残疾人冰雪运动不重视;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参赛少、比赛经验不足的现状都严重的制约了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培养[12]。要改变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缺乏的不利局面,就要健全残疾人冰雪运动管理,培养更多的残疾人冰雪运动员。

首先,健全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培养体制。将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培养纳入到我国竞技体育系统中来,通过建立以区县、省市、国家为特征的三级人才培养体系,以举国体制的发展模式推动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培养由从业余年轻化转向专业科学成熟化[13];此外可以对具备残疾人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场地能力的体育院校或运动基地进行重点规划,将其挂牌成为中国残疾人冬季项目的训练基地,保证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培养的连续性、科学性,以此实现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科学规划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以4年一届冬季残奥会为阶段周期,以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迈入世界强队行列为建设规划目标。在建立健全我国各级残疾人冰雪运动队伍,实现残疾人冰雪运动员的系统化、梯队化和长效化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对残疾人冰雪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巩固我国残疾人冬季项目整体的优势。以此实现并壮大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队伍、培养高水平残疾人冰雪运动员,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残疾人冰雪运动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最后,提高各级主管部门对残疾人冰雪体育发展的重视。通过不同媒体展示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在冰雪运动中表现出的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让广大的社会不同阶层群体了解残疾人从事冰雪运动所需克服身体和精神障碍的勇气和信心[14-15];同时,阐释残疾人在冰雪运动领域内同样可以为祖国的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借以残疾人顽强的生命力、高超的冰雪运动技能和优异的运动成绩,使有关基层领导认识到培养一个优秀的残疾人冰雪运动员也会给当地残疾人事业增光添彩。

4 结语

冬季奥林匹克残疾人运动会是世界关注残疾人,促使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重要方式和世界性的体育赛事。我国积极派残疾人冰雪运动队参加冬季残奥会,不仅体现了我国对发展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大力支持,还彰显了我国保障残疾人冰雪体育权利,让残疾人享受冰雪运动乐趣的切实措施。而残疾人也用在世界赛场的奋勇拼搏,展现了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员勇于挑战的精神。当前,随着我国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残奥会,我国的残疾人冰雪运动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通过对我国残疾人参加冬季残奥会的研究,以此发现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并以此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为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支持。

[1]卢雁.残奥运动[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

[2]庄茂花,熊健,刘志良.我国残疾人雪上项目现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冰雪运动,2013,35(6):30-32.

[3]庄茂花,王小兵.论我国残疾人雪上项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C].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2008.

[4]庄茂花.体能训练对坐式滑雪运动员成绩提高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4):13-15.

[5]新华网.专访索契冬季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赵素京[EB/OL].(2014-03-07)[2016-04-20].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4-03/07/c_126231785.htm.

[6]张扬.民生视域下北方地区冬季残疾人群体体育事业的发展策略[J].冰雪运动,2013,35(3):50-53.

[7]董欣,刘飏.冬季残奥会项目设置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12):45-48.

[8]冯其斌,鞠明海,门彦阁,等.黑龙江省残疾人冰雪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15,37(6):42-47.

[9]翟方,董翠香,李莉.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推动社会文明全面进步[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23(4):36-38.

[10]张宇.我国冬季群众休闲体育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冰雪运动,2011,33(3):69-71.

[11]高俊,邓玉明,张笑昆.残疾人冰雪体育权利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1):29-32.

[12]崔爱博.对我国冬季项目发展战略的思考[J].冰雪运动,2006(5):42-44.

[13]刘宏辉,赵秀云.黑龙江省冰上运动员后备梯队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J].冰雪运动,2015,37(1):44-46.

[14]佟岗.强国梦背景下国家冰雪运动文化建设探索[J].冰雪运动,2015,37(4):64-67,84.

[15]刘巍.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冰雪运动,2008,30(2):47-50.

Strategy on Im proving Chinese Com prehensive Com petition Level in W inter Paralym pic Games

LIUHong-hui1,ZHANGXiao-kun2
(1.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27,China;2.Sports Science SchoolofHarbin NormalUniversity,Harbin 150025,China)

As a world-class ice-snow sports games specifically for the disabled,Winter Paralympic Games expandes of the disabled sports field and also further guarantees their sports rights and interests. With themethods of literature information,investigation and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e paper has a research on Chinese history inWinter Paralympic Games.The results show thatChinese have continuously participated in theWinter Paralympic Games for4 timessince2002.Although Chinese ice-snow sports for thedisabled hasmadeaseriesofhistoric breakthrough in theWinter Paralympic Games,butit's in adifficultsituation becauseof the low athletic level,the lesscompetitiveevents,thepoorathletesof thedisabled. Therefor,itsuggestssomecountermeasuresofadvancing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eseice-snow sportsfor the disabled as follows:providing a good ice-snow sports environment,developing the ice-snow sports eventsforthedisabled,accelerating thedevelopmentofChineseice-snow sportsforthedisabled.

ice-snow sports for the disabled;Winter Paralympic Games;characteristics;countermeasures

G811.228

A

1002-3488(2017)01-020-05

2016-10-06;

2016-10-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A890010)。

刘宏辉(197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残疾人滑雪冰雪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冬来啦,滑雪去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骄傲
冰雪幽默来袭
滑雪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