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江红·怒发冲冠》之文本溯源

2017-07-25张志成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64

名作欣赏 2017年36期
关键词:满江红岳飞

⊙张志成[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4]

《满江红·怒发冲冠》之文本溯源

⊙张志成[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4]

沉郁愤懑而又铿锵激越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为岳飞所作,几无所疑,然而自20世纪初有学者发难以来随成公案。从现存史料所载的岳飞诗文及奏章中相对高频的用词用语考察,与《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所涉主要词汇,二者具有高度的吻合性。综合其他因素,从《满江红·怒发冲冠》所折射出的非凡的人生气度等方面观,岳飞应是《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作者的不二人选。当然在更为确凿的证据面世以前,仍“断语不可轻下”。时至今日,《满江红·怒发冲冠》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地位仍不可撼动。

岳飞 《满江红》 用语 出处

千百年来,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符号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为岳飞所著几无异议。这篇岳飞抒怀言志的代表作,充满沉郁愤懑而又铿锵激越的基调,激励世人,影响广泛而又深远。岳飞所作《满江红·怒发冲冠》,在南宋陈郁所著《藏一话腴》中已提及,而且南宋诗人方岳在《题祁门岳王庙》中也曾言及:“每观王传心摧伤,怒发为立胆为张。”语带双关,也可间接印证《满江红·怒发冲冠》的问世。而且陈郁与方岳二人所处时代距岳飞遇害的1142年均不过百年。然自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开始发难,质疑之声至今未弥,遂使《满江红·怒发冲冠》作者的真伪成一学界“公案”。本文拟就《满江红·怒发冲冠》中的文本重点词语与岳飞日常习语,特别是诗文函牍中经常提及的用词用语逐一对照,从二者一致性和契合度的角度予以考察探究,以期对这一“公案”的释疑有所裨益。

一、关于“公案”由来

自20世纪30年代起,先后有余嘉锡、夏承焘、徐著新等学者提出对《满江红·怒发冲冠》为岳飞所作的质疑。余嘉锡怀疑一向流传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并非岳飞本人所作,疑为明人伪托。原因是“为岳珂所未见,《鄂王家集》所无有”,而且“突出于明之中叶”。根据岳飞遇害后的历史背景,迫于秦桧及同党淫威、岳飞来往文稿多被损毁灭迹,而且此时岳飞一家已被定性为朝廷忤逆,眷属被远戍遣散,时人唯恐避之不及,和岳飞关联的史迹皆被毁匿。《满江红·怒发冲冠》“为岳珂所未见,《鄂王家集》所无有”是完全正常的。蒙元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岳飞抗击“异族”之举自是不待见,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藏一话腴》的作者陈郁(1184-1275),江西临川人,南宋著名诗人,距岳飞所处年代最近,其为“理宗朝充辑熙殿应制,又充东宫讲学掌书”,其“御前应制”和“著名诗人”的身份,断无有意造假的理由,反更可印证《满江红·怒发冲冠》为岳飞所作。

学人余嘉锡所提及的“疑似”作伪者如麦秀、扬子器、赵宽、李桢等,官职分别为时浙江镇守、昆山县知事迁吏部考功主事累迁江西左布政使、浙江提学副使迁广东按察使、左佥都御史等,此外尚有见证人“三司诸公”。《岳飞集辑注》一书作者郭光认为,由浙江镇守麦秀发起,“三司诸公”见证,赵宽手书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碑,在赵宽刻碑时不言出处所据,反更加证明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为时人所公知公认。同时,设定这些人作伪,便间接承认有一个饱读儒家经典的上层社会精英组成的“造假班子”集体作伪,终究难以让人信服。立碑石的首倡者麦秀“廉洁爱民”,勒石的目的是“有助于世教”,如若作伪,则以“讹”传“讹”,岂非笑谈。而且,汤阴岳庙有明天顺二年(1458年)碑刻《满江红》,早杭州岳坟赵宽书刻4四十余年,赵宽作伪更是不攻自破。

另夏承焘疑《满江红·怒发冲冠》为明弘治年间时人反抗西北鞑靼人欺扰,可能为王越或幕府手下人等为鼓舞人心而作。明时对岳飞愈加“隆崇”,因而岳飞诗文影响“突出于明之中叶”是十分自然的。学者徐著新质疑“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一句,指出贺兰山与黄龙府方向相对、相距甚远,事实上,2016年《燕赵都市报》曾发文指出,经宁夏、河北两地专家考察证实“踏破贺兰山缺”指的就是现今河北磁县的“贺兰山”,“岳飞抗金的活动范围以南北官道为轴,以贺兰山所在的磁州为中心,北起真定,南至黄河边的广袤地域,辗转战斗六年之久,磁县贺兰山在岳飞北伐战略决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这一带还留下了许多关于岳飞的传说和“岳家寨”等抗金活动遗址。从《明史·王越传》可知,王越“素以才自喜”“攀附弄权”,是与《满江红·怒发冲冠》喷薄而出的“将军气度”大相径庭的,其幕府文士所作则说服力更弱。若真有如此卓群之人,断不会就此昙花一现,在历史的长河如过眼云烟,销声匿迹,音信杳无。

常言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书体、基调所呈现出的书者一贯而又稳定的性情禀赋,和诗文函牍折射出的作者人文气质,绝非一时矫饰假作可为。《满江红·怒发冲冠》为岳飞所著,对此宋史及岳飞研究专家邓广铭、王曾瑜等人均持肯定态度。现就《满江红·怒发冲冠》中的文本重点词语与岳飞日常习语,特别是诗文函牍中经常提及的用词用语予以观照鉴别。

二、岳飞诗文奏牍习惯用语与《满江红·怒发冲冠》重点词汇之鉴别对照

(一)“怒”:原字出自“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句。岳飞其人,性格质朴“纯直”,嫉恶如仇。字如其人,观其书法,也可感知其力透纸背的凛然生气。因家乡沦陷,多少中原儿女有家难回,岳飞常夜不能寐。而且有赵构、秦桧之流投降派从中作梗,更使岳飞耿耿于怀的 “恢复中原”之志变得遥遥无期。威震四海的“岳家军”牺牲无数,换来的却是“千里之功废于一旦”,功败垂成,岳飞怎能不“怒”。岳飞在班师途中,可谓愤怒至极:“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因高宗满足于偏安江南、不思进取,无意恢复故土而“怒”;因杜充之流怠于千里江防意欲投敌而“怒”;因夫人一时穿丝帛而“怒”。在岳飞更多的诗文函牍中都忽明忽暗、显示出其“愤怒”情绪,或悲愤,或激愤,或迁怒,随境况遭遇而不同。在《题骤马冈》一词中有“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句,其“怒”中既有对敌方侵略者的愤恨,也有对当权者统治者贪享安逸的愤懑和无力回天的复杂情愫。

(二)“凭栏”:出自“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句。岳飞在《题池州翠光寺》中开篇即言:“爱此倚栏杆,谁同寓目闲。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倚栏杆”即是“凭栏”之意。从此句也可以推测,岳飞言志抒怀多在金戈铁马的兵戎之余,信步山林,“凭栏”远眺,为眼前景情触动,从而心绪万千,聊发胸中郁闷与无限感慨。“凭栏”当是岳飞战后歇余时惯常之举,置诗词之开篇,盛怒之下,则先直抒胸臆,一吐为快,“怒发冲冠”。

(三)“功名”:出自“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句。《御书屯田三事跋》言:“二子有意于功名,而志弗克伸,惜哉!”《书简十一贴第六帖·行书·十二行》言:“凡事勉力,以赴功名,至望至望。”《赠方逢辰》中言:“日月却从闲里过,功名不向懒中求。”在《题翠岩寺》中言:“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可见岳飞文辞使用“功名”一词频率之高。

(四)“白首”:出自“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句。岳飞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讨,行军激战,只争朝夕,只恨光阴太短。倘若仅为一介武夫也罢,战余倒头即睡,自是少很多烦恼和痛苦,但岳飞既是武将又兼具“文人”,“乃文乃武”,“武将”风度兼具文人情怀,而且文学素养极高,岳飞研究专家史式认为抵得上当今一个文学教授。岳飞在戎马倥偬之余,难免常有世事与人生感怀。在《过张溪赠张完》有言:“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诗作《小重山》有“白首为功名”之句。岳飞究其一生,志在“还我河山”的抗金事业,只恨时短完不成夙愿,因而常怀“白首”之感之恨。

(五)“雪耻”:出自“靖康耻,犹未雪”一句。因为有亲历“靖康之耻”的痛苦记忆,家国沦陷,民族大辱,因而“雪耻”是和岳飞一样的无数南迁爱国者一生叨念不忘的志怀。《乞出师札子》有言:“臣自国家变故以来,起于白屋,从陛下于戎武,实有致身报国、复仇雪耻之心。”《奏审已条具曲折未准指挥札子》再言:“臣喜而不寐,以为陛下慨然英断,将欲兴王师,举大事,以雪积年之耻。”“雪耻”于岳飞叨念不忘,是岳飞一生文韬武功、矢志不渝的总格调。

(六)“臣子”:出自“臣子恨,何时灭”一句。岳飞向高宗上书多自称“臣子”。《乞淮东重难任使申省状》有言:“若蒙朝廷允飞今来所乞,乞将飞母、妻为质,免充通泰州镇抚使,止除一淮南东路重难任使,令飞招集兵马,掩杀金贼,收复本路州郡,伺便迤逦收复山东、河北、河东、京畿等路故地,庶使飞平生之志得以少快,且以尽臣子报君之节。”臣子,作为岳飞对高宗的自称,当确凿无疑。

(七)“恨”:出自“臣子恨,何时灭”一句。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在收复建康(今南京)后,在宜兴曾题壁誓词,即《五岳祠盟记》,其中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蹀血虏廷,尽屠夷种。”《宝刀歌 赠吴将军南行》中有言:“蛟鳄潜形百怪伏,虎豹战服万鬼号。时作龙吟似怀恨,未得尽剿诸天骄。”对岳飞而言,壮志难酬,自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八)“胡虏”:出自“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出于强烈的民族恨、亡国耻,面对金人的“屠城”,烧杀抢掠,中原故土家乡父老的惨遭蹂躏,岳飞对侵略者充满愤恨,对金人言必成“虏”“贼”,“胡虏”一词也是多用。《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有言:“赖社稷威灵,君相贤圣,他日扫清胡虏,复归故国,迎两宫还朝,宽天子宵旰之忧,此所志也。”《与张所论用兵及时事》有言:“今朝廷命河北之使,而以招抚名,越河以往,半为胡虏之区,符何以为招抚之地?”据《金佗粹编行实编年卷之一》记载:“当以忠义报国,立功名,书竹帛,死且不朽。若降而为虏,溃而为盗,偷生苟活,身死名灭,岂计之得耶?”“建康,江左形胜之地,使胡虏盗据,何以立国?今日之事,有死无二,辄出此门者斩!”“胡虏”一词,在当时背景下,作为南宋时人对金军侵略者的蔑称,应是当时的大众俗语,作为岳家军的生死对手,岳飞在诗词中也多言称“胡虏”等。

以上可见《满江红·怒发冲冠》中的重点词汇用语与岳飞平素诗文、奏章二者具有高度的契合度或一致性。总览《满江红·怒发冲冠》,当是岳飞生活阅历、情感基调和人生志向的真实表达。或许仍有人会提出,或为明代人或其他哪个朝代人因熟知岳飞诗书,故借用岳飞书简惯用语,凑成此作。稍作推理,即知这样的逻辑推理是很难成立的。正如给你再多 上等的布料,倘若没有真正一流的缝裁的历练和功底,是做不来上等的锦缎衣袖的。此外,从阅历、胸怀、气度、志矢等方面来讲,岳飞之与《满江红·怒发冲冠》,正如毛泽东之与《沁园春·雪》,其中的“将军气度”与“领袖情怀”,为性情志趣、韬略涵养,历经多年岁月磨砺而成,断非可以一时拼凑而就。文学作品的风格、内容以至语言,都是受到作者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的巨大影响的。上述诗词,可以说不是文弱书生用淡墨在闲静的书斋里写出的,而是在金戈铁马、剑戟铿锵的征战中,用血与火造就的。换言之,如果存在这样胜任作伪之人,此人也绝非等闲之辈,断不会来去无踪,就此销声匿迹,踏雪无痕。

以上着重从文本考察的角度,阐论《满江红·怒发冲冠》为岳飞所作的可信度,结合其他史料互证,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认定《满江红·怒发冲冠》为岳飞所作。千百年来,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震古烁今,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加强研究,倍加珍惜,并赋予新的内涵,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食粮和不竭动力。

[1] 龚延明.关于岳飞《满江红》词讨论综述[A].岳飞研究2[C].郑州:中原文物编辑部,1989.

[2] 陈正.专家证实:岳飞“踏破贺兰山缺”之贺兰山在邯郸磁县[N].燕赵都市报,2016-07-08.

[3] 殷时学等.岳飞庙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4] 郭光.岳飞集辑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5] 史式.中国不可无岳飞[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6] 王瑞来.岳飞诗词辑考[A].岳飞研究论文集汇编[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岳飞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编号为SKL-2017-265,项目主要负责人:张志成

作 者:张志成,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与职业教育。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满江红岳飞
岳飞学艺
满江红
岳飞,我想对你说
岳飞遭秦桧陷害 手下大将缘何落井下石
岛内盘点蔡上台周年“满江红”
李威舞台美术作品赏析
赏析岳飞的《满江红》
岳飞拳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