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然沉香分级方法的探究

2017-07-24卓金勋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木香香味分级

卓金勋

(1 福建省木雕古典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 仙游 351256)

(2 莆田市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 仙游 351256)

天然沉香分级方法的探究

卓金勋1,2

(1 福建省木雕古典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 仙游 351256)

(2 莆田市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 仙游 351256)

为了规范沉香市场秩序,文中概述了天然沉香、人工沉香、奇楠的内涵,探讨了天然沉香的分类;根据天然沉香的外观、气味、滋味特征以及特定密度大小,对天然沉香进行了科学分级;分级方法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为沉香品质科学鉴别、检测和贸易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促进沉香行业的健康发展。

天然沉香;分级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沉香产业因需求旺盛而迅猛发展,已经从传统单纯的药用领域逐渐发展到工艺品、奢侈品等领域。由于利益驱动,伴随着人工结香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上沉香及其制品鱼龙混杂、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贸易纠纷时有发生,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采用人工促成沉香冒充天然沉香;二是采用假沉香冒充天然沉香;三是采用真假沉香混搭冒充天然沉香等。由于目前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可参照,严重制约着沉香行业发展,为了规范沉香市场秩序,有效破解沉香行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沉香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急需研究一套行之有效、便于操作的天然沉香分级方法,为此,文中拟对天然沉香分级方法进行探究,为沉香贸易和检测提供参考。

1 天然沉香、人工沉香、奇楠概述

虽然学术界一直对能够产生沉香的植物物种范围存有争议,但一般认为瑞香科(Thymelaeaeeae)白木香属(spp.)树种(即沉香木)是被国内外广泛认同的最主要结香植物[1] ,沉香木是沉香产生的母体(如图1),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省、广东省以及东南亚的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群岛等地。白木香属树种为热带及亚热带常绿乔木,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1999年)Ⅱ级保护植物,也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2016年)附录Ⅱ管制材种。白木香属木材通过木材的宏观与微观解剖构造特征进行鉴别。

天然沉香是瑞香科(Thymelaeaceae)白木香属(spp.) ,树种在生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由木质部组织及其分泌物共同组成的混合物质,为世界少有的珍贵药用植物。

人工沉香是指采用化学法和生物法在生长过程中促使瑞香科白木香属树木在较短时间内结香形成的由木质部组织及其分泌物共同组成的混合物质。

奇楠则是指惠安系(一般指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香港地区、云南、海南、广西、广东等地)白木香属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质地柔软、油脂丰富的高等级的特殊沉香。

图1 白木香与沉香横断面示意图

天然沉香和人工沉香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可以加以区分。尽管天然沉香和人工沉香的沉香四醇等特征物质的HPLC指纹图谱存在重叠,但差异特征峰及保留时间的不同,为鉴定区分提供了科学依据[1]。

2 沉香的分类

目前,沉香没有规范的分类标准,一般认为沉香分为天然沉香和人工沉香两大类,业界通常按经验将天然沉香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按地域分类:星洲系、惠安系

(1)星洲系: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特点:韵味醇厚或醇和,带甘不带凉,生结平和,熟结张扬;(2)惠安系: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中国海南、菲律宾、缅甸、印度、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西半岛等。特点:韵味带凉、甜、通透、浓醇、水果或花香。

2.2 沉香按其油脂含量命名:沉水、筏、黄熟

(1)沉水:油脂含量超一定密度。投水即沉;(2)筏:半浮半沉于水;(3)黄熟:全浮于水。

2.3 沉香按其形成过程命名:熟结、生结、脱落、虫漏

(1)熟结:树木死后,树根树干倒伏地面或沉入泥土,风吹雨淋,经年累月,慢慢分解、收缩而最终留下的以油脂成分为主的凝聚物;(2)生结:树木在活着大的时候形成的香结。外力引起较深的伤口后,香树会渗出树脂以作自我防护,从而在伤口附近结香;(3)脱落:枝干朽落之后结出的香;(4)虫漏:由于树虫、细菌等对树木的蛀蚀而形成的香。

2.4 沉香按结成情况命名为 :土沉、水沉、倒架、蚁沉、活沉、白木

(1)倒架: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伏经风吹雨淋后,剩余不朽之材,味清醇;(2)土沉:倒后埋于土中,受微生物菌分解腐朽,剩余未腐部分,味厚醇;(3)水沉:倒伏后埋于沼泽,经历生物分解,再于沼泽区捞起,味温醇;(4)蚁沉:为活体树经人工砍伐,置地后经白蚁蛀食,剩余之部位,味清扬;(5)活沉:为活树砍伐所采摘者,味高亢;(6)白木:为树龄十年以下者,已稍具香气,味清香。

2.5 奇楠沉香

“奇楠香”为中南半岛特产,由越南俗名Ky nam Hong译音而来,日本称为“伽楠香”“奇楠香”“Kyara”“Kanankoh”。1870年,法国植物学家Pierre在越南的富国岛及柬埔寨的Aral山发现类似沉香新品种,并沿用柬埔寨当地俗名Klem Krasina将奇楠树命名为“Aguilaria crassna Pierre”,而且“奇楠香”大部分销往日本,为救心安神丸之妙方。台湾陈让先生的《海外逸说》将奇楠香分为五级:一级品,莺歌绿:色如莺毛,最为难得;二级品,兰花结:色嫩,绿而黑;三级品,金丝结:色微黄;四级品,糖结:黄色是也;五级品,铁结:色黑而微坚[2]。目前,国内奇楠沉香基本上沿用台湾这一分级思路。

3 天然沉香的分级

3.1 分级方案

对天然沉香如何分级,仁者见仁,至今无统一的标准。按业界分类,仅限于定性描述,过于繁冗,一般消费者很难理解和辨别,就是从业者也未必能弄明白。

根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标准要求样品在符合白木香属木材构造特征的基础上 ,只需分析乙醇抽出物含量、显色反应、TLC即可,其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按热浸法测定,不得<10.0%[3],该方法成本较高,可操作性差,很难解决日常贸易中的问题,无法从外观感官方面直接分级,对一般沉香制品也不太适宜。

一般认为,沉香随着结香程度的增加,其密度也随之增加,但这并非绝对,比如有些奇楠沉香密度有小于1g/cm3的,也有大于1g/cm3,没有一个固定值或者区间值,如何分级的确很棘手。经过多方收集资料、分析探讨,发现普通沉香通常按结香程度分为沉水沉香、半沉水沉香、浮水沉香,最高等级为奇楠沉香,最差的仅比白木香属木材好一些,如果这样分级,问题就迎刃而解,一目了然。

沉水、半沉水、浮水沉香为民间叫法,比较通俗,为了科学分级,把奇楠类沉香定为特级,其他的沉香分别定为A级、B级、C级。而每个等级的沉香,其外观、气味、滋味方面均不一样,因此,可以利用沉香的这些特性指标来评定沉香的等级,至此分级方法基本模型已经成型。

3.2 外观等感官指标分析

根据每个质量等级沉香的质量特性,分别从外观、气味、滋味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区别其关键的技术特征,作为评价的技术依据。

3.2.1 特级(奇楠)

图2 特级(奇楠)

图3 特级(奇楠)

奇楠沉香从外观看(参见图2、图3),主要颜色有绿色、黄色、黄褐色或黑色等,油脂丰富、质地柔软,特征非常明显,有别于一般沉香。品尝味道,主要特征是苦、辣、麻,同时易回甘,生津持久,强烈;咀嚼易粘牙,无纤维感或少许纤维感。自然状态下发香,有清凉感、乳香味或蜜香味,加热后香味更醇厚,穿透力更强,其香味由清凉、乳香味到蜜香味不断转化(即多变化)。

3.2.2 A级沉香

虽然各种发酵剂菌株在发酵香肠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但鲜有将鲁氏酵母加入发酵香肠中,并研究其对发酵香肠中品质影响的相关报道。因此,将鲁氏酵母菌加入发酵香肠中,探究其是否能够提高发酵香肠的风味,是否具有增鲜增香的作用,将对鲁氏酵母的开发提供良好的基础,为生产新型发酵食品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菌种的耐酸性、耐食盐能力、耐亚硝酸盐能力、生长温度和最适生长温度等试验,对其发酵生产性能进行测定,同时,通过吲哚试验、溶血试验及药敏试验,确定菌种的安全性能。判断其是否符合应用于发酵肉制品的要求,以便生产出新型发酵肉制品。

图4 A级沉香

图5 A级沉香

A级沉香,即沉水沉香(参见图4、图5),从其外观观察,主要特点是油线布满纤维表面,颜色为黑褐色或黄褐色,手感沉甸。自然状态下香味略明显,咀嚼后的剩余物为木渣;加热后,香味明显、持久、但是变化单一,明显不如奇楠。

3.2.3 B级沉香

图6 B级沉香

图7 B级沉香

B级沉香,即半沉水沉香(参见图6、图7),从其外观观察,与A级沉香对比,颜色为灰褐色或黄褐色,色差大,油线分布不均匀,手感较轻。自然状态下香味略明显,咀嚼后的剩余物为木渣;加热后,香味较明显、持久性较弱、变化单一。

3.2.4 C级沉香

图8 C级沉香

图9 C级沉香

C级沉香,即浮水沉香(参见图8、图9),从其外观观察,浅灰褐色或浅黄褐色,油性差,色泽偏淡。自然状态下,香味微弱,咀嚼后的剩余物为木渣,手感轻;加热后,香较味明显、持久性差、变化单一。

3.3 沉香特定密度分析

利用外观、气味、滋味等感官指标仅能对沉香进行定性判断,对沉香结香程度缺乏必要的评价手段,那么这个评价方法的完整性就受到了质疑。

沉香特定密度检测方法如下:

(1)将试样在试验环境中放置30min,称量试样质量,记为m1。

(2)在烧杯中倒入足以浸没试样的蒸馏水,将烧杯置于电子天平上,通过支架将试样浸没于水中,观察电子天平显示值。当电子天平显示值稳定即表明试样处于相对饱水的状态,取出试样并立即以湿纱布擦试表面。

(3)将盛有蒸馏水的烧杯置于电子天平上,读数归零,再次通过支架立即将上述处于相对饱水状态的试样浸没于水中,读取天平读数,即为试样的排水质量,记为m2。

按下式计算沉香样品的特定密度ρ,准确至0.001 g/cm3:

式中:

ρ—试样的特定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ρ水—蒸馏水的密度,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m1—试样在自然状态下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试样完全浸没水中所排水的质量,单位为克(g)。

根据这个原理,分别对A级、B级、C级沉香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参见下表1、2、3。

表1 A级沉香特定密度验证结果

表2 B级沉香特定密度验证结果

表3 C级沉香特定密度验证结果

沉香特定密度范围如何确定,是本探究的关键。通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B级沉香的特定密度最小值为0.528g/cm3;C级沉香的特定密度最小值为0.350 g/cm3,低于白木香木材的气干密度值(测试方法不同,数据不可比),几乎不含或少含沉香。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最后确定C级沉香特定密度(0.380≤ρ<0.520)g/cm3,B级沉香特定密度(0.520≤ρ<1.00)g/cm3。特定密度范围界定后,为定量评价该等级的结香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4 结论

根据沉香的外观、气味、滋味特征以及特定密度大小,各等级的天然沉香分级如表4所示。

上述天然沉香分级方法不用区分产地、形成过程、结香程度等,把天然沉香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分级,方法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方便消费者选购时采用,为贸易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沉香品质科学鉴别提供了重要依据。如果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即将发布的林业行业标准《沉香》,三者形成有机的统一,将极大地推动沉香产业的健康发展,造福人民。

表4 天然沉香分级要求

[1]董梦好,焦立超,姜笑梅,等.沉香的资源分布、识别与贸易现状[J].木材工业,2016,(4)20-24.

[2]萧元丁.沉香谱—神秘的物质与能量.2014年版[M].躍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4:118-120.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85-186.

Study on Grading Method of Natural Agarwood

ZHUO Jin-Xun1,2
(1 Wood Carving and Antique Funiture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Center of Fujian Province,Xianyou 351256, Fujian, China)(2 Funiture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Center of Putian, Xianyou 351256, Fujian, China )

In order to normalize Agarwood market, the connotation of natural Agarwood, manual Agarwood and QiNan were summarized,and the scienti fi c classi fi cation of natural Agarwood based on its characteristic of appearance, odor, taste and speci fi c density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is classi fi cation method provides the scienti fi c basis on the identi fi cation, test and trade of Agarwood due to its concise and explicit and strong maneuverability, which will be bene fi cial to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Agarwood industry.

Natural Agarwood; Classi fi cation

2017-04-17

卓金勋,男,莆田市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省木雕古典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木香香味分级
神奇香味在哪里
China’s Approaches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Peace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小区里的木香树
阅读木香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甜美的香味
独具特色的香味币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三位一体的浙江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