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霞之谜

2017-07-24文/

商业文化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丹霞山达摩丹霞

文/ 郑 重

丹霞之谜

文/ 郑 重

丹霞山方圆数百里,雄奇诡险、千怪万状,那烟岚雾霭之下、群峰深壑之间、摩崖庵寺之中、人迹罕至之处,不知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撩拨着人们寻幽探秘的遐想。千百年来,这神秘丹霞的未解谜,有说“丹霞十八谜”的,有说“丹霞无尽谜”的,这里择其要者,略述其中之八以飧游者。

丹霞山命名考谜

“丹霞山”与“丹霞地貌”虽说名闻遐迩,享誉海内外,但“丹霞”这一文采飞扬的词汇究竟始创何时,“丹霞山”这山名到底何时开始称谓,古籍、方志、俚俗、流传各执一词,莫衷一是,至今没有一个确切、权威的说法。“丹霞山”命名考证问题,至今还是一个待解的谜。

遍翻《山海经》、《淮南子》、《水经注》等古书,不见有“丹霞山”之名,《山海经·南次三经》虽有“……又东五百里,曰丹穴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的记载,但是丹霞山既不是江河之源,流经该山的锦江甦不是注入渤海。可见丹穴山与丹霞山绝不是谐音的同一地名。

最早记述丹霞山这一带的古文献,是北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曲江藉进士邓嘉猷《广东通志·山川略》中的《锦石岩记略》,其中有“仁化南隅有崖岩,在缥缈间,石纹四时改易,五色俱备……故名锦石岩”的记载 。以后北宋庆元年间(公元1199年)进士、仁化知县蒙天民的《锦石岩龙王灵感记》、明朝成化年间进士韶州知府王宾的《重修锦石岩记》、明嘉元年仁化知县喻模的《游锦岩记》,以及宋、明时代的诗词等,都是以“锦石岩”为仁南之景、为此地之名,没有见过用丹霞山为地名的。这是因为锦石岩在唐末已经被发现,到北宋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法云长老开山建庵,都只局限在半山以下锦石岩一带,可见当时的锦石岩已知名在先。那个时代的丹霞山尚在蒙昧原始时期,深山莽林、崖高路险、人迹罕至,当时仁化县又人丁稀少(明代从洪武至万历年间人口在六千至九千之间),且集中在平原地区。因此,“丹霞山隐在深山人莫识,锦石岩近水楼台先出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丹霞山”作为地域名词真正见诸诗文词,是在清顺治二年(公元1646年)李永茂买下丹霞山前后。李永茂之弟李充茂作的《丹霞山记》,是最早记述丹霞山开山的长文,可他对丹霞山名字起于何时,没有准确界定。据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仁化县志》中李充茂所作《丹霞山记》载:“……丹霞之名,不自今日始也,自伯子《李充茂》至,而人人知有丹霞焉。”这里明确说明,在李永茂、李充茂兄弟来丹霞山之前,已经有了丹霞山的山名。

但是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的《仁化县志》中《丹霞山水总序》又说:“……传说丹霞山为‘烧木佛地’,李公(李永茂)不忍更改其名。”为什么呢?“烧木佛”是唐代邓州丹霞山天然禅师(公元739-824年)的故事:说天然禅师在惠林寺遇天寒,就焚烧木头佛像来取暖(《祖堂集》)。“烧木佛故事”既然是李永茂故乡邓州丹霞山的事,于是不忍忘本,就用故乡邓州的“丹霞山”来命名仁化的“丹霞山”。这就是说,丹霞山的名字是李永茂取定的。

沿着这条线索,仁化县县志办公室曾经去函李永茂的故乡邓州市,及与之毗邻的湖北县丹江口市地方志办公室,请他们协助调查该地区可否有“丹霞山”的山名,他们都回信说没有。因此李永茂命名丹霞山的依据不足。

那么究竟丹霞山的称谓始于何时呢?只能通过“丹霞”一词出现的时期来推测。

“丹霞”一词,在我国清朝以前的古籍中很少见到,现在的《词海》、《词源》也没有收入这个词。最早出现“丹霞”一词是在明朝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广东通政参议伦以琼的《锦石岩》诗第二首,开句有“水尽岩崖见,丹霞碧汉间”的诗句。这是“丹霞”一词见诸文字的第一次,这时与李永茂购买丹霞山的时间早了近百年。以后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诗人殉家行有诗刻在锦石岩梦觉关的石壁上,诗中有“丹霞烟留处,黄梁秀未曾”之句。此时离李永茂买下丹霞山的时间只相隔12年了。

如果人们怀疑以上两处诗句中出现的“丹霞”不能作地名解,而只能当作“红色的云霞”解的话,那么明代天启七年(公元1628)举人、河南府推官凌云写的《宿丹霞》,就是真正把丹霞山当作地名为诗题的诗作。,时间还是在李永茂买丹霞山之前。

称呼丹霞山的时段界定,大概在李永茂买丹霞山之前的明代。究竟何时,因何得名。仍是一个等待考究的谜。

《徧行堂集》之谜

《徧行堂集》一书,曾使丹霞山蒙受过一次最大的屠戮惨案。《徧行堂集》的作者,丹霞山别传寺的开山祖师澹归和尚,俗名金堡,浙江仁和县人,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进士,官山东临清知州,夙有政声。明末清初,朱由榔在肇庆建立南明政权,金堡以梗直诤言、力抨朝政、不畏权奸而授官兵科给事中。南明亡后,清兵攻陷桂林,金堡即削发为僧,后辗转至广州海云寺充当碗头僧(专门清洗碗具),改法名为今释澹归。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澹归被丹霞山主李充茂延请北来建寺,经数年惨淡经营,别传寺悉具规模,成为粤北一大丛林。

丹霞山、别传寺一众僧俗,都是原明朝赣州巡抚李永茂的旧部官兵、亲信及南明遗老遗少,反清复明之志未泯,东山再起之心常系。澹归身为亡明遗臣,“哭尽冬青徒有泪”,“故陵麦饭谁浇奠”的隐痛就常反映在他的诗文当中。他的遗著《徧行堂集》就是他平生鉴古察今、修身立志的力作。《徧行堂集》分前集、后集,前集因澹归曾协助知府马元纂修过《韶州府志》,而由其后任知府高纲作序,纂刻行世;后集在澹归逝世后,由弟子古止、传涌编纂印行。

《徧行堂集》前后集比较而言,后集是佛儒交融之作,以“菩萨心、孔孟言理言学,写情写性。”故文风清丽而蕴蓄潜藏;前集则是在明清交替时期撰写,故国旧园犹在眼前,亡朝之痛萦绕心间,作为南明遗臣的澹归,自然忧愤交加,不能自已。反映在前集中的文风,也就诤激之词披露,语气棱角峥嵘,亡国之痛溢于言表,怀旧复明之心欲盖弥彰。因此,在澹归离世96年之后,清朝文字狱盛行之时,《徧行堂集》被南韶连兵备道李璜在游丹霞山时发现,并以“语多悖逆,图谋不轨”的罪名举报朝廷。乾隆四十年(公元1776年),别传寺因《徧行堂集》一案惨遭清廷血洗,杀僧众五百余口!丹霞山骨塔、碑志全悉铲平;澹归的遗著、墨刻、笔迹全都销毁,不留一字,私藏者治罪;澹归在地方的诗文、序言、书籍一并销毁,参与《徧行堂集》纂刊及作序的人均予惩治;将丹霞山澹归徒众一律逐出,改作十方诚实戒僧常住。可怜佛门静地,就为这《徧行堂集》被杀得阴霾凄惨,虫蛊噤声,至今山麓锦石岩石坊附近,尚有地名叫“埋人坑”,就是当年众僧丛葬之处。

经这上述一番屠杀清洗,《徧行堂集》前集应是搜焚殆尽了。但是,此书既为南韶连道李璜举报清廷,在当时清廷刑部、京城文史馆或可找到孤本,民间也许还有孑存。但是多年以来,无论官方、佛家、民间都没有该书的消息。《徧行堂集》作为澹归和尚的力作,作为丹霞山蒙尘受难的导火线,作为清代文字狱一大历史沉冤的原始档案,至今无法解开,丢给后人一个千古之谜。

燕岩神钟之谜

在丹霞山的大石山景区,有一座高大的山寨叫燕岩,海拔603米,是丹霞山区域内第二高峰。山势巍峨雄伟,摩崖峭壁,俯仰峥嵘,绝山献深渊,下临无地。就在这燕岩山腰险峻处,有一处寺庙叫“燕岩岩庙”,庙址选在绝壁上大岩洞中,宽阔舒展,有400多平方米。从前庙里香火鼎盛,颇具规模,菩萨罗汉奉列井然,僧尼香客四时不绝,暮鼓晨钟,曾响萦岩头、河富一带的村庄原野。

据当地农民反映,燕岩神庙是一方神仙点化的风水宝地,这里冬无虱蚤,夏无蚊蝇,连蜘蛛都没有。听说吕洞宾云游到此,夜宿燕岩石床上,一蒲扇扇走了所有的虫蚊蛰蛊,留下一片清凉净土。以后天神派遣两位仙女姐妹来此地的西竺岩、燕岩塑造菩萨像,说好三天内谁先完成,谁就陪同王母娘娘去瑶池仙境。姐姐选择了低矮易上的西竺岩,妹妹只好攀上燕岩庙,由于夜晚没有虫蚊骚扰,工效反而快速,抢先造好了菩萨。最后妹妹就边铸造神钟,一边学起鸡叫来,急得姐姐仓促间马虎了事减了工序,结果,燕岩庙的菩萨造得比天竺庙的要好看些,而且燕岩的菩萨还会唱歌。所以,也就有了“燕岩庙的菩萨会唱歌,燕岩庙的神钟会应和”的传说。当年燕岩山下人家,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还真听到过呜咽凄婉的唱和。

当然,菩萨会唱歌是假的,而燕岩庙的那口不同寻常的神钟,有时偶能发声自呜,却是真有其事。

听当地老人回忆,该钟油黑铮亮、非铜非铁,钟顶有几个不同一般的孔洞,互相通连,与悬挂神钟的钟蒂(钟座)又相衔接,和别处寺庙的钟不一样。可能就是这几个不同寻常孔洞,与钟身、钟蒂构成一个气流回旋的谐振腔体,在一定风向贯穿下铿然发声。而燕岩庙的半山绝壁之中,岩洞与山谷相对,四时风大气流湍急,这口神钟挂在庙前,自然吞风引气、呜咽作声。如此看来,倒是菩萨沾了神钟的光,变成菩萨会唱歌了。而在四时风急的环境中,蚊蝇蜘蛛,也是没有驻留的可能,这没有蚊蝇的风水宝地,看来也是大自然的点化。

1958年“大跃进”年代,燕岩岩庙开始废弃,僧尼也都陆续还俗出走。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寺庙拆毁了,菩萨烧掉了,只有那口神钟,被岩头村的社员们抬下山来,挂在村口大树丫上,晨昏敲击,成了社员们上工收工的时间信号。遇到南风天气的夜晚,风从村巷口注入大钟之内,偶尔也会发出嗡嗡的自鸣,引得村中老人们猜疑不定。“神钟真能唱歌”、“神钟有灵气”一时传开……

遗憾的是,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这口大钟便失去了集体出工打信号的价值,闲置多年渐渐被人淡忘,于1987年被一个收破铜烂铁的人买走。燕岩神庙“菩萨神钟相唱和”的谜底,也因缺了这个实物佐证而无从打开。

龙蟠虎卧之谜

自古名山大川,有仙则名,有龙而灵。丹霞山锦石岩下的悬岩峭壁上,离地50多米,赫然镌刻着“龙蟠虎卧”四个大字,每个字五尺见方,阴刻行书,字体雄浑猷劲,是清代韶州人邹完尧所书。在绝壁腾空的悬崖上誊字刻石,现代人尚觉束手无策,当时的工匠究竟是从地上搭架还是从半山的锦石垂篮操作,不得而知。而这“龙蟠虎卧”的内涵和蕴意,更隐藏着无穷的奥秘。

查考邹宗尧写这四个大字的初衷,大概有感于锦石岩连通四个岩洞内壁的“龙鳞片石”。这随四时季节变换而改变颜色的龙身锦鳞,确实象一条藏头匿尾的长龙蹯踞在锦石岩的岩洞中,成为古往今来令人赞叹不已的绝景。尤其是翔龙湖被发现以后,一条活灵活现的飞龙,摇头摆尾,张牙舞爪地缠绕在长老峰下,是到目前为止,全国水面图形毕肖翔龙的唯一景观。“蟠龙”潜藏在丹霞山,引起了人们无遐的猜想,是印证了古人独到先知的眼光,抑或古人早就曾在丹霞山看到什么?悟出什么?

但是翔龙虽现,虎踪难觅。丹霞山范围内虽有白虎岭、伏虎岩、老虎寨等地名,实地考察时却与虎的形象形态相距甚远。照理,如此宽广的丹霞山,方圆几百里,奇峰、异岩、怪石数以千万计,虎形山石不会没有。丹霞旅游开发区的探险者们,正在千山万壑、密林丛莽间苦苦勘查,寻觅“虎踪”,却意外地发现了阳元石、阴元石、天仙桥、连理枝、守寨爷爷和天然禅师墓庐……可是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老虎的形迹。不过,这扑朔迷离的神秘丹霞,险峻深远之处多多,还有十之八九无人涉足,古人或曾见过的“卧虎”,肯定卧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都拭目以待,早日揭开“卧虎”之谜底,破解“龙蟠虎卧”这摩崖石刻的完整故事。

丹霞山悬棺之谜

据《仁化县志》载:仁化县地处岭南,古代居民属于“百越族”范畴。春秋时期,仁化隶属百越,战国时期隶属扬越,秦朝时期属陆梁。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粤北地区(含仁化)才隶属秦帝国的南海郡。秦朝灭亡后(公元207年),百越地方首领赵佗据岭南三郡(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王,并在仁化的城口镇构筑关隘“古秦城”,以北拒汉武。直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国才归顺汉朝。因此,汉代以前,丹霞山所在的粤北地区是百越族的天下。按照百越族的习俗,人死之后安葬要万无一失才放心的。为防止野兽的侵袭,提防人为的损害,死人多选择人迹罕至的高崖绝壁凿洞藏尸,这种葬俗制就叫“悬棺”。丹霞山陡峭的悬崖及岩洞隙穴,正是百越族人“悬棺”的首选宝地。

丹霞山区域内车湾、夏富、岩头等村庄的老人介绍,在大石山、丹霞山、韶石山都曾传说高岩峭壁有“墓洞”的故事,说有些洞口曾滑出过朽棺木板,洞内有骨头、瓦罐……车湾村的一位姓朱的老人说,在一个“墓洞”内,棺材只剩下木渣了,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野蜜蜂窝,他认为死人坑的东西不吉利,许多蜂蜜他都没有要,只在崖下的要棵树干上砍下标记……

为寻觅这个千古之谜,笔者曾约几位当地的年轻教师,请朱大爷作向导进山探秘。深入丛山腹地后,几经山回路转,竟无分东西南北,阴森森林莽绵缠,黑沉沉山岩欲坠,悬崖峭壁倒有无数,却再也找不到原来那悬棺的地址。朱老大爷也摸不清方向了,连十几年前砍下标记的那棵树,也杳无踪影了,时过境迁,面目全非,大家只得打道回府。

查考悬棺葬俗,应在秦汉统一东南沿海以前。以后百越地方政权消灭,归属桂阳郡,隶属荆州,百越文化即融合于楚、汉文化的大流之中,改悬棺为土葬了。因此,悬棺已是二千多年前的事。江南的雨湿促使这类棺葬的消蚀,人为的破坏也毁没了一批悬棺,所残存者,除非在险远幽深处,人力难至间。这古代百越族悬棺之谜,还须探险者继续努力云破解。

丹霞山藏宝之谜

“金银有三挑,不用锄头不用锹,就怕火来烧”,“崖上有红光,金碗响叮当,馋死发财郎” ……这些似真似幻的传说在丹霞山的车湾、夏富、岩头、断石村一带,广为流传。有说某岩洞中深埋有古代匪盗窖藏的,有说某废庵藏有金香炉的,有说战乱时期某富豪在山寨留下三箱金银珠宝的……引得一干梦想发财的人掘尽隙缝徒嗟叹,也给丹霞山的山寨、岩洞、寺庵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这也难怪,丹霞山自唐宋开发上千年以来,已历经了六个朝代。每当兵燹战乱期间,丹霞山以其崖高路险,易守难攻或成为地方官家富户的避难所,或成为兵匪盘踞的大本营。在错综复杂的帮派斗争和利害冲突当中,一些浮财的散失和掩藏也是可能的。但是几十年来,尽管风传谁在哪个岩洞里挖到一罐银元宝,谁在哪个树洞里捡回一对玉鸳鸯……只能姑妄听之。真正在丹霞山苦心孤诣地寻宝的本地人和外地人,很少听说有成功者。

在坤元山(玉女拦江)山顶,有一处叫“禄意堂”的山寨,300多平方米的大岩洞内,用条石砌筑成大小厅室12间,形成一个穴居村落,整体建筑座西朝东,南北两面依崖构筑寨门,前有坪地可种蔬菜,洞内、洞侧各有水井,临东是悬崖峭壁,只要南北两面寨门紧闭,就是一个世外桃源。这山寨原是断石村吴姓产业,民国八年卖给仁化县南门街的六户富商躲避战乱,以后六大户陆续迁居外地,禄意堂重归吴氏所有。解放初,吴姓富户兄弟四人曾逃避到这里,再辗转迁居香港。一些人理所当然地地那里寻找财宝,并将此风扩展到屯军寨、巴寨。一番辛苦折腾,随着发财梦的破灭,禄意堂逐渐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寻宝风也逐渐冷却下来。

但是丹霞山旅游开发区的寻宝队伍却捷报频传,这些辛勤的旅游资源探查者们,除了发现众多新的自然景观外,许多有价值的人文景观也逐渐揭开面纱,还发现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白桂木、银钟花、绿毛红豆、巴戟和秀丽椎。1998年,他们又在翔龙湖景区找到国宝级的活化石—桫椤木,为些震动了华南植物学界。沉寂已久的丹霞达摩兰,听说又有了新的传闻……看来,灵山秀水非虚妄,物华天宝有精犀,丹霞山蓄珍藏宝是千真万确的了。

丹霞达摩兰之谜

丹霞山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浓密的山荫及肥沃的酸性土壤富含丰富的腐植质,很利于兰花生长。因此,这里兰花品类多达数十种,春兰、夏蕙、建兰、寒兰四季都有花香。报岁、白墨、绿云、仁化白、丹霞素、矮脚兰等名品,仁化丹霞也都拥有。而“丹霞达摩兰”的面世,更使兰花界产生一次强烈地震,轰动东南亚。

1988年春初,香港《大公报》报道:“一株价值一百万港元的达摩兰,去年11月在粤北丹霞山发现,现已运抵香港,在裕华国货总公司六楼花市展出……”消息一传出,台湾、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买家纷纷前来探盘,一位台湾女士出价75万港元没能买成;日本最大兰场“寿乐园”派人来港索取资料,并拍照传真日本,以便确定购买事宜。传闻最后的买主为了安全起见,暗箱操作,重金成交后偷偷地运走,传媒无法炒作,就寂无下文了。

但是这一年的暑假,到丹霞山来旅游渡假的人忽然多了起来,且多以森林考察探险为首选项目,一些尚未开辟的景区也有游客的踪影。不用说,这些旅游者们是冲着“丹霞达摩兰”来的,得失成败如何,谁也不会说出来,谁也无法说清楚。只是从此以后,丹霞山再没有听到关于达摩兰的传闻了。是丹霞达摩已采集绝种了?还是丹霞山原本就没有达摩兰?《大公报》有关达摩兰的出产地只不过是借丹霞山的名气?发现拔取丹霞达摩的人是谁?何方人氏?这极品奇兰在丹霞山是否还有遗存……一串串疑团令人迷罔,成为养兰人捉摸不透的谜。

达摩兰是濒于绝种的极品矮种二叶兰,至今世界仅发现两株,第一株因在台湾达摩庙发现,因而命名达摩兰。丹霞山的这株达摩兰,叶片长仅5寸,叶质比普通墨兰厚一倍,叶面上还有一层“蛤蟆皮”;通叶至根柄有美丽明显的脉线,较之台湾的达摩兰更胜一筹,是当今兰花家族中的极品,难怪令如此多兰家趋之若骛。

金童玉女之谜

站在仁化县城的高岗或楼顶上远眺“玉女拦江”,那秀发、脸庞、玉颈、乳峰以及婀娜的身姿,实在令人叫绝。玉女在锦江边一睡万年,不忍离去,这又事因何来?据当地的老人们传说:“玉女离不开金童啊,他们在‘仙人洞’(董塘凡口一带称‘扶北岩’)苦修了千万年,本可以重返天宫了,不想糊涂玉帝听信馋言,一道金牌又令他们在凡间清守戒律。他们想不通,从此不再修行打坐,干脆逃出洞外,躺在锦江边谈情说爱起来。不信,你看金童就睡在玉女隔壁呢……”

就在玉女拦江对岸,从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直到僧帽峰,一线山脉轮廓清朗,活脱脱一个“金童仰卧”的图像:长老峰是头颅,依次是颈、胸、腹、腿,最后僧帽峰俨然成了金童的脚掌,线条流畅,形象逼真。他和玉女头挨着头,依偎着柔软如带的锦江,正述说着没完没了的悄悄话……

人们追究这个故事的起因,金童玉女修行打坐的“仙人洞”到底在哪里?洞里的金童玉女化身是否安在?那洞里还有什么秘密?现在人们可否再去洞里一睹真颜?这是大家都想知道的谜底。

在仁化董塘镇的懒树下村,有一个石灰岩大溶洞,这就是“仙人洞”。洞容深广,早年曾有人从这洞口进去,辗转一天,下午才从仁化镇的新东村大坑底洞口爬出。1963年备战备荒时期,董塘武装部的一位干事曾率六人进洞作防空洞选址勘查,上午9点进洞,因照明失误,11点半即中途返回。言及同中景况,石笋钟乳琳琅满目,神奇古怪不可言喻,简直目不暇给。进洞门即有两条蟠龙,张牙舞爪,稍进依次有八仙厅、地下河、银河滩、松木石、大蟒石、玉帝殿、金童玉女……还有一处白色透明的水晶官。听说金童玉女面向玉帝殿虔心打坐,大蟒石向玉帝殿张口吐舌头。看来前面的故事就是由此联想出来的。

七十年代初,“仙人洞”一带开了个石场,一直采石、烧石灰不断,洞口在长年的开炮采石中崩塌了,以后又被石渣废土填灭,几经沧桑,山势地貌已面目全非,当年的勘查者也已不辩方位,这处地下迷宫就此埋灭了。

现在,仁化旅游资源探查者们,又在寻找“仙人洞”的下落,探访原来山主及知情人,试图搞准方位、清掉石渣,打开洞门,让地下迷宫再展风采,为丹霞旅游再添新的景观。到那时,这金童玉女由修行打坐到双双躺下谈情的谜,就可以从洞中实物找到答案了。

猜你喜欢

丹霞山达摩丹霞
达摩祖师
岁月有痕,最美丹霞——陕西波浪谷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潮风起处是我家
——丹霞小学潮
仁化县助力环丹霞山环境整治
赤水丹霞冠华夏——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仁化·丹霞山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
达摩
情系丹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