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高考生的演奏心理素质培养

2017-07-23姜苏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

姜苏卉

(佛山市南海区艺术高级中学 广东佛山 528000)

摘 要:多数考生在考场演奏时,都或多或少会出现怯场的心理现象,影响真实水平的发挥。考生怯场时常会出现心慌、出汗、口渴、下意识的小动作,导致在演奏时发生忘谱、手指不受控制、气虚等突发状况。笔者认为影响演奏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欠缺演奏技能、缺乏自信心、缺乏应变能力等主观因素,也有考试场地、气候差异等客观因素

关键词:音乐演奏心理 心理素质 音乐高考生

引言

为适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艺术类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艺术类学生已经成为高考大潮中的一支主力军。他们不仅要经历高考文化知识笔试,还要提前赶赴各高校参加严格的专业项目测试,其中器乐演奏,是音乐专业测试的必考科目,占分比重很大。乐器演奏,涉及到人们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感觉等多方面。音乐高考要求考生将自己平时的练习成果,在规定时间内不间断地、完美地演奏出来,在整个演奏过程中,考生除了必备扎实的演奏技能技巧以外,还必将经历复杂的心理活动,显而易见,考生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尤为关键,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笔者尝试从日常训练入手,点滴积累,稳扎稳打,逐步培养考生良好的演奏心理素质,最终在考场中发挥出最佳水平。[1]

一、演奏基本功的积累

基本功是掌握乐器演奏技巧的基础,考生只要长期坚持科学的练习,持之以恒,积累扎实的基本功底,就能逐步提高演奏技巧,更好地为演奏音乐而“服务”。以长笛为例,演奏基本功包括:长音、音阶、练习曲等内容,也就是音色+技巧两方面。其中音色靠长音练习来提升,技巧则靠音阶和练习曲来磨练。在如今拉幕形式的音乐考试中,考生演奏音色尤为重要,能达到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效果,可谓是亮相给考官的第一美好印象。倘若在把握优美音色的基础上,又能干净利落地运指,饱满地完成吐音,这些超强的演奏技巧,就是锦上添花,完美演绎给考场上的每位考官了。[2]

二、自信心的积累

首先源于扎实基本功的给予。功底深厚,演奏就有保障,能力强就能减轻紧张情绪,胸有成竹,自信应对,信心满满地演奏,而每次演奏成功后又会再次助长考生强烈的自信心,形成良性发展。

其次源于自我内心的肯定。考前训练中,考生会碰到各种困难,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而不良的心理反应会影响学生发展和进步。激发考生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就能克服困难,攻破难关。多一份自我肯定,就多一份内心坚定,由内而发的能量将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再者自信心源于外界各方面的支持。老师和家长的肯定态度会让考生自信心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适度的表扬和鼓励是考生的自信心的保障。鼓励的言语、真诚的表扬会使他们精神抖擞,充满斗志。每位考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细心观察,发掘每位考生的闪光点,并强化它,考生的自信心就能进一步得到增强。在训练中,当考生演奏成功时,就及时送上表扬,作出积极的评价;当演奏失败时,就及时送上鼓励,让考生觉得自己虽有不足,但仍有希望,自信心从中得到巩固和增强。

三、音乐表现力的积累

要培养考生的音乐表现力,就要在处理音乐作品的力度、速度、音色、句式等细节上下些功夫。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细细推敲谱面内涵,斟酌细节处理,在尊重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通过精细处理的音乐作品就好比是一块精心雕琢的美玉,将独一无二地呈现出来。当考生的现场演奏已完全投入在音乐美的表达中,就已无畏怯场之事了。

四、自我调节能力的积累

面对紧张的考试,具有坚定地信念对考生十分重要,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正面的心理暗示,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内心的对话,即一种自己说、自己听的自我沟通方式,来保证考前的适度紧张,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五、挫折中的经验积累

失败挫折会打败考生的自信心,但如果能战胜挫折和失败,就能更加坚定自信心,通过困境、逆境来磨练考生的自信心。挫折不是失败,而是积累人生经验,历练人生意志的一件益事。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畏惧,不厌恶,可以使一个人变得坚强。当考生在演奏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解决困难;与此同时,专业技能和功底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演奏的基本功、赛场上的自信心都是考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够淡然面对处理的必然结果。

六、现场应变能力的积累

现场应变能力是当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考生现场演奏中,如何在客观条件的变化中采取巧妙应对策略,迅速分析,都需要考生日常应变能力的积累。随着艺考生的激烈竞争,招生考试形式百出不穷,考生面临的变化和压力与日俱增,提高考生的应变能力,保持健康心理状态非常必要。让考生不管情景有多窘迫和生疏,都不慌乱,冷静、理智、灵活地应对突变、急变,迅速做出合理的调整,果断作出应变方法,使自己始终保持主动性。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保持健康心理状态是考生应该具备的。在日常训练中,老師和家长可以鼓励考生经常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为不同的观众演奏,使学生从心理上适应各种表演环境,这也是减少和避免现场紧张的重要途径。而在演出实践过程中,可以有意安排突发事件,让客观因素变化多端,考生从中锻炼,培养良好的现场应变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考生的心理紧张现象是复杂多样化的,不但是一种心理障碍,还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表现,这种现象既可以调节,也可以转化掉。考生本身可以在日常考试中分析自己的应试状态,以便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对于音乐高考生而言,器乐考试就是一次公开演奏过程,在整个演奏过程中,考生复杂的心理活动贯穿始终。考生心理素质对演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演奏中考生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成绩,在考试中尽量保持一种稳定、放松的心理状态,遇到突发情况不慌乱,坚信自己是最好的。只有心态从容自如才能获得演奏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白玉洁. 音乐心理效应:增进积极品质与舒缓消极情绪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

[2]于飞. 音乐治疗对演奏者舞台紧张焦虑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就业导向下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调查研究
浅析钢琴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浅论广播直播节目主持人的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国防教育对“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