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播州冉氏事迹考信录

2017-07-20罗克彬

贵州文史丛刊 2017年2期

摘 要:有宋播州冉氏,冉琎、冉璞兄弟之外,记载无多。明景泰《寰宇通志》、天顺《大明一统志》提及冉从周,亦甚简略,仅言其举嘉熙进士,官珍州守。至于冉氏族属、父子世系、祖籍里居,更多讹误。本文系《宋播州冉彦正墓志考释》的下篇,旨在通过对有宋播州冉氏事迹的考证,澄清播州冉氏信息传播中的记载讹误,在《杨文神道碑》、《宋史》余玠传、《通鉴续编》理宗纪、景泰《寰宇通志》、天顺《大明一统志》等早期少量文献之外,略微补充播州冉氏部分珍贵细节。

关键词:播州冉氏 冉氏父子 冉氏族属 冉氏举业 冉氏世系

中图分类号:K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7)02-60-65

播州之有冉氏,以现存文献考之,宋淳祐十年(1250)《冉彦正墓志》、咸淳四年(1268)《杨文神道碑》记载冉彦正、冉从周父子事,为其发端。其次,元《宋史》余玠传、《通鉴续编》理宗纪记载冉琎、冉璞兄弟故事则详,播州冉氏声名遂显。而明景泰《寰宇通志》、天顺《大明一统志》,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川志,从周父子,琎、璞兄弟事迹,辗转记述,渐多遗漏,进而讹误。清及民国,史志笔记,叠加记载,播州冉氏事迹,文献层层累积,遗漏讹误,复甚于前。乃至中式科名、父子关系,张冠李戴,支系误接。今且搜罗诸家记述,交互比对,试作考辨,明其真伪,补其遗漏,綴连故实,力图梳理出较为准确、可信的冉氏父子、兄弟事迹。

一、族属难辨,冉氏之先本濮阳

冉氏族属,或以为苗。谭其骧《播州杨保考》谓:“至今言播州人才者,郑、黎以前,厥推冉氏。按冉氏非汉亦非杨保,属冉家蛮。冉家蛮者,苗族也。播州之冉,源出珍州。其移居时代,当在杨保有播之后。琎、璞、从周虽居于播界,以播士显于世,间犹称珍籍云。其子孙仍还居正安(《遵义府志》古迹)。”或与酉阳冉氏关联,类同土家。李泽民、李泽君《土家族抗元英雄冉琎、冉璞》通过珍州冉氏,将播州冉氏与酉阳冉氏关联,再以酉阳冉氏族为土家,推出播州冉氏亦为土家1。二说皆为推测,细考并无确据。近年出土的《冉彦正墓志》,开笔即云:“宋冉氏派自濮阳,公之父□□始游播而家焉”,足见冉氏来自中土。清代郡人程生云亦称在冉氏来自濮阳,其诗《怀冉琎冉璞兄弟》云:“一门并产双南金,文武才名耀古今。余玠雅能资妙略,蒙哥何得陷孤岑。濮阳禋祀终宜永,湘水宗祧远莫寻。叹我后君生已晚,春风徒惆冉家林。”

今考濮阳,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地在濮水之阳,因以为名。古颛顼之墟,夏时为昆吾国。春秋曰帝邱,为卫国都。战国曰濮阳,仍为卫都。秦始皇五年置东郡,汉以濮阳县,为东郡治,后汉因之。晋咸宁三年,改置濮阳国,仍治濮阳县。东晋后,郡移邺城,以濮阳为属县,后魏因之。隋属东郡,唐属濮州。五代晋天福三年改属澶州。开运元年,升为晋宇军节度。宋曰澶州澶渊郡,镇宁军节度。崇宁四年,建为北辅,五年升为开德府。宣和二年,罢辅郡,属河北东路。金仍曰澶州,皇统四年改曰开州,属大名府路。元因之,明洪武初以州治濮阳县省入,仍属大名府。清朝因之。民国三年,复改濮阳县。1983年改濮阳市,1987年复置濮阳县。笔者以为,濮阳在今河南东北,中州腹地,播州冉氏来源此地,难以苗族、土家论之。其实,中华民族,华夏边缘不断演变,夷夏界限日益外延,今为夏者,昔或为夷。今为夷者,明或为夏。自家以为夏者,他者或以为夷。自家以为夷者,他者或以为夏。夷夏分别,想象多于事实,辨识多无价值。

二、冉氏祖籍,本贯播州改珍州

冉从周,或谓为珍州人。由是播州冉氏,详其籍贯,则为珍州。道光《遵义府志》郑宜传谓:“郑宜,字垂裳。弱冠为诸生,家贫,昼耕夜读。尝以州自改流无以科目著者,而罗云师辈又以州无人,借籍以显,益肆力经史,尝终夕不寐。知州汪曾垣过其门,召见,叩其志。曰:‘宜得为珍州冉从周,足矣。汪大喜,曰:‘果尔,余当迎君于驷马桥。后果中康熙辛卯四川乡试,汪迎之如约,颜其楣曰‘破天荒。自后设教闾里,弟子岁常数十。州人知力学,取科第者,皆宜倡之也。”1

今考从周父子、二冉兄弟里居、葬地,均非珍州。其为播州人,殆无疑义。谓其为珍州者,盖因冉从周历官珍守,子孙世居故也。前据道光《遵义府志》,冉氏子孙居正安,绥阳本邑无人。从周、二冉里居绥阳,宋为播地。子孙别居正安,宋为珍州。后以子孙世居之地逆推先祖籍贯,是为从周、二冉为珍州人说法之来源。今道真县上坝乡,清正安州地。播州冉氏子孙,宋元鼎革,隐德弗耀,别居珍州正安,即为此地。清人于钟岳诗《长官司上坝场示冉氏诸生》“旧俗相沿重读书,家家种树绕茅庐。高低田水明如镜,深浅云林可绘图。幽处自应人罕到,空山惟听鸟相呼。不知画地为军阵,可有当年琎璞无?”是证冉氏子孙之居正安情形2。

而冉氏后人,别居珍州之外,散居播州遵义,时或有之。明何乔新《勘处播州事情疏》载成化二十二年三月内,重安长官张渊访知杨爱要去雷水祭扫,密令朱留等前去地名三木垭伏候,令马奴已死弟三奴在彼帮助。不期杨爱往地名冉家上坟,朱留等各散回家。地名冉家,即道光《遵义府志》古迹记载之冉家林,其侧即为官坟嘴、俗称皇坟的杨氏墓葬群,其地当为播州冉氏零星散居之地1。清播州康熙《罗氏族谱》亦载,郡有冉和尚者,茕茕无依,舍身玉皇观。遵邑名士罗良佐念为琎、璞二人后裔,名贤之嗣,雕落若斯,乃赎之以归,以中表之女妻之,由是冉氏子孙继续不绝。

三、世系紊乱,冉璞从周非父子

故老相传,冉璞、从周为父子。郑珍闻之,载入道光《遵义府志》卷十古迹冉琎墓条,遂为定说,沿袭日广,鲜有疑者。志云:“冉璞墓,在绥阳金里徐阳台,与其子从周同兆,今碑记无存。”时隔数年,郑珍也不敢遽然肯定冉璞、从周之为父子。其辑《播川诗抄》,始存疑惑:“或告余,从周即冉璞子,墓并在绥阳金里徐阳台,未审有实验否。”其后民国年间,谭其骧著作《播州杨保考》,第五部分杨保同化诸族中,亦疑此说,谓“《府志》古迹即以从周为璞子,据《播雅》郑宜传知未有实验。”今以冉氏族谱、彦正墓志驳证,冉璞、从周非为父子,殆无疑义。吕金华据渝黔冉氏族谱立论绍介播州冉氏,世系生卒亦详,遽难断定确否,亦足参考。且列七代,存案备考:

二冉高祖冉贵宝,业儒。曾祖冉继业,业儒。祖父冉任重,业儒。生父冉茂隆,业儒。生于淳熙二年(1175年),卒于淳祐七年(1247年)。娶张氏,生冉琎。继娶王氏,生冉璞。冉琎,生于庆元元年(1199),卒在宝祐六年(1258)。娶李氏,生子,迁徙正安。冉璞,生于嘉泰元年(1201),卒于景定元年(1260),娶王氏,生冉胜。冉胜,字克明,生于嘉定十五年(1222),卒于咸淳七年(1274),娶王氏,生二子:仲权、仲叔。冉仲权,生于淳祐四年(1244),卒于泰定五年(1326)。四传,有裔冉轲。

而据《冉彦正墓志》,别见彦正、从周之为父子,与冉璞、冉胜父子另一世系传承。兹据墓志同列于此以为分辨:迁播始祖冉某,生子彦正,字从道。生于淳熙五年(1178),卒于淳祐七年(1247)。子二人:长从周,以春秋学登庚子第。次兴周,业进士。孙五人:梦龙、化龙、应龙、□龙、士龙,皆世其业。

四、兄弟住居,城郊郭县两宅第

二冉,播州名士,谓冉琎冉璞兄弟。二人住居,一在郭县,生长于斯。一在城郊,为其别业。

乾隆五年《贵州通志》卷七古迹、乾隆二十四年《绥阳志》古迹均称平木山,至民国十七年《绥阳县志》卷一古迹则称平母山。今其乡人为称平木台、平母台。山、台合一,亦称平木台山或平母台山。平母台的地名来源,今人李泽民、李泽君等言之甚详:“冉琎、冉璞生于绥阳县洋川区雅泉乡青山村平母台山中。平母台原叫平木台,因琎、璞兄弟一为前母所生,一为后母所生。继母賢淑,明达事理,待琎如己出,视兄弟如一人,当地人遂改平木台为平母台。”2之后,还有贫母台的称呼,见《冉琎冉璞简介》一文,说冉琎三岁死了母亲,一年后有了一位后母。不久,降生同父异母弟冉璞,冉父不久也因病去逝。后母是个很贤惠的人,照顾冉琎胜过照顾亲儿子冉璞,辛苦地供养两个儿子读书,使他们成了了不起的人才。为了纪念冉母这位杰出妈妈,人们把冉家住地一带叫成了贫母台。

曹学佺《四川名胜志》遵义府云:“城北门有廖孝廉故宅,城东郭有二冉故宅,司北有苗斋郎故宅。”乾隆《贵州通志》卷七古迹遵义府云:“冉璡冉璞故宅,在府城东十里,地名冉家林。二冉故居,在绥阳县西南五里平木山,其址尚存。”道光《遵义府志》卷十古迹云:“二冉故宅,《陈志》在遵义城东十里,今地名冉家林。按,《陈志》无平木山故宅,《通志》并列之,以冉家林者称冉璡冉璞故宅,以平木山者称二冉故居。今验二处,以绥阳平木山者为是。其宅址今为周氏所居,二冉墓亦在附近。其遵义之冉家林,《陈志》谓为故宅,想非无据,岂二冉兄弟或当时在遵义有别业耶?”

咸丰《播川诗钞》程生云诗《怀冉琎冉璞兄弟》郑珍按云:“冉家林,在遵义县东四十里,其侧有地名官坟嘴,明宣慰使杨爱妻田氏墓在焉。旧《府志》谓二冉故宅在此,而《绥阳志》谓县西南五里平木山有二冉故宅,《通志》则两处并列之。今验二冉子孙居正安,琎墓在绥阳郎里凤凰山下汪家园,璞墓在绥阳金里徐阳台,皆久圮无识者。嘉庆五年,周时庵霖孝廉过汪园,见石棺中广,因入窥之,棺髹漆如新,以铜环双纽悬石盖下前和署金字为‘冉琎名。始知是先贤墓,令掩其石缺封之。棺上又有金字七言绝句一首,时庵曾写记,惜已没,无从问矣。平木山宅址,今为周氏所居,墓既并在附近,则二冉居在绥阳为确。冉家林或其别业,或子孙移居,自不嫌更有故宅也。”1

五、始破天荒,何式科分难考定

播州冉氏进入史家视野,当从冉从周始。然世远年湮,从周事迹,今存文献仅得寥寥数语。进而中式科名,父子关系,张冠李戴,支系误接。

宋元以降,今存文献,不见从周记载。有明至清,记载始多,然多重复,并无新增。景泰《寰宇通志》卷六十九播州宣慰使司科甲谓:“冉从周,播州人,宋嘉熙二年周坦榜进士。”天顺《大明一统志》卷七十二播州宣慰使司亦曰:“冉从周,郡人。举进士时呼为破荒冉家。历官为珍州守,有善状。”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川志沿袭《统志》,记载多同。嘉靖《四川总志》卷之十四播州宣慰使司记载:“冉从周,嘉熙进士,时号为破荒冉家。历官珍州守,有善状。”

从周之号破荒冉家,谓其嘉熙之中进士,开播州名士中式之先。至其科分,景泰《寰宇通志》谓嘉熙二年,西元1238年。天顺《大明一统志》、历朝四川通志皆未之及。近年出土的《冉彦正墓志》则谓其以春秋学登嘉熙四年(1240)庚子科进士,与《寰宇通志》载其登嘉熙二年戊戌科周坦榜进士有别。考诸史籍,未闻有登嘉熙四年进士第者,而中嘉熙四年庚子举则有之。《吴郡乡举题名碑》有嘉熙四年庚子科举赵强等一十三人,钦定四库全书《江西通志》卷五十一选举三有嘉熙四年庚子解试秦发等人。由是,从周之破天荒,到底是中举?抑或进士?至于科分,到底嘉熙二年?抑或四年?诸处记述,皆极权威,矛盾如此,已难考定。

六、兄弟出山,合州通判权发遣

南宋文散官阶二十有九,第二十三阶承事郎,正八品下。第二十五阶承务郎,从八品下。而宋朝官制,判、知之外,又有权发遣、权通判者,谓因其资轻而骤进,故于其结衔称权发遣、权通判以示分别2。二冉兄弟,初无以显,并无功名。淳祐三年(1243),余玠为四川制置使知重庆府,城钓鱼山,徙合州治于上。举二冉而用,宋廷以琎为承事郎,权发遣合州。璞为承务郎,权通判州事。城钓鱼,徙合州治事,悉以任之。知兄弟二人,资轻质浅,权且发遣、通判而已。又,二冉入幕余玠之先,曾游贵阳。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三,贵州宣慰使司流寓目下,即以冉琎居首。传云:“宋冉琎,播州人。与弟璞俱有文武才,隐居蛮中。尝同游贵阳,观山川险易,若有所营,时人莫识,以为景纯之流。后伏策谒余玠为画城钓鱼山之策,人始知其异云。”

二冉抗蒙之功,在参与了合州钓鱼城的建筑。然川、黔、渝史家,过奖二冉筑城之功,极少提及他人。怠《宋史》余玠传记载余玠、二冉参与筑城事特详,而他人参与筑城之事略而不书。至于他处,余玠、二冉之外,诸人筑城之事,偶有所见,亦仅数字略过,致以修筑钓鱼城击败蒙军进击之功,多归余玠、二冉。考诸载籍,四川重庆府合州钓鱼城,除淳祐三年(1243)四川宣谕使权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权发遣合州二冉而外,之前尚有嘉熙四年(1240)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彭大雅、合州守甘润,之后还有宝祐二年(1254)兴元都统制兼知合州王坚、景定四年(1263)兴元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合州张珏等先后四次修筑。而二冉功绩,则在看清钓鱼为川渝抗蒙战略重心,进而参与城池设计,组织迁移治州等。诸人分工合力,川渝抗蒙山城防御体系乃得以完成。至若钓鱼山寨,筑城建议、城池设计,当推甘润、二冉诸人。采纳决策、城防规划,则在大雅、余玠诸人。调集民力,组织施工,功归甘润、王坚、张珏诸人。而独甘润嘉熙四年(1240)、淳祐九年(1249)、宝祐二年(1254)兴筑钓鱼山、青居山、紫金山三城,勋劳尤多。1

七、落寞归乡,忠骨迁葬埋桑梓

新修《绥阳县志》人物,首传即为冉琎、冉璞兄弟二人。传云,南宋宝祐元年(1253),余玠遭投降派谗害,二冉兄弟卸职回播,冉琎郁闷而卒。宝祐六年,蒙军兵分三路,夹攻南宋。蒙哥率军十万之众兵临四川,开庆元年(1259)进抵钓鱼城下,合州军民英勇抵抗,蒙军败北。冉璞闻讯,狂欢而卒。《县志》遂定冉琎、冉璞卒于1253、1260年。笔者疑惑,《县志》之于二冉卒年,定在宝祐、开庆元年,未知何据。文末既谓冉琎之卒,在宝祐元年(1253),开篇却注为1258年。一文之中,错出如此。行文随意,亦见一斑。要非1258为1253识读之误,排印之错耶。《县志》既为官书,权威自无疑问。他人据以为文,无复怀疑。讹误辗转流布,为害亦甚。

今据《冉彦正墓志》,新修《绥阳县志》言二冉归乡,落寞去世,仔细推想,或为实情。墓志谓彦正之卒,在淳祐七年(1247)。之后归葬祖茔,在淳祐十年(1250),已隔三年。再葬曰归,则初葬外乡,殆无疑义。客死他乡,迁葬回里,两撰墓志,或有苦衷。初志撰者既为制参,兼任提刑,熟悉志主行事履历,撰其墓志,彦正、从周,或其同僚。志主父子,奉调从征,编籍行伍,入职军幕。而彦正尽瘁帷幄,亡于战阵,理亦合情。生为人杰,死亦鬼雄,他乡异地,青山有幸,瘗埋忠骨。葬制恢宏,制参撰文,墓志表彰,或详或繁。

冉氏之所以如此,殆彦正从周父子、冉琎冉璞兄弟等播州冉氏一族,在播州雄威军都统制杨价、杨文、邦宪祖孙率领之下,与播州雄威军中军总管罗君旺、罗魁、罗季明祖孙,统领袁世明、总制袁猛父子,总管赵寅、田万,播州路漕宪赵应定、幕参冉从周,重庆路兵马钤辖王震孙、珍州总制郑昌孙、路分统制田通庵、朗城土目冯进贤诸人,一道奉调南宋将领赵彦呐、彭大雅、余玠、俞兴等人麾下参与抗蒙战争。播州诸人驻防各地,分属各将,冉氏一族或正跟随某人麾下抗战。其后将或失势,世异时移,人情不再。冉琎冉璞兄弟、彦正从周父子,黯然归里。忠骨随迁,魂归故里,时为祭扫,存亡两慰。从周迁葬彦正骨殖,斯为家事,不必张扬。旧志或繁,表彰已为不必。且已深埋地底,不必起掘,搅扰亡灵。且随墟冡,长伴忠魂。于是复撰新志,权作告慰。故旧为文,从简记事,且为隐秘,形式而已。

八、归隐道山,金郎二里各一处

乾隆《貴州通志》卷七:“宋二冉墓,在绥阳县朗水里。冉琎为合州知州,冉璞为合州通判,俱祀乡贤。”乾隆《绥阳志》丘墓卷:“二冉墓,在郎水里。”道光《遵义府志》卷十冡墓:“冉琎墓,在绥阳郎里七甲凤凰山下汪家园。其子孙居正安,本邑无人,墓久圮。嘉庆五年,邑举人周霖过其墓,见石椁中广,可容一人。遂入窥之,棺髹漆如新,以铜环双纽悬石上,前署金字,为冉琎名。始知是先贤,令掩其石而封之。棺上又有金字七言绝句一首,霖曾录出。今霖殁,无从问矣。冉璞墓,在绥阳金里徐阳台,与其子从周同兆,今碑记无存。按,二墓,通志题云宋二冉墓,注在郎水里。县志亦然。今考在郎里者为琎墓,而璞墓乃在金里,前志并误。”1

1952年兴修水利,琎墓复毁。当时曾于墓中发现金饰一件,玉器十八件。金饰被变卖,玉器为当地十八农户瓜分。做墓室的石板上还有铭文,可惜被用来铺筑水沟,至今湮没。《冉彦正墓志》志石购于遵义,出土地点若非遵义城区,当为距遵义不远的城郊区县。

The Survey on Rans Deeds in Bozhou During Song Dynasty

Luo Kebing

Abstract: There are except Song Bozhou Rans, Ran Jing, Ranpu,no others mentioned.Ming Jingtai ,Tian shun mentioned Ran Congzhou, but very briefly,it only said he was Jiaxu Jingshi,to be a Zhou Official.There are a lot of mistakes about Rans belongings, Father and sons officials,their hometown and neighbors.The article is about the following of Song Bozhou Ranyanzhengs Grove Explanations, it will give an explanation and survey of Song Bozhou Rans Deeds, through it will explain clearly the mistakes of Song Bozhou about Rans information.Besides the earlier a few bibliography of Yujiezhuan,Li zhong ZHuan,Jingtai ,Tianshun , we have some complement in valuable details partly for Bozhou Rans.

Key words: Bozhou Rans, Rans father and son, Rans Kins and Relatives, Ranss achievement, Rans Family Officials

责任编辑:张 翔

作者简介:罗克彬,遵义播州籍。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遵义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季高书院山长,著有《播州杨氏史籍编年》。

1 参李泽民、李泽君文《土家族抗元英雄冉琎、冉璞》,载《贵州文史丛刊》, 1991年,第2期,第35-38页。又,吕金华《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绥阳人:南宋名贤冉琎冉璞传略》谓:“有部分专家据冉氏多居于绥阳、正安、道真、酉阳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一线,断定冉氏为苗族或土家族,理由是不充分的。据渝黔冉氏族谱记载的冉氏族源,冉氏应来自北方儒业世家,而不是土家族聚居的湖南、湖北、贵州三省,不应该是土家族,而是世代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汉族。”。

1 郑宜小传,见道光《遵义府志》卷三十四列传二正安州下,亦见咸丰《播雅》卷八郑举人宜谢汪牧诗二首题注。《播雅》传云:“宜,字垂裳,正安人,康熙辛卯举人。其先出于唐宰相畋,畋长子开成荫边镇,四子开成官淮南节度使,娶朱温女,始入播。嘉熙间元兵犯蜀,剽掠珍州,其裔昌孙率民兵御之。事闻,授本州总制。至元,世为珍州蛮夷总管。明洪武五年,总管瑚内附,诏改为真州长官司,即以瑚为长官。从傅友德破伪夏,擒其将江中立,入觐赐印绶。十传至葵,以征播率先归附为乡导,改流后授州同知,世袭,国朝裁之。垂裳,其族也。弱冠,为诸生。苦贫,昼耕夜读。尝以州自改流无以科目著者,而罗云师辈又以州无人,借籍取显,益肆力经史,每终夕不寐。知州仁和汪曾垣过其门,召见,奇之,叩其志。曰:‘宜得为珍州冉从周,足矣。汪大喜,曰:‘果尔,余当迎子于州界上。后果中蜀闱,曾垣迎之如约,颜其门曰‘破天荒。自后设教里闾,弟子日众。州人知笃学,取科第,皆垂裳倡之之力。诗文一无见录,世传谢汪牧诗,亦艺林佳话也。”《播雅》载其《乡荐归,州牧汪公枉驾远迎,马上口占奉谢二首》诗云:“三蜀贤书偶挂名,却劳贤牧远相迎。都濡江水深千尺,不及汪伦此日情。降珍不降已千秋,举子山名空自留。不赖文翁能教授,破荒哪得冉从周。”

2 于鐘岳诗《长官司上坝场示冉氏诸生》,载民国《黔南丛书》第六辑于钟岳《伯英遗稿》外二种之《西笑山房诗钞》第二帙《正安集》。诗题自注“地多冉氏”,诗末复注:“冉琎、冉璞,宋时人。今冉氏诸生,皆其后裔也。”

1 参何乔新《堪处播州事情疏》,在《纪录汇编》卷五十一,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本第57、58页;道光《遵义府志》卷十古迹二冉故宅、杨爱妻田氏墓条,卷三十一土官播州宣慰使司杨氏条。

2 李泽民、李泽君:《土家族抗元英雄冉琎、冉璞》,载《贵州文史丛刊》1991年第2期。

1 见咸丰《播雅》卷一程生云诗《怀冉琎冉璞兄弟》郑珍注文。程生云《怀冉琎冉璞兄弟》诗亦载同治《黔诗纪略》卷二十,莫友芝传证复引郑注如前。谭其骧《播州杨保考》之五杨保同化诸族考及冉氏亦云:“琎、璞故居,在今绥阳县西南五里平木山。琎墓在县之朗里,璞墓在县之金里。旧说府东四十里之冉家林为二冉故宅,非是。详《府志》古迹。”

2 清袁枚《随园随笔》官职中:“宋法判、知之外,又有云‘权发遣者,则因其资轻而骤进,故于其结衔称‘权发遣以示分别。程大昌《演繁露》云:‘以知县资序隔二等而作州者谓之权发遣。”

1 参刘道平《钓鱼城在宋蒙(元)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载《刘道平钓鱼城研究文选》,重庆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第2、5页;陈世松、匡裕彻、朱清泽等著《宋元战争史》,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资水悠悠2012年02月25日新浪博文“铜梁人阳枋的《上宣谕余樵隐书》”;罗克彬纂辑《播州杨氏史籍编年》,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

1 绥阳籍人牟应杭《从冉琎墓的发现谈播州“二冉”》称:“60年代初,我曾作考古工作,在一次田野清理调查中,在与今遵义、桐梓和绥阳三县毗邻的元田坝,偶然发现冉琎墓。墓为石室,据其规制大小和墓室顶部所存铁环,当系无椁悬棺的单人墓葬。”现绥阳县委宣传部长吕金华认为,“牟文指的当是贵州省考古队1956年4月配合川黔铁路修建调查时,在桐梓县元田坝冷村附近山上荆棘丛中发现早期开口的大型石墓。通过对这个石墓的清理,发现墓室内放石雕棺材一具,与西安唐代懿德太子墓石椁有因袭关系。”“如果没有过硬证据,便认定此墓为冉琎墓,是缺乏说服力的。而且冉琎故宅离凤凰山只有十余公里,离元田坝则有近百公里,在交通极不发达,且多崇山峻岭阻隔的情况下,冉琎选墓上百公里远,也不太可能。”牟文见冯楠主编《黔故续谈》,贵州省文史研究馆1994年4月,第150-152页。吕文初载《贵阳文史》2011年第6期,题《贵州南宋名贤冉琎冉璞传略》;选入农文成主编《600年贵州》,题《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绥阳人:南宋名贤冉琎冉璞传略》,贵州科技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第033-0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