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楂枝梢病害的防治

2017-07-20丛聪

农家之友 2017年6期
关键词:枝梢分生孢子病株

山楂枝梢病害的防治

枯梢病发生特点

该病主要危害果桩;即果柄坐落处。染病初期,果桩由上而下变黑,干枯,缢缩,有明显的病健界限;发病后期,病部表皮下出现黑色粒状突起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座;后突破表皮纵向开裂。翌春病斑向下蔓延,严重时新梢枯死。叶片萎蔫,并残留于树上不易脱落。

山楂枯梢病的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中的樱桃枝枯壳梭孢菌。又称枝枯病。该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二至三年生的果桩上越冬,翌年6~7月遇雨产生分生孢子,此时可进行再次侵染,一般会从二年生的果桩入侵,形成病斑。老龄树、弱树、修剪不当及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重。一般是在树冠内膛发病较多。此外,该种病害的发生与否与当年生果桩基部的直径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直径0.3厘米以下,发病重;0.3~0.4厘米发病较轻,0.4厘米以上,基本不发病。

防治技术

一是选择抗病品种。

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修剪。采后及时深翻土地,同时沟施基肥100~200公斤/株。早春发芽前15天,施碳酸氢铵1~1.5 公斤/株或尿素0.25 公斤/株,施后浇水。

三是病菌主要在2~3年果桩上越冬和造成病枯梢,因此应采取冬季修剪和发病期及时剪掉病枯枝梢以消除菌源,可以有效地减少菌源控制病害。可在发芽前喷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1:I:100倍式波尔多液,或10%银果乳油500~600倍液等。

四是发生期进行药剂防治。5~6月进入雨季后.喷洒62%噻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近年来,山楂枝梢病害有蔓延趋势,严重影响着山楂的产量、品质和价值。常见的枝梢病害有山楂枯梢病、山楂丛枝病等。现将山楂枝梢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600~8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15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丛枝病发生特点

染丛枝病的山楂树早春发芽迟,一般较正常植株晚1周左右,无明显节间枝条,可致使小叶簇生或黄化,病枝由上向下逐渐枯死或花器萎缩退化,花芽不能正常抽出果枝或花小、呈畸形,花多由白色变成粉红色至紫红色,不结果。病株根部萌生蘖条,易带病,移栽后显症,1~2年内枯死。病原为山楂植物菌原体。发病规律是:多与蝽象、叶蝉、蚜虫等刺吸式昆虫在病、健树上危害、交叉传染有关,其自然扩散存在初次侵染源,其分布特点为常在发病严重地块有几棵山楂树同时感病,呈点片状分布。

防治技术

一是培育无病苗木。在无病区采取接穗、接芽;接穗消毒,对于带病接穗,用1000毫克/公斤盐酸四环霉素液浸泡30分钟可消毒灭病;苗木培育时可喷洒盐酸土霉素溶液500~1000毫克/公斤,连喷3次有效果;苗圃中一旦发现病苗,立即拔除。

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加强果园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深翻土地。土质较差的可换土,改良土壤,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三是铲除病株,防止传染。结合冬季修剪,将病枝残枝剪除,发现有病树及时刨除,清除传染源。清理果园,集中烧毁。

四是主干环剥。可在春季树液流动前,在树主干的中、下部进行环状剥皮,阻止病由下向上蔓延。

五是及时防治蝽象、叶蝉、蚜虫等刺吸式昆虫,防止传病。

六是灌药防治。4月、8月在病枝同侧树干钻2~3个孔,深达木质部,将薄荷水50克、龙骨粉100克、铜绿50克研成细粉,混匀后注入孔内,每孔3克,再用木楔钉紧,用泥封闭,杀灭病体,根治病害。

七是涂去疯灵。春季发芽前,于树干基部开1个环状小槽,深达韧皮部112,将药液灌入槽内,用塑料薄膜包扎严密,隔1个月再涂1次。树粗20厘米施8克,40厘米施16克,疗效较好。(丛聪)

猜你喜欢

枝梢分生孢子病株
He knows he has wings
树的哲学
鸡 妈 妈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乡夏晨曲
香梨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获取方法及萌发条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