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北方生猪产业生态发展大会精彩报告分享

2017-07-20冯娜

猪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养猪猪场仔猪

中国北方生猪产业生态发展大会精彩报告分享

本刊编辑/冯娜

为顺应我国生猪规模养殖重点区域西进、北移的发展趋势,促进北方养猪产业升级的发展需要,首届中国北方生猪产业生态发展大会暨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2017年度学术年会于2017年4月19日在北京密云隆重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了很多行业内的权威专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养猪理论与实践的饕餮盛宴,可谓干货满满,在此,小编将大会的精彩报告整理如下。

生猪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养猪朋友的关注,印遇龙院士在报告中指出要从源头治理养猪业环境污染问题,治理思路要从减量化到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转变。源头控制的策略主要通过营养调控策略、矿物元素减排策略、无抗生素控制策略来实现。此外,印院士还对建立动物福利和环境友好的养殖体系、开发新型的抗菌药物替代品,改善动物的免疫和健康状况,减少抗菌药物在动物养殖中的使用及其在动物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闫之春博士针对养猪企业间经营效果对比的财务方法进行辨析,介绍了不同企业间投资、经营效率、效益比较的财务方法,闫博士在报告的最后总结到我国养猪企业正缓慢地向现代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过渡,仍处于现代化的初期。农业企业资本性投资的分析已经是一个严肃、科学的过程,不能再依靠简单笼统的分析做决策,以防止投资损失或机会损失,需要有专业人士的专业报告。投资养猪主要是科学的投资收益对比。不同规模养猪企业之间投资、经营、管理效果的对比,归根到底是要依据单位千克上市产品(千元销售收入中)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项目来对比,来分析。在目前资产、投入品、服务的供应尚未专业化的情况下,大型规模养猪企业的经营管理,首先需要理清不同层次、不同模式下的经营主体,应更加关注结果指标,少考核过程指标。根据不同猪群、不同经营风险类型、不同核算方式,将繁殖猪群与生长猪群分开,明确产出率和成本指标的考核重点,进行管理和经营。

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分会理事长李职在会上提到,我国生猪产业从自然生态向产业生态发展的过程大致分为6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第6阶段,近几年随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新环保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文件相继出台,环保对养殖的影响日渐加大,多地划定禁、限养区并开启大力度的猪场拆迁潮。养猪产业发展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处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养猪企业无论是否被划定在禁养区,也都要着手转型升级。这不仅是国家环保的要求,也是企业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同时,优质化、多样化、生态化是养猪产业发展新趋势。

段宏超处长就我国生猪发展现状、趋势和相关的国家政策为题为大家做了精彩的报告,从我国生猪生产的现状趋势、发展思路、资源化利用、政策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报告中段处长特别指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生猪生产发展面临的挑战:养殖成本不断攀升、环保压力持续加大、资源约束趋紧、国际竞争加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危与机是并存的,如何抓住机遇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是值得思考的。要把握转变方式,提质增效、农牧结合,优化布局、龙头带动,产业融合、市场主导,政策支持的原则来提高效益、保生态、促安全、稳供给。

李保明教授从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影响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规模化养猪的环境理念与问题思考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大量的图片向大家介绍了国外养猪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深圳比利美英伟营养饲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利美英伟)杨宽民博士指出,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和适应当前养猪业的需求,饲料业应注重母仔猪日粮产品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创新与改进。首先,怀孕母猪最为关键且又往往被忽视的生态需求——健康是怀孕母猪日粮设计的要点和重点,比利美英伟清洁日粮通过选用洁净原料和优质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解决了怀孕母猪便秘和霉菌毒素污染的问题,能够提高整个猪群的健康水平和养殖生产效率;其次,根据生态学、行为学和营养学的特点,可以将母猪与仔猪放在一个同一系统考虑营养和饲养,并且对原料经过前处理和预消化工艺,可以解决哺乳母猪与仔猪之间消化能力差异,同时通过各补充日粮可填补哺乳母猪与仔猪之间某些营养需求的差异。从而,一套母仔猪日粮方案就可以实现母猪从进入产房待产到仔猪保育结束后的所有饲养管理目标;第三,比利美英伟当前建立了生物技术“四合一”平台,可实现饲料产品中的价格昂贵的关键组分不再对外采购,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目前,该平台已经基本完成,可生产和提供部分关键组分,下一步需要与饲料加工工艺的联合使用和规模的扩大,欢迎各界有志之士分享和共同进一步开发和转化;最后,生物技术“四合一”平台与前处理、预消化等创新的加工工艺实现联合使用之后,饲料企业可以独立地以低成本生产高质量的母仔猪日粮,从而真正实现和建立精准饲养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张勤首先通过图表的形式介绍了传统育种方法的选择成效与成功案例,并指出由于该方法依赖表型信息所存在的局限性。随后重点讲解了基因组选择的优势,同时指出PIC、Topigs、Hypor、Danbred、温氏等公司也在应用基因组选择方法,在PIC的应用提高了选择准确性,加快了遗传进展,未来几年每头商品猪的价值将额外增加30.9元,并强调实施基因组选择需要具备经费、技术、计算能力等条件,且常规育种仍然需要坚持并加强。

北京大北农集团研究员宋维平在报告中强调养种结合是解决规模化猪场粪污的根本途径,并就实现养种结合提出对策建议:1)建议实施“猪场粪污治理行动计划”;2)“养殖场注册备案制”;3)研究建立出栏万头商品猪猪场养种结合技术体系,包括工艺、标准、测土、测肥等技术内容;4)按养种结合要求开发猪场粪污处理、收贮运施所需的机械设施;5)流转猪场周边可消纳粪污的田地、林地草地等;6)为土壤生态安全所需调整饲料配方、提高养殖设施水平、强化生物安全措施;8)大力度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就《我国主要猪病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作重要报告,指出“猪蓝耳病”不同类型猪场的主要控制措施是禁止使用活疫苗;做好生物安全措施、严防PRRSV的传入;引种严格监测与检疫,禁止引入阳性猪(抗体阳性、病毒阳性);定期对猪场进行监测、保持阴性状态。对于猪流行性腹泻,其防控策略是强化猪场的生物安全;卫生消毒;发病猪场及时清除发病仔猪、对产房及全场进行彻底消毒;提高现有疫苗的免疫效力;提升母猪群的母源抗体水平。此外,杨教授对猪伪狂犬病、猪瘟、猪传染性肺膜炎及细菌性疾病的防控也做了重点讲解。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黄瑞华针对《从南方水网地区生猪产业结构调整谈北方生猪产业生态发展》作重要报告,就北方生猪产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1)将规划建设放在首要位置;2)高度重视精细化生物安全;3)严格把关饲料安全;4)切实关注饮水供给;5)实时坚守精细化管理;6)种源遴选从长计议。

黑龙江省农科院书记、教授刘娣利用图表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地方猪种的变化趋势,并重点讲解了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体系。此外,在报告中指出优质猪肉生产的主要指标是感官品质、深加工品质、营养价值、卫生质量,并对优质猪肉生产的相关因素(猪的品种、饲料因素、饲养管理、屠宰加工)做了详细分析。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姜海龙介绍了中国东北地区养猪产业布局与未来发展及东北地区养猪产业概况及针对废弃物的处理思路、技术路线及技术关键点,他同时分析了东北地区养猪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空间。

百钧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陈迪敏在报告中提到百钧达冻精技术效率优势是实现优质基因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强调百钧达冻精的利用率是鲜精的5倍,并通过多项市场反馈证明百钧达冻精的受胎率、产仔数接近常温精液生产水平,可以在全国生猪生产中推广应用,该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新疆农业大学教授王子荣在报告中指出因西北地区海拔高、空气流通、各类土壤和水源污染少、高品质(无霉变等)饲料资源丰富、生物安全条件优越,是发展种猪产业的理想区域。同时由于生态环境脆弱、饲料资源总体欠乏等因素制约,节能减排、提质增效、节约化和集约化,将是西北地区养猪业转型升级中重要的发展模式。

最后,《猪业科学》执行主编对会议作了重要总结,“两天的会议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每个报告都很精彩,宋维平博士的报告提出了很多关于生态养猪、养种结合及存在的问题。姜海龙博士很现实地提到了东北养猪遇到的问题,这次转移不是一句口号就能转移,还面临诸多挑战。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黄瑞华对从南方水网地区生猪产业结构调整谈北方生猪产业生态发展提出的建议很及时。刘娣教授讲的地方猪产业方兴未艾,优质猪肉特性越来越凸显。张勤教授介绍的全基因组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到养猪业。前面还有很多环保方面的报告,比如李松、李保明先生的报告等等。我们正面临一场从未经历过的猪场拆迁风暴,让我们感觉压力很大,印遇龙院士做过很多试验,正积极向资源化、生态化努力,我们大家应去积极推广这些技术。”

猜你喜欢

养猪猪场仔猪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养猪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