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该如何了解学生

2017-07-19王艳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班主任家长老师

王艳芳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历和实践感悟谈论了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并真诚地希望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要实现这一目的,我想首先应该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可以从了解学生的内心、个性入手,加上班主任、家长、老师、同学、家长等的力量和反映学生实际的作文、日记、作业、测验等情况全面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

关键词:教师 学生

我从教七年多了,这七年中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的个性,所以单一的教学方式或管理方法很难顺利地实施有效教学。要想搞好教学,必须先了解自己的学生。这也是比较困难的一点,该怎样了解学生呢?在实践中,我尝试了几种方式,和大家分享一下。

蘇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这段话让我感触颇深,我们每天教导学生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这样做,可大部分学生为什么逆其道而行呢?禁止去网吧、禁止玩手机、禁止……我想在那里他们能找到虚拟的快乐和放松。游戏中闯关成功的胜利满足感,网络聊天的随意轻松等。这就需要我们反思我们的学校生活,学生是不是在学校中生活的快乐呢?是不是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呢?从课堂上学生常有的状态、完成作业的情况、课下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答案几乎是否定的。七年多的从教生涯,我仅发现一名女同学表现出了学习的乐趣,上课时经常会发现她脸上闪现出会意的笑容,由此也可判断她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沉醉在掌握知识的海洋中。而且最后也证明她在学习道路中取得了胜利的硕果。在高考中这个女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理想的大学。我想这种快乐的学习状态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吧。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呢?我想那就要全面地了解学生。关于了解学生的方法,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第一,通过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喜好、想法。这就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学生才会让你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只要学生愿意向你打开心扉,我们就能了解他,从而对其加以引导、给予帮助,诸如学习上的困惑、心理上的矛盾等等。当老师和学生有了心与心的交流之后,学生才会相信老师甚至认可老师,以至想在老师心目中树立完美的形象,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喜欢老师上升到喜欢他所教的学科甚至改变对学习的看法。

对学习的愉快感受和体验是未来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如果仅仅为了未来,今天把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都丢失了,学生的未来很难幸福。所以,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现实的幸福状态,使学生感受到幸福和学习的快乐。如果这一点实现了,我们的教育就真正起到了教育人的目的。当然,我们也不要单一地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来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实现自我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所以我们也应适当地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平台,展现自我价值,从而寻求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在不断的被肯定中实现自我价值,让学生感受到幸福的满足感。

第二,要多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反应和学生课下的活动状况了解学生。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学生性格外向,对于老师的直接批评或指出的缺点是会坦然接受并认真改正的。有的学生性格内向,采用同样的方式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可能因此这个学生的内心就蒙上了一层阴影,产生消极自卑的心理。所以教师通过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导学生,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极其多变的时期,外界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能一次考试的失利使他失去自信,可能一句善意的批评使他感到羞愧,可能朋友间的误会使他耿耿于怀,可能家庭发生的种种变化使他打击很大,等等。所以多观察留意学生的动态对了解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说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才是人的生存之本。

第三,通过班主任或其他学科老师或同班同学或家长了解学生。当发现学生有异常行为时,应该找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或找其他任课教师了解其上课的状况或通过同班同学了解其中的原因,甚至和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记得我刚接手一个班的时候,其中有位同学在班里算是名列前茅,可是非常不稳定,成绩忽高忽低,而且我发现他听课态度不端正,有点心不在焉,积极性不高,在他脸上看不到一个青少年应有的阳光之气。我很纳闷儿,我第一次遇到成绩优秀的学生上课是这种状态,所以我找班主任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才知道他父母离异了,现在和姥姥住在一起。没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怎么能使他安心学习呢?针对他的情况,我及时地和他的家长沟通,让家长多陪陪孩子,在教学中和生活中我也尽量多给他一些关注、关心,让他体会到一丝温暖,融化他冰冷的心。只要生活中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理解,我们的生活会快乐许多、幸福许多。

第四,通过学生的日记、作文、作业、测验了解学生。学生往往会在日记和作文中吐露心声。比如有一次的作文题目是《心声》,其中就有一位男同学把自己暗恋一个女同学的故事讲出来了。我想既然他敢写出来就不怕老师知道,他也许想通过这种方式说出自己内心的矛盾,来宣泄一下压抑的情感。这个时候告诉他不对或不可以都是无效的,而应该肯定这种心理是正常的,引导他走出困惑,让他明白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也是老师了解学生的很好途径。作业和卷面的整洁与否能反映一个学生的书写问题和学习态度,而通过观察出现的错误就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做题时暴露出的缺点。这样,发现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就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况一一引导学生解决,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地弥补自己的不足。只要我们细心一点,就能帮助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

总之,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所以,我们不仅要通过一些办法了解学生,在了解问题之后,更重要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成为健康快乐的中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每一个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不要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要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还学生一个精彩的舞台。

猜你喜欢

班主任家长老师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