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县级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工作

2017-07-19张卫芳

卷宗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读者服务图书馆

张卫芳

摘 要:本文就老龄化社会的前提下,县级图书馆针对老年读者的服务措施、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老年读者社会余热等,从“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图书馆;老年读者;读者服务

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图书馆越来越多的面对老年读者,特别是在小县城,因为地域限制和休闲娱乐方式的相对缺乏,很多老年人会选择图书馆作为他们每日必到的休闲场所。阅读在老年人的生活中不仅是满足于文化娱乐需求,也在不同层面上满足了对知识信息补充、情感上的安慰、社会交往等,同时也提高了身心的健康和有尊严的老年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做好老年读者服务工作,对于建设和谐社会,帮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有着积极的意义。

了解老年读者的阅读心理,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开展好老年服务工作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老年读者的阅读心理有如下几种:

1. 习惯性心理。很多老人在未离退休前就喜欢读书看报。有关心政治时事或社会生活的习惯。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报刊资料,加上公共图书馆的环境宽敞明亮,又比较安静。因此,成为老年人保持其阅读习惯的场所。他们阅读的报刊也常常固定在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方面。甚至有的老年读者来馆阅读的时间也是固定的,都是习惯性心理的体现。图书馆可根据这一特点,开展一些特殊服务,如设立老人专座、为喜欢喝茶的老年读者准备热水等,满足老年读者的需求。

2. 渴望得到尊重的心理。年纪大的人,都希望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理解和尊重。对于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尊重,服务要周到、热情,让老年读者觉得亲切、和蔼,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 社会交往的心理。老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常会感到孤独寂寞,他们希望同社会联系,渴望交流,具有参与社会生活,同他人结成新的群体的社会心理。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机构,能满足老年人的这种心理需求。图书馆也就可以成为老年读者相互交流联系的中心,成为他们同社会联系的窗口。

1 老有所学

所谓老有所学,是指老年人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本人的爱好,学习掌握一些新知识和新技能,既能从中陶冶情操,又能学到“老有所为”的新本领。“老有所学”,并不是为了得到一个新学历或新学位,而是为实现老年人“以学促为”和“学为结合”的目的,发挥他们的特长,丰富他们的休闲时光,让老年人生活过得更加充实和更有意义。县级图书馆可根据老年读者的特殊需求,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班、电脑讲座、绘画和书法培训等,使老年读者能够在图书馆里得以学习,培养业余爱好,充实退休生活。

2 老有所乐

组织适合于老年读者的活动,如文化、体育、娱乐、展览、讲座甚至旅游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文艺活动,如吟诵、歌咏比赛等,让公共图书馆成为文化教育综合服务中心、人际交往的场所。现在的离退休老人与10年前相比较,文化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我馆目前的老年读者大学(含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占19.2%,高中占67%,小学13.8%, 正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生活日趋丰富,有文化、和阅读需求的老年人日益增多,构成了新的读者群体,到图书馆读书、看报、查资料、成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图书馆有优雅恬静的阅读环境,不仅可以让老年人增长见闻,增加情趣,还可以开阔心胸激发朝气。图书馆越来越成为老年人的精神家园。

3 老有所为

公共图书馆作为最具开放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机构,是人民的“终身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公共图书馆可以和社会老年组织紧密合作,加强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可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老年读者兴趣。可根据本馆情况招募老年志愿者,让他们参与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鼓励一些有专长的老年读者自主开设讲座,或担当老年人学习兴趣班的老师等。通过参加志愿者队伍,老年人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余热,同时又为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出一份力,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有所为”,活得多姿多彩。给老年读者以展示自我的舞台,调节老年人身心健康,既聚集图书馆的人气,又更好地发挥了图书馆应有的作用。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积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图书馆真正成为老年读者的文化、學习、娱乐、社会教育中心,是老龄化社会的迫切需求。

一个“充满活力”的老龄社会离不开广大老年人的积极参与,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公共图书馆也离不开老年读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力,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因此,如何做好老年读者服务,是摆在公共图书馆面前比较迫切和现实的任务。

县级公共图书馆要明确为老年读者服务工作的责任,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方式,充分满足老年人对信息文献的要求;应成为为老年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咨询机构,成为老年人之家,在挖掘、发挥老年读者潜力的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社会公益的影响和地位。

参考文献

[1]《美国公众图书馆应对社会老龄化改进老年读者服务的启示》 张晖《图书馆学刊》 2010年第8期

[2]《浅谈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的为老年读者服务》 王继增 《图书馆工作究》2004.6

[3]《公共图书馆读者老龄化现象》 陈丽华 《图书馆》2004.1

猜你喜欢

读者服务图书馆
图书馆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