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多职能的管控一体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研究

2017-07-19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事项职能管理系统

周 健

(本溪广播电视大学,辽宁 本溪117000)

面向多职能的管控一体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研究

周 健

(本溪广播电视大学,辽宁 本溪117000)

利用企业局域网和智能手机移动互联技术,通过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生产运行管理的内容与特点,提出了面向企业全员、面向多职能的管控一体化生产运行管理思想方法,并且进行了管控一体化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的网络架构、数据模型和处理流程的设计。

生产运行;全员管理;多职能;管控一体

1 管控一体生产运行管理的思想内涵

传统的生产运行管理活动都是以生产调度为主导,以生产管理和设备管理这两个职能为基本对象,由厂生产科、厂调度和各生产作业区的管理人员来实施管理,并且这些不同的管理职能目标也由各自专业岗位人员来承担。随着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深入,信息化系统所提供的“管控一体”管理模式〔1〕在应用中也日益成熟,特别是职工个人手机移动通讯条件的迅速普及,这些都为全员管理和目标管理等管理思想在生产运行管理中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现代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中“生产”依然是居于核心地位,但是围绕着生产现场的管理活动还必须同时满足设备、安全、质量、成本、环境和能源等各项管理职能的要求。以常见的公司、生产厂和作业区的三级生产管理体系为例,这些众多管理职能目标在各个管理层级上都有专兼人员来承担,而作业现场的人员却都是以生产操作和设备维护为基本职责。三级管理体系下生产运行管理的职能对象与人员配置情况如图1所示。面向多职能管控一体化的生产运行管理思想,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全面生产管理模式〔2〕相结合在生产运行管理领域中的应用。这种管理思想是以生产作业现场的多个职能目标为任务对象,在各专业和岗位明确管理责任人员的同时,以“全员管理”的理念来鼓励企业的各类相关员工都参与到生产运行管理过程的各项职能活动中。这种管理思想不是要取消各专业岗位的操作责任和管理责任,而是在继续保持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全体员工都参与各项生产运行管理活动提供条件,做到企业的全体员工对涉及生产现场运行管理的有关问题或事项都能够及时反映报告,各层级各专业管理人员收到事项报告后能够及时处理,从而形成生产运行管理的“管控一体”,由此来保障生产运行各项管理目标的有效落实。

图1 生产运行管理的职能对象与人员

2 管控一体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管控一体生产运行管理系统〔3〕是以企业的局域网络和职工的智能手机为主要通讯条件,以生产运行管理数据库为存储基础,通过应用服务器为各类生产运行人员提供服务,手机客户端用户经过防火墙对本系统进行访问。利用图2所示的网络化生产运行管理系统,企业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使用下列的某些功能服务:

图2 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的网络架构

1)现场事项实时登记报告。生产运行人员可以利用客户端随时上报本岗位或相关岗位发生的有关生产运行事项,查看自己所管辖区域的各类事项的处理情况,接受需要自己承担或配合完成的有关生产运行管理任务。

2)现场事项实时接收处理。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则通过系统接收并处理本责任区域的生产运行事项,协调处理相关区域的生产运行事项,上报本区域的重要生产运行事项,转报与其它区域相关的生产运行问题。对于需要自己受理的紧急事项,手机客户端可以提供实时的报警提示信息。

3)事项处理情况动态发布。对于各类生产运行管理事项,系统提供动态的处理情况信息发布,供有关人员跟踪掌握事项的处理情况,及时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确保生产现场的稳定运行。

4)生产调度指挥。利用系统中的生产运行实时管理功能,特别是专门配置的“生产调度”大屏幕功能,可以为日常的生产指挥与协调提供运行管控信息与指令发布通道,还可以为生产例会或各专业职能的分析会商提供生产运行的数据。

5)事项处理分析与评介。各级管理部门对于自己所经手和管辖范围的事项,定期利用本系统所积累的数据进行事项处理的分析与评介,为生产运行的不断改善提供经验和办法,对积极参与生产运行管理的人员进行鼓励表奖,推动生产运行管理的良性发展。

3 管控一体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的处理流程设计

图3 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的事项处理流程

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由一套内部机构、员工、工序设备、职能、管理事项等实体和事项报告记录、事项受理记录等关系构成。其中“内部机构”、“管理层级”和“员工”三个实体是管理的内部组织基础;“管理事项”、“工序设备”和“报告性质”三个实体是管理的对象划分;事项报告记录”和“事项受理记录”这两个关系分别用来记载各级各类人员对生产运行现场的管理事项报告登记情况和受理情况,通过这些记录实现对生产运行现场的有序监管和综合分析。依托这一数据模型,面向企业生产管理各级机构、多项职能和全体员工的生产事项报告与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

1)事项报告与提交。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的基本数据来源就是各类人员的“事项报告”登记,根据所报告事项对生产运行的影响程度可以选择向本级管理部门提交或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交;上级管理部门人员发现的现场问题也可以形成事项记录,提交给本级、上级或下级有关部门。这种企业员工都有职责随时提交生产运行活动中有关事项的报告,并将生产现场发现的各类与生产运行相关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的系统功能模式,正是面向多职能、面向企业全员和管控一体化的生产运行管理思想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

2)事项受理与结案。各级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对于自己收到的生产运行管理事项进行受理操作,对于本级能够受理的事项处理完毕后形成“本级结案”事项;对于本级不能受理的事项要及时报上级部门;上级部门发现并报告的事项可以提交本级处理,也可以根据情况直接下达给下级部门处理,下级受理时发现处理有问题时可以退回给上级。

3)事项处理的时限与异议。为了及时有效的控制与处理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提交到系统的各类生产运行管理事项,可以根据报告的性质确定受理时的处理时间限制,超过时限的报告事项,系统可以默认为接收方已经受理,并且关于此事项的后续处理责任也由该接收方承担。对于事项报告和受理中出现的事项描述异议、专业职能划分异议、管辖范围异议等,本级不能处理的由上一级部门处理。通过系统的“事项处理分析与评介”功能,可以对各类事项的报告和受理情况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指导和监管各级各类人员积极有效的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活动中来。

4 结束语

生产运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生产运行管理的信息化也是企业信息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基本普及,为开展面向多职能的管控一体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研究和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技术条件。本项目的设计基础是构建一套符合企业具体情况的数据模型和事项处理流程,系统实施的技术要点是开发方便灵活的生产运行管理手机客户端软件。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来确定纳入生产运行管理的专业职能和员工,并且在应用中持续的积累出适应各职能管理所需要的管理事项,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事项的处理流程和异议处理逻辑。

〔1〕李春江.节能环保安全一体化MES在氯碱行业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表,2016,36(12):45.

〔2〕王晨宇,杨乐.关于航天企业中实行全面生产管理的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2(10):126.

〔3〕郑忠,龙建宇,高小强,等.钢铁企业以计划调度为核心的生产运行控制技术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23(11):2660.

1008-3723(2017)03-083-02

10.3969/j.issn.1008-3723.2017.03.035

2017-03-07

周健(1972-),女,辽宁本溪人,本溪广播电视大学理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与企业信息化应用.

TD67

A

猜你喜欢

事项职能管理系统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职能与功能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